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的余额每天自动加零 > 第141章 引路贵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晚,林觅躺在舒适的大床上,脑海中还不由浮现出今天的惊心动魄。

她打开手机,点开“系统”界面。

就瞧见屏幕上闪烁着一行金光大字:【触发并完成“见义勇为”任务,能量值+500。】

她心中一喜。

这个能量值比她之前预想的要高出许多,显然是她主动触发的救人行为,让系统给出了高额奖励。

她看了看能量条,距离升级解锁又近了一大步。

这次的惊险之旅,不仅拯救了一条无辜的生命,也让她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

这一趟出行,完美结束!

——

第二天,林国栋和李秋云开始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

超市年前就已经找好了买家,以二十万的价格转让。

这个价格在小县城已经算不错了,毕竟当初林国栋只花了七万块买下来,十多年间,成本早就赚回来了,还能卖出这个价,还得益于地段好。

超市里剩下的货也处理了万把块钱,总的来说完全不亏。

夫妻俩将这笔钱存了起来,打算去了蓉城后,也跟着闺女做点小投资,赚点小钱,就当是他们自己的养老钱。

反正跟着闺女,准没错!

而李秋云这边,也向学校提交了辞呈。

她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就办理了退休手续,后续还有些流程,需要等到开学期过了之后再回来一次办理。

**

午后,魏浔开着他那辆低调奢华的黑色轿车,载着林家三口,前往万溪县下属的长乐镇。

明天他们就要启程回蓉城了,临走前,理应去李秋云的娘家打声招呼。

这件事,林国栋夫妻俩只告诉了身边最亲近的几位老友,对于林家二房那边,则是半个字都没透露。

他们深知那边的品性,若是知道了,少不得又要生出事端。

但李家人不同。

他们都是淳朴踏实的庄稼人,与林家二房的心性截然不同。

当魏浔的车驶入长乐镇,缓缓停在了李家那栋朴素的平房小院。

因为是过年,又听说李秋云要带“未来女婿”上门认认亲,李家老大、二姐、老幺三家早早的就聚齐了。

此时,院子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当林觅和魏浔从后备箱里搬出大包小包的年礼时,可把一家子人给吓了一跳。

那些包装精美的礼盒,一看就价值不菲,远不是他们寻常走亲访友的规格。

“哎哟,秋云,国栋,你们这是做啥子哦!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太破费了!”大舅妈一边热情地招呼,一边嗔怪道。

魏浔得体地微笑着,将其中两份最厚重的礼品递给李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又将两个厚实的红包塞到他们的手里,语气恭敬。

“外公,外婆好,初次见面,一点心意,祝您二老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老太太捏着那红包的厚度,手都哆嗦了一下,连连推辞,“使不得,使不得!孩子,这太贵重了!”

她这还是第一次收到这么大、这么厚实的红包,这规格都已经不叫红包了吧?

这厚度摸起来至少也得几千小万块了吧?

每年逢年过节,儿女们都会孝敬他们老俩口,一般都是千把块钱样子,多的他们也不好意思收,毕竟他们还要养家养孩子。

这一下就是好几千,她哪好意思收啊。

李秋云拉住母亲的手,笑着说,“妈,这是孩子们的心意,您就收下吧,这是小魏给您二老傍身的,想买点什么,想吃点什么,也方便。”

经历过自家闺女壕气的‘五亿’冲击,现在她都被拔高眼界了,之前她还会觉得不好意思,但现在他们夫妻俩也有底气了。

当然是来自他们闺女的啊。

小魏有钱,他们闺女也不差呀。

他对他们的好,他们也会对他好的,这样有来有往的,才能更加深感情嘛。

李家老爷子是个睿智的老人,他年少时曾在富家当过书童,见识过一些世面,深知学识与眼界的重要性。

这也是他为什么愿意炸锅卖铁的也让孩子们读书成才,可惜,几个孩子也就老三李秋云争气,能坐得住读书。

当年她能顺利读完大学,也多亏了全家人的帮衬,虽然只是普通的大学学历,但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哪怕不是什么名牌重本,其含金量也是很重的。

哪怕几兄妹当中,李秋云的日子过得好,但兄弟姐三人也从未想着占多大的便宜,没什么事情的话,他们甚至都不会去县城打扰她的生活。

老爷子打量着眼前这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又看了看自己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的外孙女,眼中满是欣慰。

他拍板道:“好了,既然是孩子们的心意,就收下,都进屋坐吧!”

李家的家风端正,老两口生育了四个兄弟姐妹。

老大李建国夫妻俩在镇上开了家小面馆,生意不温不火;二姐李秋芬嫁到镇上,丈夫是水电工,她在家操持家务。

老幺李建军则守着家里的几亩地,农闲时在周边接点散活。

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个个勤恳踏实,从不攀比嫉妒。

这也是林觅自小就更亲近外家的原因,李家家风正,不重男轻女,对她这个外孙女,也一视同仁。

所以连带着这次魏浔准备的年礼,也比给林家二房的要丰厚许多。

饭桌上,气氛和谐而热烈。

认了亲,收了礼,话题很自然地就落到了小辈们的身上。

老大李建国的大儿子李浩,二十五岁,在县里的工厂上班;小儿子李杰,二十三岁,跟着父母守着面馆。

二姐李秋芬的儿子王强,二十四岁,在外面打工,女儿王静,二十一岁,在镇上的超市当收银员。

老幺李建军的女儿李晓月,才十九岁,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正在家迷茫。

听着舅舅大姨们谈及自家孩子工作的不稳定、没前途时的叹息,又看着几位表兄妹脸上那既有不甘又显无奈的神情。

一旁磕着瓜子的林觅,不由被触动了。

其实李家的家风很好,虽然没有多大的能耐本事,但却品行端正,为人踏实,肯努力上进。

不过缺点也同样明显,这一辈的人都学历普通,缺乏一技之长,眼界受限于这个小小的乡镇。

舅舅他们这一代的人生轨迹已然定格,如果表哥表姐他们这一辈再没有人拉一把,创造一个跳出去的机会,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重复上一代的人生。

一代又一代,困于此地。

那李家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兴旺起来?

