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板,除了皇爷让我们锦衣卫给您送来的这1000斤土豆之外,还有按您的吩咐,所摘取的上百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保证嫩的能掐出水来。”
“还有两麻袋刚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番薯。”
毛骧紧接着又拍了拍手,身后的几名锦衣卫千户,又抬来了几麻袋的东西,里面放的自然不是土豆,而是玉米和番薯这另外的两样作物。
“好好好,昨天还念叨着,今天就能吃上了,”陈长生喜笑颜开。
“东西都送来了,你们怎么还没有走?”
陈长生看着面前的几枚锦衣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忍不住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听到陈长生的话语,毛骧则是有些尴尬的说道:“陈老板,我们皇爷还吩咐了,等着陈老板您把这两样东西也做出来,让我们锦衣卫给他捎一些,他也想尝一下。”
“好吧,既然如此,你们肯定也没有吃过这些东西。”
“你们几个也找个空位置坐一坐,土豆什么的要上菜单了,你们也可以点着吃,至于这些玉米和番薯之类的,到时候做成了水煮玉米和烤红薯,你们几个锦衣卫一人半个分着吃,就当我免费请你们吃的。”
“说起来咱们也算是老熟人了,时不时的就打交道……”
陈长生笑了笑,给毛骧他们指了一个空旷点的位置。
毛骧面露感激,“那就谢过陈老板了!”
“兄弟们,走,咱们去那个地方坐着去,这种神粮,咱们今天也能饱一饱口福了。”
随后,毛骧等人坐了过去,陈昌生也开始收拾起来运来的这上千斤的食材。
一时之间。
同福酒楼的员工们又忙了起来,这玩意储存好了,可是能放大半年的。
几个年轻体壮的,像刘福通,朱文正,项羽,蒙恬他们,则是扛着一麻袋接着一麻袋的土豆,放到了后院那边的地窖里面。
另外的一些土豆,则是让张士诚他们抬进了后厨,开始削皮切块。
至于玉米和番薯这些东西,则是由陈长生亲自来收拾,毕竟别人也整不上来这玩意儿。
随着饭点的到来,同福酒楼的客流量也开始增多了起来,一些眼尖的客人,自然也注意到了同福酒楼菜单上新增加的几十道菜。
一半以上都是以土豆命名的,另外还有一个叫做番薯和玉米的东西,这三样作物,这些客人们也算是有所耳闻。
当年燕王朱棣坐着大船回来的时候,很多百姓都亲眼见证,自然也听闻过燕王殿下从海外寻找到高产良种的消息。
似乎就是叫这个名字……
“武王殿下,请问一下,这个菜单上新加的这几样菜,就是这土豆什么的,是不是先前燕王殿下从海外带来的那个东西?”入朝为官没多久的练子宁今天有空来到同福酒楼,正好碰到了酒楼开发新菜式。
见到有客人询问,朱文正也是快步走到了练子宁的桌子旁边,开口回答道:“你说的不错,这东西就是我那堂弟带回来的东西,跟你说这东西老美味了,待会你吃了之后,若是觉得好吃,可得好好的宣传宣传。”
“那是自然,下官已经得到了小道消息,这土豆已经成熟,而且亩产千斤,若是口味也非常没味道,相信咱们大明一半的土地都得种上这个东西,”练子宁立刻点了点头。
“那就先给我来一个这个土豆饼,还有醋溜土豆吧,”练子宁多看了两眼那个土豆炖肉,始终是没有下决心去点。
虽然如今的朝廷已经给官员们提高了俸禄,时不时的还有奖金,但对于练子宁这种较为清贫的官员来说,也不是能够时常吃到肉。
更何况这还是天子脚下,又是驰名海内外的同福酒楼,价格方面也不便宜。
“行,那你就在这等着吧,一会菜就做好了,”朱文正点了点头,随后便前往后厨那边报菜。
不只是练子宁,很多今天来同福酒楼吃饭的客人,都多多少少点了有关于土豆的菜品。
导致锦衣卫今天刚给酒楼这边输送而来的上千斤土豆,半天就消耗了大几十斤,长此以往下去,估计最多半个月的时间,这千斤土豆就用完了。
陈长生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对这个进行限量供应了。
毕竟土豆这玩意才刚种出来第一茬,绝大多数产出的土豆还是要用来做种子的。
自然是做不到无限量供应。
不过仅仅是这半天的时间,土豆菜品的分享可谓是出奇的好。
毛骧他们几个坐在角落里的锦衣卫,给他们上了几道菜之后,几乎连盘子都给舔的干干净净。
还有清水煮玉米以及碳烤红薯,更是让他们爽的都快要飞起来了,最后更是脸上带着笑,带了一兜子烤红薯和玉米回了皇宫。
在皇宫那边,朱元璋也已经将这个消息传播天下,所种出来的土豆已经达到了亩产千斤的地步,番薯和玉米这些作物也在陆续的成熟之中。
朱标更是召集了应天城中的一批说书人,向他们讲解了一下,自己和朱元璋昨日在同福酒楼吃土豆大宴的景象。
准备让这些说书人好好的向外面传播传播。
再加上今天同福酒楼也开始正式售卖,有关于土豆类的菜品,但凡是吃过的,全部都是五星好评。
所以在短短的一天时间之内,土豆的大名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应天城,并且逐渐的往外扩散。
产量高,味道佳,土豆,这个东西已经在短时间内被民众吹成了上天所赐的神仙作物,甚至土豆这个名字还被一些叔叔先生改了名,改成了富贵豆、神仙薯,舆论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啊。
不过对于此事而言,也不是所有人都高兴的,有着相当一部分人,对此极为的厌恶。
而这一部分人,自然是囤积粮食的各大士族,若是土豆这个东西推广全天下,他们就没有办法通过倒卖粮食来牟利了,这对他们而言,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历史上,土豆其实在明朝中后期就已经传到中国了,但是在清朝时期才得到广泛的种植。
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些人将土豆这种东西束之高阁,不往外流传,甚至还严令禁止自己手下的佃户去种植土豆。
粮食多了有助于百姓,但是不利于他们这些靠倒卖粮食发家的人,这样一来,若是哪个地方发生了旱灾水灾,他们就没有办法去随意的操控市场的粮食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