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Ring之内,灯火通明,音乐与喧嚣构筑起一道看似坚固的防线,集结的力量正在汇聚。

然而,在Ring之外,在那片被粘稠黑暗天幕无声笼罩的城市里,一种更深层、更不易察觉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普通人看不到那翻滚的、带有暗红纹路的能量流,也听不到那仿佛来自深渊的秩序低语,但他们生活的世界,正以一种极其微妙的方式被“修正”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灵魂。

某个写字楼。

年轻的程序员小林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写字楼。世界“恢复”后,积压的工作和混乱的项目进度让他不得不连续加班。

“哎~”

小林伸了一个懒腰,舒展着疲惫的身躯,骨骼都发出如同不满一般的噼啪声响。

“果然,今天也要加班啊!虽然说,梦里的世界完全不用加班...”

小林放下舒展开的双臂,轻笑一声。

“虽然说不清原因吧,果然,还是喜欢这种真实的感觉呢。不想这些了,休息时间可不多呢,别又被那个大卫戴扣我最重要的地方了(指工资)。”

他摇摇头,习惯性地走向常去的便利店,想买一罐咖啡提神。

可是,奇怪的感觉袭来。

便利店的门自动滑开,异常安静、顺滑,没有丝毫往常的摩擦声。

店内的灯光白得有些刺眼,货架上的商品摆放得如同用尺子量过,精确到毫米。收银员脸上挂着标准的、弧度完美的微笑。

“欢迎光临,请问需要什么?”

收银员的声音如同录音播放,没有一丝个人情绪。

小林打了个寒颤。

‘我还在梦里?这种感觉,肯定还在做梦吧?’

快步走到饮料柜前,手指划过冰凉的柜门。所有的咖啡罐,品牌、口味、甚至生产批号,都朝着完全相同的方向,标签对齐得令人窒息。

‘果然是做梦吧?一定是做梦吧?’

他逃也似的随便拿了一罐,走到收银台。扫码、付款、找零…动作流畅、精准、高效得不像人类。收银员甚至没有看他一眼。

“谢谢惠顾,祝您有美好的一天。”

收银员微笑着说出了从未有过的告别语。

小林捏着冰凉的咖啡罐站在店外,晚风吹过,他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和…恐惧。

那个“正确”世界的冰冷记忆碎片般涌上心头。只觉得夜空仿佛一只巨大的、冷漠的眼睛,正在无声地注视着他,注视着他手中这罐“选择”的咖啡。

猛地抬头看向天空,可是,天上并没有任何奇怪的东西。但那种难以言喻的窒息感,无形的枷锁仿佛依旧在缓缓收紧。

‘错觉吧?一定是错觉吧,不…不要…别再回到那种样子…’

他心中无声地呐喊,攥紧了咖啡罐,几乎是逃跑般地冲向了公司,仿佛身后有什么冰冷的东西在追赶。

......

便利店外。

几个穿着时髦、头发染成鲜艳颜色的年轻人聚在便利店外。往常这里是他们喧闹、抽烟、讨论流行文化的据点。

但今天,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手里的烟燃烧的速度都几乎一致。他们的穿着虽然依旧时髦,但颜色搭配却莫名地趋向于某种“和谐”的规则,失去了以往的张扬和个性碰撞。

“喂,我说…”

其中一个黄毛青年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却比平时低了很多。

“你们不觉得…最近有点没劲吗?”

“嗯…”

另一个蓝毛青年点点头,眼神有些迷茫。

“想去Live house嗨一下,但感觉…提不起劲。好像…怎么样都差不多?”

“而且…”

第三个粉毛青年指了指天空。

“总觉得上面有什么东西压着,喘不过气…有点…害怕。想回到橱柜里。”

但他们中间有一个一直沉默的红发青年突然低声说。

“我倒是觉得…这样挺好。就像梦里那样,至少不会有人来找茬,也不会因为穿什么被人指指点点…很…安全。”

他的话让其他几人愣了一下,,眼神复杂。恐惧与渴望,在这小小的青年群体中也悄然分化。

......

某个学区公寓。

佐藤太太像往常一样为丈夫和孩子准备晚餐。她打开冰箱取鸡蛋时,手指微微一顿。

“奇怪,我买的也不是定制鸡蛋啊?”

