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路上的情况真是太让人揪心了,” 小胖感慨道,“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受伤的人,还有救援的队伍。我们当时就想着赶紧把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是啊,” 崔琰点点头,“虽然过程很辛苦,甚至有些危险,但看到灾区人民拿到物资时感激的眼神,我们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说到这里,个人都沉默了片刻,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从茶馆出来,换到铜锅火锅店,老北京的样式。

铜火锅的牛油香气突然变得呛人,崔琰盯着翻滚的毛肚。李桐想到五年分别前,两人也在吃毛肚,李桐当时说你不要走,我把涮好的毛肚全给你。崔琰的神情似不在毛肚上,李桐把毛肚夹到崔琰碗中,崔琰才回过神,摸了摸李桐的头。眼神似告诉她我知道你的意思。

“我来说说经历吧,不然晚上到家 你也会缠着我问。”对李桐说道

这话一出信息量很大,几个人都望着崔琰。

崔琰盯着碗中的毛肚,没有理会他们说道:\"永远记得那个抱孙子的老奶奶,\" 他声音突然沙哑,\"她追着卡车跑了两里地,非要塞给我们五个煮鸡蛋。\" 王星宇的筷子 \"当啷\" 掉在碗里。

\"进绵虒镇那天雨下得特别大,\" 曹帅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凝着水汽,\"左边山体还在塌方,石头砸在车斗上咚咚响。\" 李桐夹菜的手停住 —— 她见过崔琰书房里的旧照片,四个少年站在卡车旁,身后是堆成小山的矿泉水,而崔琰运动鞋上满是泥灰。

\"星宇当时晕血症,\" 小胖突然开口,嘴里的冻豆腐还没咽下,\"但他给小女孩包扎时,手一点都没抖。\" 王星宇猛地灌了口啤酒,喉结滚动着:\"那孩子攥着我听诊器说 ' 叔叔,我妈妈还在下面 '。\" 崔琰想起帐篷外悬挂的输液瓶,在余震中晃成一串风铃,而小胖为了抢运伤员,把医学院的白大褂都扯破了。

药品都是他托学校弄的,\" 崔琰指节敲了敲桌面,\"酒精棉片、绷带、抗生素,塞满了车后座。\" 李桐, 她后来才知道,当时他除了股票账户里面的钱不能动外,他身上能用的钱全去买生活物资了。

\"成都那个网友叫小白,\" 曹帅突然笑出声,夹起的毛肚掉回锅里,\"他现在在都江堰开民宿,每年都给我寄青城山茶。\" 崔琰摸出手机,翻到阿杰发来的新春祝福,背景是重建后的汶川小学,孩子们在操场上放风筝。

小胖突然从钱包里抽出张泛黄的收据,红章上的 \"汶川抗震救灾指挥部\" 已褪色成浅粉。\"这是崔琰当时硬塞给我的,\" 他把收据按在油渍斑斑的桌布上,\"说 ' 兄弟,这是我们青春的徽章 '。\" 李桐看见崔琰迅速低下头,耳尖却悄悄红了,就像那晚自己想去给他挡赵猛的刀时,崔琰把她推开“我怎么能让受伤呢” 时的模样。

火锅的热气模糊了他们的眼镜,却清晰了彼此眼中的情谊。

李桐有很多话想问,但开不了口,崔琰使劲的握住她的手。

“来,咱们干一杯茶!” 曹帅举起酒杯,“为了我们逝去的青春,也为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干!” 五个人的茶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是青春岁月中最动听的音符。

离开餐馆时,县城的雪粒子打在脸上像细沙。崔琰看着死党们勾肩搭背的背影。

“我跟李桐早得到父母的同意了,我现在都住她家里,今年我不在老家过年,12月北京买了套房子,明天去那边过年,初二三再回来,你们到省城或者北京都给我打电话。”

“好,兄弟们都不会见外,你好好去那边过年,有事记得给我们打电话。”

重走晚自习送李桐的马路,街道变宽了,路灯更亮了,治安更好了,深夜人也比以前要多了......

李桐把手塞进他掌心,月白色围巾扫过他手背:\"我要把这些记录下来,到时候说给我们的小孩听。\"

崔琰背着李桐走在下雪的街道上,像极了五年前的那个冬天......

建国同志知道崔琰这几个好友,怕崔琰喝多了酒,出门来接.....

刚出小区大门,就碰到崔琰背着闺女踏雪缓慢走来,闺女紧贴在崔琰耳边低语,似完全没看到他,

“嗯....嗯...”;李桐迅速跳下来:“爸你怎么来了?”

“不放心,怕小琰喝多了酒,出门看看。”

“叔,回去咱俩在小酌两杯。”

“你还想喝,回去就给我洗澡,睡觉,明天还要开车去省城。”李桐瞪眼说道

“好,回去我就洗澡。”说完还牵起李桐的手往家里走。

农历二十八的清晨,雪后的县城街道覆着层薄冰。崔琰的车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李桐的保温桶里,还能闻到崔母昨夜卤制的牛肉香气。“妈说省城不一定有老家的腊味,” 李桐隔着车窗对正在系安全带的崔琰说,“特意装了五个真空包装的腊猪蹄。”

两老更想看首都小孩的房子,崔琰虽目前工作中心在省城,但估计很快会想常住首都的,李桐毕业还要一年多。

除夕中午的羊蝎子火锅还在咕嘟冒泡,李母已开始往保温桶里装饺子馅。\"猪肉白菜和韭菜鸡蛋,\" 她用保鲜膜封好不锈钢盆,\"北京的白菜帮子甜,配老家的红薯粉正好。\" 崔琰帮李桐围上围巾,月白色的绒毛蹭过她耳垂的珍珠耳钉 —— 那是崔母送的 \"准儿媳礼\"。

吃了男方除夕正餐中午饭就匆忙往机场赶飞机。

落地北京已经是晚上9点多,打车到华清的家里已是十点半,李母提前准备好免费 肉馅都在省城调配好。

华清嘉园的电梯数字跳到 15 时,李桐的心跳突然加速。崔琰掏出钥匙的手顿了顿,故意用指尖蹭过她腰间的胎记:\"准备好了吗?\" 大门打开的刹那,李母的惊呼混着暖气扑面而来 —— 客厅的落地窗挂满雪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