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农家老太,爆改不孝儿孙 > 第二百零一章 旧事重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老二当然不能陪酒,只能坐在小孩儿桌这边,闻着空气中的酒香味儿羡慕地看着大哥和三弟。

尤其是三弟。

大哥屁股上也伤着,要不是三丫的爹,娘肯定也不能给他喝一杯。

这样一想,李老二凉悠悠的视线扫过了大蛋儿二蛋儿,然后,毫不留情的虎口夺食。

大蛋儿二蛋儿:“……”

用过饭,大丫二丫帮着收拾三丫的行囊,三丫便要随着苏大夫去药铺里打杂学习了。

至于住宿问题,只能暂时让三丫住到李柏松那,待家里把茶楼收拾出来,家里人住过去再给三丫接到茶楼后院。

苏大夫背着药箱,身旁站着背着小包袱的三丫,看着小徒弟认真的模样,眼中泛起笑意:“徒儿,从今日起,你可就要开始吃苦了。”

“我不怕苦!”李泽兰抬起头,眼神坚定,“师父,我会努力的。”

苏大夫满意颔首带着三丫和老李家一众人告别。

“你们别担心,苏某会照顾好泽兰,你们若是想看孩子了随时来药铺就是。”

李家众人和师徒两人挥手告别,站在门口目送马车渐渐远去。

许多年后,当“李泽兰”这个名字传遍四里八乡时,李家人还骄傲的记得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如何获得了她不凡的名字,以及随之而来不凡的人生。

……

接下来的两日,老李家众人继续忙碌到飞起。

终于在约定的日子按质按量做好了徐家要的肉干。

一大清早,徐大徐二就带着非要跟出来的徐周田来了。

徐大和徐二一路的忐忑不安,在看见李家屋檐下那一排排挂得整整齐齐,色泽油亮,散发着浓郁香味的肉干时,心里的石头“噗通”一声落了地。

前些日子县城里那桩震动四里的花楼制毒大案,牵连甚广,他们隐约听说老李家也被卷进去问了话。

这年月,沾上这种官司,轻则破财,重则家破人亡。他们真怕这预定好的肉干打了水漂,更怕老李家因此一蹶不振。

“李大娘,这……这全都做好了?”徐大嗓门洪亮,带着难以置信的喜悦,“我们还以为……”

“以为什么?”秦芳慈心知肚明,却只爽朗一笑,用围裙擦着手,“答应好的事,只要我老李家灶火还燃着,那就必定得按时按刻,保质保量地给做出来。诚信两个字,咱庄稼人刻在骨头里的。”

“对!”徐二在一旁激动地搓着手,“大娘,您家真是这个!”他翘起大拇指,“这年头,像您家这样实诚守信的,太难得了,以后你们家的货我们一定多来定。”

徐大连连点头,痛快地结清货款,还硬是多塞了一串钱,说是没带什么东西,给孩子们买零嘴儿吃。

既然他们塞得那么诚心,秦芳慈也就大大方方收下了。

“李大娘,下一批肉干,我们打算等手头的货卖一些,也看看行情如何,到时候我二弟会回来再和你们谈。”

秦芳慈颔首。

徐二想起什么,笑道:“不瞒李大娘,你们家的卤味味道也很好,我们仔细去府城看了,那边还没有卖的,只是这东西不好长时间保存,不知大娘可有好的方法,价钱好说,我们肯定不会让大娘吃亏。”

秦芳慈闻言,眼睛微弯,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卤味?那可巧了。最近没有,我想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了,这门生意,我这里怕是不能同你们做了。”

“啊?!”徐大徐二惊讶出声,“李大娘这是什么意思?”

“我认识一个即将去府城卖卤料的老板,如果你们真想做这门生意,我可以把人介绍给你们认识一下。”

徐大徐二很快回过味儿来,秦芳慈这是把卤料方子交给了别人来做。

两人心头暗暗遗憾,到底是晚了一步,要是他们上次来就先谈卤味或许……

罢了,徐大在心里叹息,面上依旧高兴,“那感情好,这件事就劳烦李大娘引路了。”

“好说好说,你们去县城里找到杜氏杂货铺,便说你们是同我做肉干生意的,想去府城卖卤肉,剩下的你们自己谈就是。”

徐大徐二连忙应承下来,对着秦芳慈再三道谢。

就在这热络气氛中,一直缩在两个哥哥身后心不在焉的徐周田终于忍不住,眼神飘忽地小声插话问道:“李……李大娘,请问,柏松兄……今日可在?”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与他平日骄纵性子不符的小心和试探。

秦芳慈还没来得及答话,院门外恰好传来了车马声和脚步声。

众人回头,只见两道人影正走到院门口。

前面一人青衫磊落,身姿挺拔,正是李柏松。

而他身后半步,跟着一位身着细布长衫,面容清癯、目光湛然有神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潘鹤。

两人似是刚从远处赶回来,风尘仆仆。

李柏松见到院中众人,尤其是看到徐周田,微微一愣,随即恢复平静,先向长辈和徐家兄弟行了礼,才看向徐周田,淡然道:“徐同学,稀客。”

徐周田的脸瞬间涨红了。

他万万没想到真碰上了李柏松,更没想到他那位传说中的名师潘先生也在。

在潘先生那平和却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下,他只觉得浑身不自在,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徐周田紧张地攥紧了衣袖,想起廖举人交代的任务,硬着头皮,挤出一个极其不自然的笑,对着李柏松和潘先生的方向胡乱作了揖。

“柏…柏松兄,潘…潘先生。”他心跳如鼓,磕磕巴巴地将廖举人交代的话倒了出来,“学生…学生是奉廖先生之命前来。廖先生说…说听闻柏松兄喜得良师,心中甚慰。往日…往日之事,实是先生们一时不察,听信了小人谗言,以致…以致误会了柏松兄,还望…还望海涵。”

他喘了口气,不敢看李柏松的眼睛,更不敢看潘先生,低着头飞快地把最后的话说完,“先生说,若柏松兄想知道当初究竟是哪些小人从中作梗,可…可随时到廖家私塾一叙,先生必…必坦诚相告。”

?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