离世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告别。
苏甜知道这样的念头有些不合时宜,可隔壁阿奶的突然离世,让她的思绪波澜难平。
苏甜知道这样的想法有些.....
但她在心底悄悄松了口气,幸好这次及时回了家。
她心安的是,自家奶奶的手术很顺利,她还有机会守在爷爷奶奶身边,多尽些孝心。
苏甜太清楚爷爷奶奶的感情有多深,若奶奶这次真出了什么岔子,爷爷恐怕也撑不住。
每每想到这里,那股难以言说的庆幸便会悄悄涌上心头。
特别是回到云南得知隔壁阿奶去世的消息。
苏甜心里头带着歉疚,但又真实得无法忽视自己心头涌上的万幸。
第二天晨跑,苏甜特意绕到隔壁阿奶的老房子旁,她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住了。
风掠过檐角,她下意识整理了一下头发。
大门半掩着,虚虚地敞着道缝——听说这房子要卖了,所以门没锁是方便看房吗?
苏甜站在原地,望着那道缝隙里隐约透出的光亮。
苏甜一时思绪万千,脑子里空空的,又好像塞满了什么,说不清楚是怅然,还是别的什么滋味。
不知被什么力量牵引着,苏甜伸手推开了那扇半掩的门。
是座带着大理特色的民宅,上下两层围着个方正的大院子。
外墙有时光晒出的印记,墙角爬着几丛半枯的爬山虎。
藤蔓顺着木格窗棂蜿蜒,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记。
看得出来这是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木梁上的漆皮有些斑驳。
廊下的石阶被磨得温润发亮,这段时间没人打扫有些脏乱,但还是能看出细心打理的痕迹。
窗台上花盆里的花蔫兮兮的,没了生气,陶土边缘隐约能看出经常擦拭的白痕;
门廊下的藤椅摆得端正,椅面的藤编有些松垮,这几天不打理有些积灰。
院子角落搭着两间矮矮的小木屋,是阿奶的猫舍。
苏甜走近了些,就见两三只小猫正挤在一块儿取暖。
其中最圆润的那只三花猫,正是她喂养了几次,喜欢串门的“小馋猫”。
她伸手摸了摸猫崽的背,目光扫过几天没有打扫的猫舍。
食盆旁堆着些散落的猫粮,地面沾着些秽物,让她不自觉蹙起了眉。
苏甜直起身,望着这座静悄悄的院子。
阳光从木楼的缝隙里漏下来,落在空荡荡的天井里。
苏甜环顾这座带着旧时光的老屋,空荡的屋舍间......
苏甜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把这座房子买下来。
这想法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
她并不排斥这份突如其来的冲动,反倒忍不住细细琢磨起可行性来。
目光扫过屋角斑驳的木柱,掠过窗台上那盆半枯的兰草。
苏甜想起了赵玲。
这里虽是住宅,却临街,拐弯就是往来的街道。
这里,若是……拓展一下咖啡店的分店呢?
这儿游客也不少呢,再往前几百米,就是热闹的夜市小吃一条街啦。
或许可以把前厅改成通透的玻璃门面,保留老屋原有的木梁和青瓦,
苏甜已经在想象在大理的某个午后咖啡的醇香混着时光的味道漫出来。
后院那几棵老树不用动,树荫底下摆几张木桌,
晴天能晒着太阳喝咖啡,雨天听着雨声聊天,惬意又自在。
赵玲要是知道了,会不会觉得这她这主意棒呆了。
苏甜在大理呆久了发现她自己挺喜欢这里的,让人放松,气候宜人,空气清爽。
特别宜居的城市。
她去各地旅居出差,天南地北的飞,回到这里有个家放松休息,这感觉特别好。
房子的二楼可以装修成她,吴琪,赵玲,三个人的房间。
想到这里苏甜心头涌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
期待着让这座沉淀了岁月的老房子,重新焕发生机。
还有那只三花小猫,苏甜不禁想到不知道买下这房子,是不是就能把小家伙也一并留下。
她心里盘算着,等会先回去叫小院老板帮忙打听下房价。
她自己也去了解这一带的行情。
巧不巧,自己最近刚得了一笔“房钱”,这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至于说会不会因为有老人去世就觉得晦气,根本不存在的。
阿奶走的是喜丧,她一辈子为人和善,对小动物们积德行善。
老人家住在这里这么久,这房子是有福气的房子。
这么想着,苏甜便没了犹豫,转身往回走。
路上还琢磨着,给那只三花猫起了个名字叫“来财”,
瞧它机灵模样,肯定能给她带来好兆头。
苏甜越想越觉得这念头靠谱。
苏甜回到小院,见赵玲正在厨房忙活早饭,对方抬头瞧见她,笑着说道:
“回云南的第一顿早饭,必须是米线!
苏甜稍等会儿,很快就好。
我给你煎个蛋,记得你爱吃溏心的,对吧?”
苏甜脸上笑盈盈点了点头。
“我先上楼冲个澡,马上就下来。”
苏甜话没说完又停住,欲言又止:
“等我下来,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好事!”
说完便匆匆往楼上跑,心里头还带着几分按捺不住的激动和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