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水煮大明 > 第439章 义军大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卫所兵,经过孙传庭的严格训练,早已脱胎换骨,不再是以前那支吃空饷的老爷兵。他们手持火铳,背着大刀,士气高昂,就像一群饿狼,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崇祯六年六月初十,双方在忻州的西面五里处,拉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和血腥味,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孙传庭站在阵前,看着对面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六万大军,眼神冷静而坚定——在他眼中这就一群乌合之众。这虽是一场恶战,但他有信心——凭借着自己训练的卫所兵和先进的火器,一定能击败这群流寇。

张献忠打了大半年的顺风战,此时正意得志满,胯下战马嘚嘚哒哒地驮着他,和罗汝才(绰号)一起催马来到一处高岗上。身后还跟着四个半大的义子——14岁的张可望(后来的孙可望)、13岁的张定国(李定国)、13岁的张文秀(刘文秀)、12岁的张能奇(艾能奇),活像一群小狼守护着它们认定的首领。

孩儿们,你们今天就在这里看着!张献忠用马鞭一指山下的战场,扯着嗓子喊道,你义父如何大破这些龟儿子的官军!那语气,仿佛胜利已经是囊中之物。

罗汝才在一旁附和着,两人看着山下的孙传庭的三万卫所兵,虽然军容整齐,但义军这边可是有五万多流寇大军,这些都是打了多年老仗的老鸟,又是人多势众,丝毫不惧。流寇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大声吆喝着,试图震慑住官军。

张定国却皱了皱眉头,小声说道:义父,不可大意,我看官军的大车好像有古怪!这孩子才13岁,军事天赋却已经开始展露。

张文秀也跟着点头:这支官军士气不错,好像训练有术的样子!

驴球子,入你妈的毞!张献忠大骂一声,粗俗的话语脱口而出,这些狗官军欺软怕硬,看老子的儿郎怎么表演给你们看!说完,他将令旗一展,义军步兵方阵就如同一群没头的苍蝇,乱哄哄地怪叫着涌了上去——典型的两波流战术,先步兵接战,后骑兵侧翼冲锋,打赢了通吃,打不过就一哄而散。

兄弟们!给我冲!抢光忻州的银子!义军头目扯着嗓子喊道,五万多流寇大军,如同潮水般向着孙传庭的阵地冲来,声势浩大,却毫无章法。

孙传庭站在阵前,眼神冷静而坚定。他大手一挥,喊道:卫所兵的火枪兵,击发出手中的火铳,齐刷刷地喷出火舌,子弹如雨点般向着流寇大军射去。

一时间,喊杀声、火铳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孙传庭的卫所兵,凭借着先进的火器和严格的训练,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厢车上装着挡板和大将军炮,就像一个个移动的堡垒,一直保持沉默,却暗藏杀机。

流寇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在火器的威力下,纷纷倒下。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武器,心里开始发慌,进攻的势头也渐渐减弱。

龟儿子,这些狗官军的火器,咋这么厉害?一个流寇头目大喊道,声音中带着恐惧。

但张献忠和罗汝才并不甘心失败,他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令旗,鼓励着流寇们继续进攻:兄弟们!别怕!冲过去就是银子!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孙传庭的卫所兵,凭借着火器和阵地的优势,已经完全稳住了阵脚。在双方近战前,官军的火器占优,在方阵接战中,训练了半年的官军与流动作战多年的义军打得半斤八两。

曹操,就看你的骑兵了!张献忠回头对罗汝才说道。

罗汝才上前将自己的令旗一舞,义军的几千骑兵从旁边的密林中如旋风般发起了侧面突击。当骑兵接近百步时,突然,厢车的炮口亮了起来,从一排排厢车上打出暴雨般的霰弹,就像天空中降下了一场死亡之雨,将骑兵成片地扫倒。

啊——!骑兵们发出阵阵惨叫,立即分散逃跑。

厢车上埋伏的士兵全部探出身子,向义军骑兵和步兵方阵开火,义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一下全打懵了。突然有人大喊一声:风紧!扯呼!这声大喊,就像一道命令,顿时,义军人像潮水一样的四散奔逃,那流冠气质直接拉满——丢盔弃甲,毫无组织。

孙传庭下令手中仅有的两千骑兵追杀,官军如猛虎下山,打得义军大败。仅仅一个时辰时间,义军损失的人数就超过1万,尸体遍布战场,鲜血染红了土地。

高岗上的张献忠、罗汝才和四个义子,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这样败了?真的假的!张献忠结结巴巴地说道,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义父,我们快跑吧!张可望(孙可望)拉了拉张献忠的衣角,小声说道。

很快,六人也骑马狂奔而去,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他们带着残兵败将,一路狼狈逃窜,曾经的意得志满,此刻化为乌有。

我们再看看在河南活动的李自成部,李自成成为闯王后,那叫一个志得意满,仿佛看到了自己君临天下的那一天。他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洛阳进发,准备给义军其他营头们露一手,打下这个天下最富有的大城,让自己实至名归!

洛阳城里的福王,那可是全天下最富有的藩王!李自成心里美滋滋地想着,只要打下洛阳,金银财宝、粮草辎重,统统都是咱的!

于是,他带着闯将们——铁匠出身的刘宗敏、侄子李过(绰号一只虎)、田见秀三人,信心满满地指挥义军攻城。

洛阳城上,官军士气高昂,防守严密。河南巡抚李仙风亲自坐镇,作战由有名的副将陈永福指挥。这陈永福可不简单,特别擅长强弩战术,义军披甲率不高,面对那如雨点般射来的弩箭,损失惨重。

义军连续攻打三天,面对那高大坚固的城墙,毫无办法。真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义军们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这城墙又高又厚,是和以前打的县城不一样,咋这么难攻啊!一个义军小卒抱怨道,俺们都快累死了,还没攻下来!

就是,这官军的弩箭太厉害了,俺们这披甲率低,根本扛不住啊!另一个义军也跟着抱怨。

李自成站在城下,看着久攻不下的洛阳城,心里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挥舞着手中的青钢剑,大声喊道:兄弟们!再加把劲!拿下洛阳城,金银财宝都是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