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的青云山,雨水格外丰沛。“晚棠堂”外的兰草被浇得格外青翠,十岁的林念棠蹲在石阶旁,正用小石子在地上画着机关图谱——那是昨日萧砚礼刚教他的“连环扣”,此刻他皱着眉,反复修改着石子的位置,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也浑然不觉。
“念棠,该去上‘护民课’了。”苏清月提着食盒走来,食盒里是刚做好的桂花糕。她看着地上歪歪扭扭的机关图,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连环扣’讲究‘一环扣三锁,一触全联动’,你把中间的石子往左移半寸试试。”
林念棠眼睛一亮,立刻调整石子位置。果然,原本松散的布局瞬间变得紧凑,像极了图谱上的模样。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接过苏清月递来的桂花糕:“苏姑姑,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这些都是你林姐姐当年教我的。”苏清月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她当年学机关术时,比你还执着,为了弄明白一个‘翻板陷阱’,在实验室里待了三天三夜。”
林念棠咬着桂花糕,眼神里满是向往。他从小听着林晚棠的故事长大,那些关于守护、关于正义的片段,早已刻进了心里。“我也要像林姐姐一样,把机关术学好,将来用它保护百姓。”
两人说着,朝着“护民课”的课堂走去。课堂设在惊鸿阁的议事厅,二十余名新弟子正坐在长凳上,等着授课的 elder 师兄。见林念棠进来,弟子们纷纷打招呼——自从江南太湖剿匪后,这个年纪最小却最勇敢的师弟,就成了大家心中的小榜样。
“今日我们讲‘外伤处理’,” elder 师兄拿出草药与绷带,“在江湖行走,难免遇到受伤的百姓,学会正确处理伤口,才能真正做到‘护民’。”他一边演示如何清洗伤口、敷药包扎,一边讲解草药的功效,“比如这‘止血草’,捣碎后敷在伤口上,能快速止血,你们要记住它的样子,在青云山的后山随处可见。”
林念棠听得格外认真,手里拿着小本子,一笔一划地记着:“止血草,叶子呈锯齿状,开白色小花,捣碎敷伤口止血。”他记得萧爷爷说过,林姐姐当年就是因为懂草药,在落石阵救了好几位受伤的弟子。
课后,林念棠没有回房,而是抱着本子去了后山。他按照 elder 师兄说的特征,在草丛中寻找止血草。雨后的后山泥土松软,他不小心踩滑,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渗出血来。
“嘶——”他倒吸一口凉气,却没有哭,反而想起课堂上学的知识。他忍着痛,在附近找到几株止血草,按照 elder 师兄教的方法,将草药捣碎,小心地敷在伤口上,再用撕下的衣角简单包扎。
“做得不错。”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念棠回头,见萧砚礼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卷书。
“萧爷爷!”他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膝盖,“我在找止血草,不小心摔了。”
萧砚礼走上前,蹲下身子检查他的伤口,见包扎得还算规整,点了点头:“知道用学过的知识处理伤口,比萧爷爷当年强多了。”他从怀中掏出一瓶药膏,“这是你林姐姐当年用的‘愈伤膏’,效果比止血草好,你重新涂一遍。”
林念棠接过药膏,看着瓶身上刻着的鹤纹,小心翼翼地打开。药膏带着淡淡的清香,涂在伤口上,瞬间缓解了疼痛。“萧爷爷,林姐姐当年也经常受伤吗?”
萧砚礼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云雾,像是在回忆往事:“你林姐姐当年为了找先帝密函,闯过寒潭、破过迷魂阵,身上的伤就没断过。但她从不叫苦,每次受伤后,第一件事就是担心身边的弟子有没有事。”
林念棠低下头,轻轻抚摸着药膏瓶上的鹤纹:“我以后也要像林姐姐一样,不管自己多苦,都要保护好身边的人。”
萧砚礼心中一暖,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好,萧爷爷相信你。对了,明日我要去京城一趟,给你带些京城的糖画回来,你不是一直想吃吗?”
“谢谢萧爷爷!”林念棠眼睛一亮,随即又想起什么,“萧爷爷,你去京城是有要事吗?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我可以保护你!”
萧砚礼被他认真的模样逗笑:“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等你再长大些,才能真正保护别人。这次去京城,是为了给你林姐姐的牌位,申请入太庙。”
林念棠愣住了:“太庙是什么地方?”
