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上学工作和恋爱 > 第59章 抚今追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早,叔叔带着崔琰坐上贴有“经南头关”标识的公交车,车窗贴有褪色的“请提前准备好边防证”标语。

公交车在距离检查站500米处减速,司机大喊:“全部人拿证出来!没证的准备下车!”

检查站喇叭循环播放:“请出示边境通行证”,墙上标语“严厉打击无证入关”。

车停后,绿色制服的武警,戴大檐帽,上车抽查,挨个查看乘客证件。

车上有手提大编织袋的大姐,估计是来打工的,攥紧边防证的手微微发抖,武警盖章的啪嗒声,声音清脆得不可思议。

通过关口的瞬间,我紧贴着车窗。一道明显的分界线出现在眼前:关外是杂乱的工地和低矮的厂房,关内却是宽阔的马路和高耸的玻璃大厦。这种视觉冲击让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什么叫\"经济特区\"。

换乘一趟公交车后,到站下车时,已经是上午9点多。走出车站,崔琰下意识地抬头寻找地王大厦,却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当视线重新聚焦时,那座在报纸上见过数次的建筑就这样突兀地矗立在眼前。

地王大厦脚下,脖子后仰到极限也看不到顶端。大厦的外墙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矮小的建筑。

背着家里带来的胶卷相机,提到相机,当时李桐还说要不要把相机借给崔琰,让他暑假拍些照片。崔琰说家里有个一样的相机,到时候拍了照片给她看。

一顿“咔咔”拍照

门口的保安看我胡乱的拍,热情地说:\"学生仔要拍照?去对面荔枝公园取景最好!\"

崔琰点头道谢,叔叔去买观光票,60元的票价,看着印有\"69层·云中漫步\"烫金字样的门票。

挤进高速电梯。启动时明显超重感,39秒到达69层的速度让耳朵嗡嗡作响。观景台上,几个香港游客正用粤语惊叹着窗外的景色。崔琰趴在玻璃窗前,第一次从这样的高度看深圳:眼前的大道像一条金色的带子,汽车缓慢移动,旁边许多人看向香港的方向,若隐若现。

云端上的特区全景,崔琰对地王大夏最大的感受,拍完照,回去给他们看。

从楼顶下来,正是中午饭点,很多下班的白领从大厦里涌出,他们穿着衬衫西裤,步履匆匆,但每个人经过大厦时都会不自觉地抬头看一眼。

吃完午饭,下午一点多,散步去邓小平画像,两地间距不到2公里,步行20分钟。

路上经过深圳书城,被里面冷气吸引进去转了一圈。畅销书架上摆满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和《富爸爸穷爸爸》,封面上都印着\"深圳人必读\"的腰封。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在当时太火爆了,崔琰没买,王星宇送了他一本。

2002-2004年连续位居全国畅销书榜前三,累计销量超过500万册(正版+盗版)。

长期占据机场书店、企业团购书单榜首,被誉为\"中国职场人必读圣经\"。

书中\"奶酪\"隐喻铁饭碗、机会、财富,直击国人面对变革的不安:\"如果不再害怕改变,你会怎么做?\"

贴合刚入世贸组织不久的国家,国人此时的心态也在迫切改变自身现状。

沿着大道向西步行前往邓小平画像。

远远就看到了那幅巨大的画像。比想象中更简朴——就是一个开阔的广场,画像前没有任何围栏。很多人在拍照,有个穿西装的大叔指挥全家摆姿势:\"站直点!要把邓爷爷和后面的字都拍进去!\"

崔琰在旁边看着,他们调整了好几次角度,说要让\"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字样清晰可见。

拍完照,老人亲属跟旁边的人在说:“老人他每年都会专程过来,有时候看着看着还会流泪。”

老人还在一旁说到:“要记住,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深圳。”

崔琰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此刻的心境估计永远会铭刻在记忆的深处。

叔叔,给崔琰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边走边跟崔琰聊起这些年,到这边的所见所闻,希望崔琰的视野能更开阔些。

晚上八点才到家,崔煜还碎碎念说没带他去。

“明天开始,哥哥上午送你去青少年文化宫学习跆拳道,下午哥哥就要兼职上班了。”

第二日,上午崔琰带着崔煜,搭上从从小区门口始发的公交车去文化宫,车程20多分钟、有20个多位小朋友,最大的看似也就五六年级,崔煜学的有模有样。

隔着玻璃看里面教学,对比之前在县城体验过几趟课,大城市教学还是更专业一些。

第二日,上午崔琰带着崔煜,搭上从从小区门口始发的公交车去文化宫,车程20多分钟。学习跆拳道的有20个多位小朋友,最大的看似也就五六年级,崔煜学的有模有样。

隔着玻璃看里面教学,对比之前在县城体验过几堂课,大城市教学还是更专业一些。

课程结束后,崔琰和崔煜走出文化宫。崔煜满脸兴奋,拉着崔琰的手说:“哥哥,这里的课比游泳课好玩一些,明天你还陪我来。”崔琰笑着点头,

距离回家吃午饭还有些时间,崔煜拉着崔琰去附近的一个书店,他要看漫画书,崔琰也乐意,他也喜欢逛书店。

此后,陪崔煜练完跆拳道,两人来书店看书,临近中饭才回家。

崔琰吃完午饭,休息会就去兼职的米萝咖啡餐厅。

刚进米萝咖啡,崔琰内心满是不安与期待。推开那扇玻璃门,浓郁的咖啡香气与清凉的空调风一同涌来,店里暖黄的灯光、偏向欧式的装修风格,还有舒缓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又略显神秘的氛围。

因老板跟店长已经招呼过,店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干练女性,她简单询问了崔琰的基本情况后,便安排最基础的服务员工作。

店内员工穿统一制服,衬衫+马甲,还有写着序号的工牌,崔琰身材修长,衬衫马甲上身,整个人都显得干练而神采奕奕。着装上身,这一个多月对崔琰来说不是无忧无虑的学生,而是要承担起一份工作责任的 “社会人”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