底层家庭想要出一个天之骄子,何其艰难。

若不是自己得了这份奇遇,恐怕自己这辈子,也会和他们一样,为了生计而碌碌无为吧?

想到这里,一个念头在林觅心中不可抑制地升腾起来。

她要来当李家的引路人!

这不仅是看在血脉亲情上,更是代母亲回报当年兄弟姐妹的扶持之恩。

她如今有这个能力,便有这份责任。

她要让李家早日脱离底层,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要实现小康,让下一代有更高的起点,而不是永远困于这一方乡镇。

饭后,大家聚在堂屋里喝茶聊天。

林觅看准时机,清了清嗓子,忽然开口道,“大舅,二姨,小舅,各位哥哥姐姐,咱们来聊聊天,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啊?”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几位表兄妹面面相觑,神色有些茫然,最终还是大表哥李浩挠着头,憨厚地笑了笑。

“打算?就……就这样呗,在厂里好好干,争取涨点工资。”

“是啊,还能有啥打算。”王强也附和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嘲。

林觅看着他们,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然后认真地、一字一句地问道:“那如果,有一个去蓉城发展的机会,跟着我做事,你们……愿意去吗?”

话音落下,整个堂屋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她的话愣住了。

去蓉城?跟着林觅做事?

几位表兄妹的眼中不禁冒出强烈的光芒,那是对大城市的向往,也是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但随即,那光芒又黯淡下去,转为深深的忧虑和自卑。

“觅觅,你……你说真的?”

二姨李秋芬最先反应过来,声音都有些颤抖,“可……可他们啥都不会,去了不是给你添麻烦吗?”

“是啊,觅觅,我们知道你现在有出息了,但也不能这么帮衬我们,会拖累你的。”

大舅李建国也连忙摆手,脸上是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神情。

到现在为止,李家人只知道林觅自己在外面做事赚了钱,在蓉城买了房才接父母过去一起生活,但具体做什么,规模多大,他们一概不知,只当是小生意。

林觅微微一笑,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和坚定,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真切:

“大舅,二姨,你们放心,我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一时冲动。我在蓉城有自己的公司,也投资了一些项目,规模还算可以,给大家推荐个机会不是问题。”

顿了顿,她神色严肃起来,“不过我也把丑话说在前面,我让他们跟着我做事,不是给他们开后门,享清福。

也不可能直接就让他们当什么管事,你们没有任何特权,我会安排公司的老人带你们,从最基础的部门开始轮岗学习,熟悉公司的运作。

我会给你们提供一个平台和学习深造的机会,但能不能把握住,能走到哪一步,全看你们自己的努力和选择。”

她看向那几个已经听愣住的表兄妹,“我给你们时间考虑,我们明天就回蓉城,公司初八正式上班。

这还有几天时间,你们可以好好商量一下。如果决定好了,就来蓉城找我。路,我给你们铺一条,但怎么走,要靠你们自己。”

这番话说完,李家的长辈们,脸上是震惊、激动与骄傲交织的复杂表情。

而那几位年轻人,则紧紧地攥着拳头,眼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熊熊燃烧。

他们的人生,似乎在这一刻,被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我这也有公司,但我跟觅觅的想法一样,可以给大家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但能学到多少本事,全靠自己。”

一旁的魏浔,也跟着表明了一番自己的态度。

只要人品端正,肯学习吃苦,他还是愿意给年轻人一个机会的。

至于林家二房的那兄妹俩?

连他家觅觅都瞧不上,他也懒得趟那个浑水。

“好好好,我替他们谢谢你们俩了,你们愿意拉他们一把,给个机会,就已经很好了。”

李老爷子一脸动容,既欣慰又激动的表示道。

“外公,都是一家人,应该的。”林觅笑了笑。

晚上八点,顶着夜色,一行人开车返回了县城。

夜晚的风,吹拂着李家老宅。

这一晚,李家人都难以入眠。

林觅的提议,像一粒石子,投入了他们平静的生活,激起了无数涟漪,也点燃了他们心中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们知道,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世界,正在向他们缓缓打开。

**

大年初六。

清晨,万溪县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中。

林国栋和李秋云站在小区门口,最后看了一眼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眼中虽有不舍,但想着往后跟闺女一起的生活,心中还是充满了期待。

“走吧,爸妈。”林觅拉着他们的手。

魏浔早已将行李搬上车,后备箱都塞得满满当当,后座一部分也还放着李家塞的一些土特产。

车子缓缓驶离县城,林国栋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渐渐远去,轻轻叹了口气,却被李秋云拍了下手。

“叹啥气,以后想回来随时都能回,咱们这是去享福了。”

一路向南,高速路上的车流渐渐密集。

林国栋和李秋云靠在后座上,看着窗外从乡镇到城市的风景渐变,高楼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眼神里满是新奇。

“这省城就是不一样啊。”李秋云感慨道,“楼真高,路真宽。”

魏浔笑着回应:“阿姨喜欢的话,以后我经常带你们出来转转,蓉城好玩的地方可多了。”

车子驶入市中心的高档小区,保安恭敬地敬礼放行。

林国栋看着小区里的喷泉、绿植和精致的雕塑,忍不住直咂舌:“这地方住着得多少钱啊?”

“爸,您就别操心钱的事了。”

林觅笑着解开安全带,“快下车看看咱们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