“那是供奉先帝与开国功臣的地方,”萧砚礼解释道,“你林姐姐为了天下太平牺牲,理应得到这样的荣誉。等她的牌位入了太庙,天下百姓都会记得她的功劳。”
林念棠似懂非懂地点头,心中却为林姐姐感到高兴。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负林姐姐的荣誉。
次日清晨,萧砚礼启程前往京城。林念棠一早就起来送行,直到萧砚礼的身影消失在山道尽头,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晚棠堂”。他翻开林晚棠的《机关图谱》,扉页上“护人之道”四个字,仿佛在提醒他——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守护他人。
接下来的几日,林念棠每天都早早起床,先是晨训练剑,再去上“护民课”,课后要么去后山认草药,要么在房间里研究机关图谱。苏清月见他如此刻苦,便时常给他加餐,还把自己珍藏的《草药图鉴》借给了他。
这日午后,林念棠正在房间里研究“翻板陷阱”的图纸,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连忙跑出去,见几名弟子抬着一个受伤的村民,匆匆朝着药房跑去。
“怎么了?”林念棠拉住一名弟子问道。
“山下的张老伯上山砍柴,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的陷阱,腿被划伤了!”弟子急声道。
林念棠心中一紧,立刻朝着药房跑去。药房里, elder 师兄正在给张老伯处理伤口,见林念棠进来,说道:“念棠,你来得正好,帮忙递一下纱布。”
林念棠连忙上前,按照课堂上学的方法,将纱布剪成合适的长度,递给 elder 师兄。他看着张老伯腿上的伤口,想起自己上次摔破膝盖的疼痛,轻声安慰道:“张老伯,别怕,涂了药很快就会好的。”
张老伯疼得额头冒汗,却还是笑着点头:“好孩子,谢谢你。多亏了你们惊鸿阁的人,不然我这把老骨头,今天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处理完伤口后,林念棠主动提出送张老伯下山。苏清月见他细心,便同意了,还让他带上一些伤药,叮嘱道:“路上小心,要是遇到什么事,就放信号烟花。”
林念棠点点头,扶着张老伯,慢慢朝着山下走去。山路湿滑,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张老伯,还时不时提醒他“这里有石头,小心脚下”。张老伯看着身边的少年,眼中满是欣慰:“你这么小就这么懂事,你爹娘一定很疼你吧?”
林念棠低下头,轻声道:“我爹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是萧爷爷、苏姑姑还有惊鸿阁的人把我养大的。他们还告诉我,我有一个很勇敢的林姐姐,她为了保护大家,牺牲了自己。”
张老伯叹了口气,摸了摸他的头:“好孩子,你林姐姐是英雄,你也要好好长大,做个有用的人。”
两人说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山脚下的村庄。张老伯的家人早已在村口等候,见张老伯平安回来,连忙上前道谢。林念棠将伤药交给张老伯的儿子,仔细叮嘱道:“这药每天涂一次,伤口不要碰水,过几天就会好了。”
张老伯的儿子连连道谢,还拿出一篮鸡蛋,非要让林念棠带上。林念棠推辞不过,只好拿了一个,笑着说:“谢谢叔叔,我拿一个就够了。”
回到惊鸿阁时,天已经黑了。苏清月见他平安回来,松了一口气:“今天做得很好,知道主动帮助百姓,这才是‘晚棠堂’弟子该有的样子。”
林念棠笑着拿出那个鸡蛋:“苏姑姑,这是张老伯家给的鸡蛋,我想把它留给萧爷爷,等他从京城回来吃。”
苏清月点头,眼中满是欣慰。她知道,林晚棠的精神,正在这个少年身上慢慢发芽、生长。
几日后,萧砚礼从京城回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陛下已经同意将林晚棠的牌位入太庙,还特意下旨,追封她为“护国忠烈郡主”,让天下百姓都记得她的功劳。
林念棠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林姐姐终于能进太庙了!”
萧砚礼笑着拿出一个鹤形糖人,递给林念棠:“这是给你的,京城最好的糖人师傅做的,跟你林姐姐喜欢的样式一样。”
林念棠接过糖人,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舍不得吃。他看着糖人上展翅的仙鹤,又想起林晚棠的故事,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当晚,林念棠在日记本上写道:“今日萧爷爷回来,说林姐姐的牌位能进太庙了,我很开心。我要好好学剑、好好学机关术、好好学草药,将来像林姐姐一样,做个能保护百姓的人。我还要把林姐姐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都记得她的功劳。”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日记本上,也洒在少年坚定的脸庞上。“晚棠堂”外的兰草,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像是在为这个传承着正义与守护的少年,送上无声的祝福。而林晚棠的精神,就像这青云山的常青树,永远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惊鸿人,朝着“护民前行”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