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 第291章 冻土归心:俄罗斯的臣服与欧亚一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1章 冻土归心:俄罗斯的臣服与欧亚一体

莫斯科的红场寒风呼啸,沙皇米哈伊尔一世的葬礼刚结束,新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就站在克里姆林宫的台阶上,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明军营地。三天前,明军的蒸汽炮炸毁了城墙的一角,冻土铁路已铺到莫斯科郊外,铁轨上的龙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比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更刺眼。

“父亲到死都在说‘绝不投降’,”阿列克谢对身边的贵族说,“可现在,城内的粮食只够三天,哥萨克的援军被明军挡在喀山,连宫廷的御医都……”他没说下去——那个亚美尼亚御医已被证实是大明间谍,父亲的死因至今成谜。

台阶下,一个穿明式棉袍的俄罗斯商人(实为大明安插的联络人)低声说:“明军统帅赵武说了,只要开城,保留东正教,贵族的土地也能留下,只是要派子弟去大明学堂念书。”

莫斯科的最后抉择

克里姆林宫的会议持续了一夜。主战的贵族摔碎了酒杯,喊着“要像先祖那样战死”,却在看到窗外饥民抢面包的混乱时闭上了嘴。主和的大臣拿出巴黎、伦敦的案例:“法国王室保留了头衔,英国议会还能参与治理,咱们何苦让莫斯科变成废墟?”

黎明时分,阿列克谢做出了决定。他让人降下克里姆林宫的沙皇旗,换上一面写着“归顺”的白布,自己则带着大臣走出城门,跪在赵武面前——这个年仅十六岁的沙皇,亲手将象征权力的权杖和皇冠奉上。

赵武接过权杖,却把皇冠还给了他:“大明允许俄罗斯保留王室,但要改称‘莫斯科大公’,受欧亚行省管辖。”他指着身后的蒸汽战车,“这些铁家伙能在冻土上跑,以后会帮你们修铁路、开矿山——只要听话,日子会比以前好。”

进入莫斯科的明军没有烧杀抢掠。士兵们帮百姓修补被炮火烧坏的房屋,军医给冻饿的灾民分发粮食和药品。当蒸汽抽水机抽干护城河的积水,露出冰层下的鱼时,围观的俄罗斯人发出了惊叹——他们从未见过不用人力就能抽水的机器。

冻土铁路:连接欧亚的钢铁动脉

从莫斯科到喀山的冻土上,明军工程队正顶着风雪铺设铁轨。俄罗斯工匠在大明技师的指导下,用特制的耐寒铆钉固定铁轨,他们的皮靴里塞着明军分发的羊毛鞋垫,手里捧着热乎乎的姜茶——这些细节,比刀枪更能让他们安心干活。

“这条铁路修成,从莫斯科到北京只要两个月,”工程总负责人王征搓着冻红的手说,“冻土下埋着蒸汽加热管,再冷的天也冻不坏铁轨。以后俄罗斯的皮毛、木材,能顺着铁路运到大明,咱们的丝绸、瓷器,也能三天就到圣彼得堡。”

铁路沿线的驿站里,俄罗斯驿卒和大明士兵同吃同住。驿卒们学着用汉语写收条,士兵们则跟着学俄语的“你好”“谢谢”。一个俄罗斯老兵喝着明军的烧酒,对同伴说:“以前咱们靠马送信,暴风雪天要走半个月,现在火车一天就到——明人虽占了咱们的地,却带来了真东西。”

东正教与儒教的共存

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前,一场特殊的仪式正在举行。东正教大主教与大明的儒教官员并肩而立,前者为铁路祈福,后者诵读《论语》中的“和而不同”。教堂的钟声与大明学堂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竟没有丝毫违和。

赵武让人在教堂旁建了一座“双语学堂”,上午教俄罗斯孩子读《圣经》(东正教版本),下午学《三字经》。首任学监是个懂汉语的俄罗斯神父,他在课堂上说:“上帝教我们爱人,孔子也教我们爱人,其实是一回事。”

贵族们的态度也在转变。曾经抵制大明的波雅尔贵族,如今让女儿学习汉舞,儿子临摹汉字书法——因为他们发现,懂大明文化的子弟,更容易得到行省衙门的任用。一个贵族在日记里写道:“与其抱着过去的荣耀饿死,不如学着明人的法子活下去。”

北欧的归附与全球商路的贯通

俄罗斯的臣服像一块投入北欧的巨石。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派人送来国书,愿“以芬兰湾的贸易权换取和平”;丹麦则开放了厄勒海峡,允许大明舰队自由通行。这些国家都明白,连庞大的俄罗斯都挡不住明军,自己更不是对手。

随着北欧的归附,一条贯通全球的商路彻底成型:从大明本土出发,经西域行省、波斯行省、安纳托利亚行省,过莫斯科、巴黎、伦敦,直达北欧;海路则从南洋行省出发,经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穿直布罗陀海峡,抵达大西洋沿岸。

在这条商路上,蒸汽火车与帆船并行,明币与各国货币通用,汉语与拉丁语、俄语、法语混杂着交流。伦敦的商人用大明算盘计算利润,巴黎的工匠按《天工开物》的图纸生产器械,莫斯科的农奴穿上了来自江南的棉布——欧亚大陆,第一次真正实现了“货通天下”。

京师的“万邦来朝”

万历皇帝的六十寿辰,成了一场真正的“万邦来朝”。朝贡的队伍里,有穿着明式官服的法国大公,有捧着《论语》译本的英国议员,有戴着儒巾的日本士族,还有骑着骆驼来的波斯商人。他们向皇帝献上的礼物,既有欧洲的油画、非洲的钻石,也有俄罗斯的皮毛、日本的漆器——这些礼物不再是被迫的贡品,而是贸易与交流的见证。

林远在寿宴上展示了新绘的《天下舆图》,图上的大明疆域从东亚延伸到西欧,标注着铁路、商港、学堂的位置。“陛下,”他奏道,“如今欧亚非美已连为一体,天下真正‘大同’。”

皇帝看着舆图,又看看阶下各国使者,忽然想起年轻时读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他举起酒杯,用汉语和拉丁语说道:“今日之宴,不为征服,为共生。愿从此刻起,四海之内,皆为大明百姓,共享太平。”

宴罢,皇帝独自登上角楼,望着满天星斗。他知道,自己留给子孙的,不仅是庞大的疆域,更是一套用教化而非刀枪维系的秩序——就像那条贯通欧亚的铁路,用钢铁连接土地,用善意连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