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就凭借这个举报抓人,逼问口供,并移送检察院起诉。但此时到案发已经过去了数年,哪里还有证据能留下来!这个案子就是只有口供,没有证据,反反复复,拖了好几年,先后两次法院判死刑被上级驳回,无罪释放又被抓回,后来改判了死缓,才勉强通过。”
“这不会又是为了破案率搞的葫芦案吧?”
“谁知道呢!”罗娟摇头,“受害者家属也是不断上访,要求破案。警方受到很大的压力,因而逮住一个嫌疑人就只想尽快结案。但是案子做的很不扎实,两次死刑判决被上级法院推翻,就是证明。然而,当地公检法三方都显得极不理智,嫌疑人头天刚被无罪释放,警方第二天又再次批捕,再次起诉,倒好像是在和上级法院赌气一般。后面的死缓判决更像是一种上下级司法机关的相互妥协,而非司法公正。”
“大概是吧!总好过把人毙了,过几年又发现是个冤案。”
把司老板扔在脑后,不再理会。石柳去姑苏、金陵,拜访姜萍介绍的手工刺绣名家,拿出自己买的大块素色丝绸方巾,上面石柳已经画上了符文,问刺绣大师能不能用素色的线把符文绣在方巾上,再用彩色的丝线绣图案把符文掩盖住。
得到的答复都是:“当然可以,这没什么难度,问题是我们没时间,建议你去找那种生意不太好,人不太忙的绣坊,”
连着问了几家,人家的订单都排到好几年后,连学徒都没时间为石柳做这种莫名其妙的绣品。
“真是闲的闲死,忙的忙死!”石柳吐槽不已,“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那种闲的没活干的绣坊,恐怕也没能力在热闹的商业街租门店,若是开在偏僻的老街,甚至乡镇上,石柳也找不到。
跑完了苏绣,又去湘省,寻访湘绣;蜀省寻访蜀绣……
终于在蜀郡找到一家刺绣学校,校长也是位手工刺绣的非遗传承人,她同意让学生们拿石柳要求制作的绣品练手。
“真是太谢谢你了,俞校长,”石柳真诚的表示感谢,除了支付报酬外,还表示要从自己的基金里拨一笔善款给刺绣学校,“俞校长,你上这个网页上点击这个‘民族传统文化扶持基金’,进入后按要求填写就可以了,每年有二十万欧元的文化扶持金,如果有什么特别的文化项目,比如挖掘、恢复失传的传统技艺什么的,还可以申请临时项目资助金。我这个基金主旨就是支持文化事业的,每年固定要花至少一百万欧元,才能免税,不用白不用。”
“石小姐,你年纪轻轻的,就这么有钱,还这么热心公益,真是年少有为啊!”俞校长是个六十多快七十的老太太,因为年轻时常年伏案刺绣,手指、手腕都患有严重的关节疾病,视力也极差,所以现在已经把绣坊交给孩子,自己就开办了个刺绣学校,教学生。
“俞校长,我可不可以把这些刺绣手法拍摄下来,回去自学?我很想学,可我太忙了,没法长时间呆在学校里。”
“不用拍,我学校有教学光碟,你拿一套去好了,我巴不得人人都爱看爱学刺绣,可这不但是门细致活,还要下苦功夫,耐的住寂寞。最后,可能还要像我这样。”俞校长摇晃了下她那关节变形的手。
石柳那张大方巾被绷在绣床上,七八个女孩子,各绣一角,很快就把石柳画在上面的符文先绣好了。
“你打算绣什么图案遮盖这个图文?”俞校长看着绣出的图文,“这是个什么图文?为什么还要用别的图案盖住?”
石柳拿出自己的道士证:“这是道家的符文,这是暗文,所以要用明文盖住。我想用道家常用的图文,中央是太极图、阴阳鱼,中间一圈用八卦,外面一圈用六十四卦,四角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
“喝!这可有的弄了!”俞校长有点没想到石柳要求还挺多。
“成品一百万,后面还有不同的符文的绣品要麻烦俞校长,每一件都是一百万。”
“石小姐你误会了,我不是说钱多少,是她们还没能力完成这么复杂的绣品,怕她们给你弄坏了。”
“没关系,坏了就当是练手了,刺绣这东西原料很便宜,贵的就是人工啊!”
“石小姐你还需要什么绣品,一总把图案要求都留下来吧,学生们练手,绣什么不是绣,就让她们都给你绣出来吧!”
石柳就在纸上绘出符文图案,看上去,有的像如意文,有的像祥云文,有的像水波文,有的像雪花文,还有类似火焰文、雷电文、山水文……等等。基材的形状要求也不尽相同,有方巾、手帕、绸带、扇面……
“巧了,像手帕、扇面这种小型的绣品是学生们经常绣的,你看看成品有没有喜欢的。”俞校长带石柳去陈列室看学生们绣的最好的作品。
石柳还真的看中了一幅“灵猫戏蝶”,和一幅“峨嵋佛光”的扇面。只不过这扇面和石柳想的折扇的扇面不同,这是优雅淑女手执的团扇的扇面!╯﹏╰
石柳从衣袖中抽出折扇张开,又合拢,对俞校长说:“俞校长,咱俩想到两处去了,我想的是这种扇面。”
“呵呵……”俞校长也被逗笑了,“这可真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我哪知道你这么个古雅的小姑娘,却喜欢文人扇!”
石柳这把折扇扇骨是定制的陶瓷扇骨,扇面是在旅游景点买的旅游纪念折扇,拆下来的扇面,一面是黄河万里图,另一面是唐诗五绝:“白日依山尽、……”类似这种扇面,石柳储备了好多,还有“曲水流觞图”和“兰亭集序帖”,“冰雪长城图”和“沁园春·雪”,“险峻群山图”和“十六字令·山”,“傲雪红梅图”和“卜算子·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