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季晚都被他给整无语了。

“你至于吗?你都没去过,怎么知道那里的投资能不能做?还有,我自己都还没有回去呢,你倒是对我有信心。”

“那我不管,反正我要投资。”

宋尧心里头想的很清楚,做不成恋人,也得做个合伙人。

一家食品加工厂的投资可不小,更何况季晚一开始就打算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所以她自己现在手头上的钱,的确是不太够。

如果谢时宴在,那什么也不用说,她可以跟谢时宴借,或者是想办法让饮品厂那边尽快地把分红给她。

但就是这么不凑巧。

“好吧,那咱们回头找个时间再具体商量,我再把自己的计划书细化一下,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可以。”

宋尧手上能动的钱其实也不是很多,但他还是想办法跟舅舅、妈妈那边撒娇卖乖的,最终还是筹措到了一百万。

这钱已经不少了。

最终,初步商定的总投资额是三百万,厂子建起来之后,地方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以及银行低息贷款。

季晚也托人在那边打听过了,厂房建起来之后,银行至少可以贷到一百万的低息款项。

这样算下来,那他们手里面的资金就足够了。

而且等到新的设备运过来安装完成,银行方面还可以再贷出五十到八十万。

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季晚和宋尧两人也是有主意,大概地分析之后,就觉得没有必要再去找别人借钱或者是融资,他们两个就可以撑得起这家厂子。

最后两人商定,元旦假期的时候,他们打算飞一趟安市,亲自看看那边的进度,同时,再跟地方的几位领导见个面,一起聊聊。

这么大的投资,在一个小县城里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季晚估摸着,老家要被划入安市,并且改县为区的政策,应该也快要下来了。

现在唯一让季晚不高兴的,就是目前为止,还联系不上谢时宴。

而且真正让季晚和宋尧头疼的,不是厂子的投资以及其它的细节问题,而是厂子盖起来之后,他们要去哪里找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他们两个肯定是不可能去做厂长的。

而且,总得有懂技术的人在那里坐镇吧?

季晚思来想去,还是给季衡打了通电话。

季衡知道他们在老家投厂的消息,心中除了激动,还有高兴。

“我倒是认识一位咱们市里的食品厂的技术员,年纪也不算是太大,四十出头吧,但是厂子效益不太好,今年夏天的时候完成了改制,他原本是技术部骨干,现在被发配到后勤了,不仅工资降了,听说还总是受气。现在上面也是一直找他谈话,希望他能买断工龄,然后离职。”

“爸,您说的那位具体是从事哪方面技术的?是设备方面的,还是生产方面的?”

“生产方面的。这样,你们元旦不是要回来嘛,到时候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一起吃个饭,你们自己谈。”

“可以。爸,我们是做厂子,而且我们也是计划做大做强的,一个技术员恐怕是还不够,如果可以的话,您再帮忙给我们找几个精通设备保养维修这方面的师傅。”

“行,没问题。”

“谢谢爸。”

“跟我还客气什么!对了,你爷爷还说等厂子建起来之后,要带着你奶奶去看大门呢,我瞧着他可不像是说着玩的,你得当回事,别到时候打你个措手不及。”

“知道了,爸。”

季晚知道,很多私人的小厂,都会找一些年纪偏大的老头老太太来看大门,其实主要就是负责开门关门,然后就是打扫一下院子。

但这活,她真不打算让爷爷奶奶去做。

一来是他们年纪大了,不合适;二来是她想要做大做强,就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保安这一块也是一样的。

她虽然不可能做到像是国营厂子那样的正规,但是最起码,保安这一块,还是要找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才可以。

当然了,她可以考虑给爷爷弄一个保安经理来当当。

因为有事情要做,接下来季晚和宋尧两个人见面的次数自然就多了,而且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款向的分配争论起来。

虽然宋尧占股较小,但也是股东呀。

最主要两人都是小白,什么也不懂,有时候因为一点事情可能就会有分歧,然后开始据理力争。

好消息是两人没有因此吵散伙,坏消息就是吵的次数多了之后,两人越来越意识到做实体的不容易。

“宋尧,你们家那边有没有什么靠谱的亲戚或者是朋友?”

宋尧斜睨她一眼,两人才刚吵完一架,这会儿火气还没消下去呢。

“干嘛?”

“我寻思着咱们两个不能真地就当甩手掌柜呀!虽然我信任季家那边的亲戚,但现在只是基建阶段,倒是无所谓,可真地等到厂子运转起来,也不能全指望他们呀。”

宋尧愣一下之后,意识到季晚说的有道理。

“那你的意思是?”

“我就是因为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所以才问你呢。技术方面,我爸虽然说可以帮咱们引荐几位,但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而且,行政这方面,还得安排人,最好是咱们能信得过的,不然厂子行政一乱,其它都得完蛋。”

宋尧点点头,这话有道理。

“我这边应该没有这方面的能人,就算是有,估计也不会过去,太远了。”

“问问看吧,如果有咱们就考虑一下,如果没有,我再想其它办法。”

“行。”

宋尧和季晚在这个问题上很快达成共识,接下来,季晚就考虑着厂长的合适人选。

厂长、车间主任,这必须得是靠谱的,就算是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关系,至少得是能服众的。

而且食品加工厂里面,涉及到的一些技术问题,都可以由专人来负责,所以,厂长和车间主任,主要针对的,就是人。

他们要管的是人,就一定得有威慑力。

季晚想到了厂子建起来之后,第一批招收的工人一定是以季家村的村民为主,当然,邻村的合适的村民也是都可以招进去的。

那么,能让这些人服气的,就必然不能是一个外地人。

所以,季晚还是决定从季家村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