鸡蛋托里的每一枚鸡蛋,大小、颜色、甚至椭圆形的弧度都惊人地一致,像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皱了下眉,没多想,开始打蛋。

煎蛋时,她习惯性地想煎成丈夫喜欢的溏心蛋和孩子喜欢的全熟蛋。但今天,锅里的两个蛋,受热均匀得不可思议,几乎在同一秒达到了完全相同的凝固状态——一种介于溏心和全熟之间的、毫无特色的“标准”状态。

“没把握好吗?算了,也行吧。”

她下意识地想加一点盐和胡椒调味,却发现调味罐里的盐粒和胡椒颗粒也变得大小均匀,撒下去后分布得异常平均,味道…不咸不淡,谈不上难吃,也绝不出彩。

餐桌上,丈夫默默地吃着,没有任何评价。孩子也安静地吃着,没有像往常一样抱怨“妈妈今天蛋煎老了”或者“太淡了”。整个早餐过程安静、高效、…死气沉沉。

佐藤太太看着空了的盘子,心里空落落的。她怀念丈夫挑剔的目光和孩子叽叽喳喳的吵闹声,那才是家的味道。

现在这种“完美”的平静,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和…对过去那种有些手忙脚乱、但却充满烟火气的早晨的…强烈渴望。

‘果然是还在梦里吗?’

......

公园里。

几个孩子在社区的小公园里玩滑梯。往常这里充满了尖叫、欢笑、争抢和偶尔的哭声。

但今天,气氛有些怪异。

孩子们排着绝对笔直的队伍,一个接一个地滑下,没有插队,没有推搡,甚至没有人大声说话。滑下的动作都标准得像训练过,落地,起身,默默走到队尾,周而复始。

一个稍微活泼点的男孩想从滑梯侧面爬上去,立刻引来了其他孩子茫然甚至带着一丝责备的目光。他讪讪地缩回手,乖乖排到了队尾。

秋千区也一样。两个秋千以完全相同的频率、相同的幅度摆动着,上面的孩子面无表情。

一位带孙子的老奶奶疑惑地对自己的老朋友低声说。

“奇怪,今天孩子们怎么这么…乖?”

她的朋友叹了口气。

“乖是乖了,但总觉得少了点生气…像昨天梦里那样…”

孩子们自己或许无法表达,但他们本能地感到一种束缚,玩耍的乐趣正在被一种无形的“规则”剥夺。有的孩子眼中流露出困惑和一丝恐惧,有的则似乎完全适应了这种“有序”,甚至觉得这样“更好玩”。

......

通勤电车中。

晚高峰的电车依旧拥挤。但与往常那种充斥着抱怨、小动作、手机外放、以及各种气味的混乱车厢不同,今天的电车安静得可怕。

所有人都尽可能地保持着标准站姿,人与人之间的空隙被精确地分配到最小但又不至于接触。

没有手机铃声,没有交谈声,甚至连呼吸声都轻得几乎一致。每个人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或者盯着手机屏幕上滚动的、格式统一的新闻摘要。

不小心踩到别人脚的上班族,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道歉,被踩的人也没有露出不悦或发出痛呼。两人只是机械地调整了一下姿势,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这种极致的“秩序”和“效率”,却带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压抑感。

一些乘客脸上露出难以忍受的表情,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想要逃离的冲动。

而另一些乘客,则似乎沉浸在这种没有冲突、没有意外的“舒适”中,甚至微微闭上了眼睛,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放松。

细微的变化发生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如同无声的潮水,缓慢却持续地侵蚀着现实的根基。

大多数人只是感到莫名的烦躁、空虚、疲惫或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将其归咎于天气、工作压力或“噩梦”后的不适。

只有极少数感知敏锐或经历过“异常”的人,才能隐约察觉到那弥漫在空气中、试图将一切拉回“正轨”的冰冷意志。

Ring的聚会如同风暴眼中短暂的安全区,而外面的世界,正一步步滑向由人类自身的恐惧与渴望共同喂养而成的、更加精致而坚固的秩序牢笼。

而方块K的意志,正通过这潜移默化的“修正”,悄然收割着他所需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