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长安太卜探诡录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神秘的暗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九章 神秘的暗语

“我们可以走了吗?”

李秋寒微微抬起头,看向那双头人。

他那张脸,在灯笼的映照下,却透着一种光怪陆离的怪异。

长眉如钩,双眸却透着邪魅,嘴角微微翘起的一抹笑意,反而弥漫着鬼魅一般的恐怖。

即便那双头人已经如此的恐怖瘆人,可看到他,却还是满是惊恐。

双头人非常惊恐,连连躬身拱手施礼,“当然可以,请走。”

说着,迅速的让出一条道来。

长孙长风和李月婵有些傻眼了,呆呆的看着李秋寒。

他们很清楚,这一首诗,更像是暗语,是足以让这个双头人恐惧的暗语。

李秋寒此时柔柔一笑,顺势拉着李月婵的手,看了一眼长孙长风,点点头,就向前而去。

李月婵背后跟着他,看着这个在前面为自己引路的男子,心中莫名的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愉悦。

一直等到终于离开了那双头人,长孙长风终于忍不住问道,“李秋寒,这,这这到底怎么回事?”

李秋寒放开了李月婵,柔柔一笑,“那个双头人叫守夜人,自打娘胎里出来,天生畸形,不仅丑陋,更长了两个头颅。守夜人在此守门,除了检查腰牌真伪,更会分辨来西城鬼市人的真实目的。只要他发现你动机不纯,就会审问。你回答不妥,他会立刻毫不犹豫的结果你的性命。昔日,这西城鬼市的通判曾让我给他驱鬼。后来,就给我这个暗语,说可以免除双头人的盘查。”

“真的假的?”李月婵一脸疑惑,“李秋寒,你一个小小的太卜署天文郎,虽然懂些驱邪捉鬼的本事。可是,怎么连西城鬼市的人都能来找你帮忙?难道,这鬼市里还没有比你更厉害的人?”

李秋寒柔声笑着,“鬼市再大,却更多的是旁门左道之术,害人者居多。但我则不同。小臣虽然从事捉鬼驱魔,可心中有浩然正气,诚如长孙参军一般。所以,他们放心找我,大概也是如此。”

长孙长风看了一眼李秋寒,没有说话。

他隐约觉得,这事情恐怕没李秋寒说的这么简单。

早前,他就听说过,这西城鬼市,自有一套运行的地下法则。

而只有鬼市的上层管理者,以及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诸如青莲宗宗主,武林盟主等人物,在鬼市可以不用腰牌,畅行无阻。

据说,他们本身也是这鬼市的地下规则的制定者。

而通过暗语,直接进入,就是这重要的规则之一。

规则,永远都是强者制定出来,服务自己,约束别人的。

今日,长孙长风算是彻底见识了。

通过守夜人,前面不远,就是一片茂密的丛林。

这林子里荆棘丛生,浓雾缭绕。

穿行而过的人,都佩戴上了腰牌分化而出的面衣。

进入到这丛林里,借着灯笼的光芒,李月婵惊恐的发现,丛林里可谓险象环生,到处都遍布着各种她从未见识过的毒虫。

诸如半个胳膊长的蜈蚣,发着荧光,翅膀上长了骷髅纹路的蛾子。

而且,周围更是时不时传来怪异的声音,有时候如同婴儿的啼哭,有时候又如女子的哀嚎。

她的神经紧绷着,身子一直微微的瑟缩着。

“别怕,有我在呢,没事。”

忽然,李秋寒走到她身边,顺势一览,将将李月婵揽入怀中,那宽大的长袖迅速遮掩住了她半个身子。

李月婵心头一颤,瞬间感觉到了一种安全感。

她抬眼看了看李秋寒,一种放松感和舒适感弥漫全身。

这一刻,她感觉是幸福的。

走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终于穿过了这一片密林。

此时,就在眼前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城楼。

城楼上,到处都挂着照射着血红色光芒的灯笼。

惨淡的血色灯光,在这暗夜里,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恐怖。

上面的匾额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横书四个字——西城鬼市。

下面的大门口,却是两个近乎九尺双头武士,各自穿着一身骷髅头纹饰的银白盔甲。

而在他们的身旁,各自卧着一只状如恶犬一般巨大的蟾蜍。

两个蟾蜍浑身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脓包,上面时不时流淌出暗黄色的液体。

长孙长风,李月婵看到这情景,不由的倒抽了一口凉气。

他们,这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恐怖的场面。

“这,这怎么感觉像是到了地府。”

李月婵紧紧攥着李秋寒的手,小声嘀咕道。

“别怕,西城鬼市,就是如此。”

李秋寒反手握着她,轻轻宽慰了一句。

穿行过这城门,三人就直接进入到了鬼市里面。

原来,这西城鬼市却是和长安城的西市结构是相同的,同样是九宫格的模式,有各个街道。

不过,在这里却是什么样的人物都有。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些长相独特之人。

诸如侏儒人,巨人,三只手,六条腿。

可以说,那些只能在史书上听说过的稀奇古怪之人,都仿佛汇聚到了这里。

而沿街商贩所卖之物,更是无比离奇。

有人卖毒药,有人卖丹药。

这都不算稀奇,随处可见的,则是有人贩卖人的残肢断臂,甚至一些五脏六腑等等之物。

李月婵若不是一直紧紧贴着李秋寒,恐怕早已经被眼前那些恐怖的景象,吓得要吐出来了。

“三位,要不要一盏人皮灯笼,可以帮你们畅行西城鬼市,免除巡察使的审查。”

这时,一个背着一篓子灯笼的驼背男子,晃了晃手中一盏亮着的灯笼,拦住了他们去路,笑吟吟的推销起来。

李月婵看着他手中的灯笼,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失声叫道,“你说什么,你这灯笼,是,是用人皮制作的?”

“对,上好的十五岁女子,剥皮而作。品相良好,灯光朦胧柔和,正如这豆蔻年华。”那驼背男子笑吟吟的推销着。

李月婵只觉得一阵反胃,她刚想叱骂这男子一句,却被李秋寒拉住。

“我们要一盏、”忽然,李秋寒看着他,邪魅的笑道,“不过,我们买可以,你要帮我们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