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烹程万里 > 第一百零三章 金牌助理穆大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三章 金牌助理穆大人

长安城百里之外,樊川县。

正月初十就复工的拦河蓄水大坝边,县丞小跑着来喊裴迎春。

“县尊,有个自称羌国武臣的,说是咱大越的公主,把之前答应赏咱县里的金子,换好铜钱,让他带过来了。”

裴迎春大喜,赶紧随着下属,去迎官道方向过来的马队。

走了几步却反应过来,问县丞:“怎地不是公主的属官?越国公主用嫁妆赏越国百姓,凭啥要羌国人来?”

县丞是个本地吏员迁转的,不像进士出身的文士那样,会时常古板地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挂在嘴边。平素,过境樊川的羌人商队,只要把买路钱交了,县丞才不管人家祖上是哪里的种。

加之方才打照面,穆青客气得很,县丞自然对羌国使者印象颇佳,此际便想着,顺一顺自己这耿直上司的逆鳞,遂呵呵笑道:“到底是迎亲的官儿,咱也不好查奸细似地盘问。卑职想来,大概是公主她们快启程了,杂事忒多,忙不过来,随行的羌人想拍咱大越的马屁,就上赶着要给公主跑腿儿。”

裴迎春一想,唔,有道理,羌人来大越迎亲,一路白吃白喝的,现在拿他们当骡子使几回,也挺好。

被县丞这么一带节奏,裴迎春见到羌人队伍领头的人时,面色就没那么冷了。

“有劳贵使。”裴迎春走上前,对着一身白色裘袄、外罩铁片背甲的人,拱手见礼。

羌人崇尚白色,大过年的也一身白,裴迎春是知道的,故而认准那人就是属下口中的“羌国武臣”。

穆青却连忙摆手:“不不不,小的不是。县尊,这位才是羌国枢密院来迎亲的使者,穆枢铭。”

啥?!

裴迎春本就不多的礼节性笑容,登时一僵。

他盯着走上来还礼的穆宁秋。

这不是……这不是那位热心快肠、又能在公主跟前说得上话的女官的……随从?

怎么摇身一变,就成羌国枢密院的贵臣了?

他那天和今日,不都和我一样,穿得像个越人么?

不,不止打扮得像,言行举止都像。

裴迎春不由侧头,瞪一眼县丞。

县丞面上那副老于应酬的官油子神色,刹那抹了个干净。

他惶然道:“呀,小的愚痴,愚痴至极!小的以为,武臣必是穿盔戴甲、大将军似的。小的没见过啥世面,贵人恕罪,千万恕罪。”

穆宁秋颔首,冲他笑笑,指指穆青:“方才本官的侍卫与你通报时,本官在后头检查骡车,未与你照面,你急急地就去坝上请裴知县,这是办事利索的性子,何错之有?不必告罪。”

穆宁秋说着,又去看裴迎春。

他估摸着,裴迎春此刻,心里跟羌国草原似的,不说万马奔腾,百八十头羊赶来赶去的动静,定是有的。

但穆宁秋不是来享受揭穿对方的快活的。

他向裴迎春和声道:“公主给樊川百姓的五十金,要在长安柜坊兑成铜钱。适逢年节,晚了两天,冯阁长正有急事要忙,就托本官送过来。”

穆宁秋提到冯啸,裴迎春越发尴尬,咧嘴道:“你原来不是冯阁长的……呃,在下那日,实在唐突了,竟将贵使当成……”

穆宁秋干脆截住他:“那不正说明,本官在裴知县眼里,无甚颐指气使的粗鄙作派。况且,冯阁长乃堂堂公主帐下的话事人,本官为她打打下手,荣幸之至。对了,那日你还说起,羌国怎么也不回个礼,本官一寻思,确实说得对。待回到金庆城,本官就上奏羌王,遴选骏马,赠予越国。羌越两国已是姻亲,越国的边境兵强马壮,更能与羌军联防燕军。”

裴迎春咂摸这位羌国重臣所言,口吻诚恳,话里的意思,还不仅给他裴知县台阶下,更站在了两国睦邻的道理上。

再审度自己向来的态度,裴迎春头一回感到,自己有些偏狭了。

一旦萌发心服口服的意味,膈应肯定淡去许多。

裴迎春再次深深作揖:“贵使既如此宽宏,下官就不再啰嗦自己的错处了。唯有一请,贵使与手下几位壮士,可否在小县歇上几日,尝尝小县的野味与薄酒。”

穆宁秋爽快道:“正有此意。不过现下,除了交接铜钱,本官倒另有一桩由冯阁长提醒的正事,关涉修水筑坝。”

接下来的两天,穆宁秋将在长安集市里收来的南方陈粮糯米,交给裴迎春,先由百姓磨成粉后,再加上羌人的青稞粉,用他与冯啸一路抽空试验出的配比,大锅煮到粘稠,拌到从樊川山里采来粉碎的料石里。

“裴知县你看,樊川山里的石料,虽大块的不易砌坝,但若砸成碎粒,很像羌国的一种土石,拌上粉浆捶打,只要工时足够,不比青砖垒砌的差。青稞价廉,糯米若用陈粮,也不贵,再掺水做浆的话,折算下来,少说也能比青砖节省三成吧?”

穆宁秋依据实际尝试的情形,与裴迎春算帐。

裴迎春大为动容。

他意识到,自己那日在长安饭馆里,除却厚着脸皮问公主化缘外,还无意提到的黄土吸水就塌、山石不易垒砌、烧砖花费太巨的难题,冯啸与眼前这位穆大使,也记在心里了。

这日收工后,他在县衙后院,请穆宁秋吃酒。

下酒菜是几碟猎户从山里打的野禽小兽,另有一盘本地家家户户都会做的春季美食:蒸滋卷。

馅料是韭菜鸡蛋和绿豆粉丝碎末,外头裹的,也不过是生面与烫面和在一起的皮子,但蒸熟后切开,趁热淋上香油蒜汁,与樊川的土法米酒同食,别有风味。

饶是穆宁秋这样吃惯了各种面食的人,也赞不绝口。

裴迎春其实不胜酒力,敬了几杯酒后,已现微醺之意。

见穆宁秋爱吃“蒸滋卷”,不再拘谨的裴迎春,笑言道:“那日在卖葫芦头的馆子外,下官见穆大使点菜的模样,就看出来了,你是懂吃食的。怪不得,冯阁长爱与你出去吃馆子。”

穆宁秋心道:你看得很对,下次不妨再看得深刻一些。

他正觉着裴迎春也算个妙人时,却听前头衙门争执之声传来。

县里差役要拦着什么人闯进来。

裴迎春酒醒了两分,刚站起来要去瞅瞅,院门已被一脚踹开。

“姓裴的,你口口声声爱民如子,凭啥管老子的地里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地是老子祖上传下来的,老子还有圣上发的手书,免我一辈子的田赋。老子偏不爱种粮食,偏爱种葡萄,怎么了?你在樊川捞几年政绩,就升去大州大府穿红袍子去,你少他娘的和尚训道士,管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