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阳光”与“藏地药香”在欧洲热销的捷报刚传到魔都,叶听晚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快递——来自xZ日喀则卓玛的包裹。
拆开时,一股清冽的柏香扑面而来,里面装着一个绣满八吉祥图案的藏布香包,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卓玛带着村里的妇女们,在新建的调香工坊前合影,每个人手里都举着“藏地安神香”的样品,笑容在高原阳光下格外灿烂。
照片背后是卓玛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真挚:“叶老师,工坊的蒸馏机好用得很,我们的香包卖到了LS的景区,上个月还给娃娃们添了新校服。”叶听晚将香包贴在鼻尖,柏香混着藏红花的暖意,让她想起在日喀则的日子,心里泛起一阵柔软。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沈询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看到桌上的照片,笑着说,“卓玛她们的工坊刚通过联盟的品质认证,下个月就能纳入欧洲百货的补货清单了。”
他将一份文件放在叶听晚面前,“还有个好消息,国家非遗保护中心联系我们,想把‘香约山海’项目纳入国家级非遗推广计划,还要给你颁发‘非遗香道传承使者’证书。”
叶听晚接过文件,指尖抚过“国家级非遗”几个字,忽然想起奶奶教她辨认香料的模样,想起穆仙凤笔记里的调香心得,眼眶微微发热:“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所有坚守香道传承的人的。”
非遗证书颁发仪式定在“团圆”香氛旗舰店举办,当天,店里挤满了人——有联盟的成员品牌负责人,有贵州、云南、xZ等地的农户代表,还有当年教叶听晚调香的皮埃尔先生。
仪式上,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亲自为叶听晚颁奖:“‘香约山海’项目不仅让非遗香道活了起来,更让它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力量,这正是非遗传承该有的样子。”
皮埃尔先生走上台,握着叶听晚的手,眼中满是骄傲:“当年你在里昂的调香课上,说要让东方香韵走向世界,现在你做到了,还做得更好。”
他从包里拿出一本陈旧的调香手册,“这是我老师的老师留下的,里面记着欧洲古老的合香技艺,现在送给你,希望东西方香道能在你手里,碰撞出更多火花。”
叶听晚接过手册,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忽然有了个主意。
她走到台前,拿起话筒:“今天,我想宣布一个决定——联盟将联合国家非遗保护中心,成立‘香道传承学院’,既教授中国传统香道技艺,也邀请世界各地的调香师来讲课,让香道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桥梁。”
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卓玛站起来,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喊道:“叶老师,我们能去学院学习吗?”
“当然能!”叶听晚笑着点头,“学院会为贫困地区的学员提供免费名额,还会在各地设立分校,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学调香。”
“香道传承学院”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季晴捐赠了钟氏旗下的一栋老洋房作为学院总部,沈询联系了国内外的调香大师担任讲师,农户代表们则主动提出,要带着当地的香料来学院做展示,让学员们亲身感受山海间的香气。
开学当天,学院里热闹非凡。一楼的展示区摆满了各地的特色香料——贵州的山苍子、xJ的薰衣草、青海的羌活,还有卓玛带来的藏地柏香。
团团穿着小版的学士服,拿着迷你香勺,给学员们讲解“弄堂旧梦”的配方,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叶听晚站在二楼的教室前,看着学员们认真研磨香料的模样,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林薇。
她穿着朴素的衣服,手里拿着笔记本,眼神里满是专注。
“你怎么来了?”叶听晚走过去,有些意外。
林薇放下手中的研钵,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出狱后,一直想弥补过错。听说学院招生,就报名了,想学好调香,以后去‘香约山海’的工坊教农户们,用自己的手艺做点有用的事。”
叶听晚看着她眼中的真诚,笑着点头:“欢迎你,学院的大门永远为愿意改过的人敞开。”
年底,“香道传承学院”举办了首届结业典礼,结业的学员中,有一半选择回到家乡的调香工坊,还有些学员成立了自己的香道工作室,将学到的技艺与当地文化结合,开发出更多特色香品。
林薇带着几名学员,去了甘肃临潭县的沙棘工坊,帮助农户们改良“沙棘阳光”的配方,还开发出沙棘护手霜、香薰蜡烛等衍生品,让沙棘的价值翻了三倍。
小梅特意发来视频,画面里,林薇正在教农户们制作护手霜,脸上满是踏实的笑容。
春节前夕,叶听晚带着团团、沈询,去港城看望老伯。“馥香斋”里挂满了各地的香品,从xZ的柏香香包到xJ的薰衣草精油,琳琅满目。
老伯笑着说:“现在来店里的顾客,不仅买香料,还会问‘香约山海’的故事,我就给他们讲你们在各地的经历,大家都夸你们做了件大好事。”
团圆饭桌上,团团举起杯子,奶声奶气地说:“祝妈妈的香道学院越办越好,祝所有的叔叔阿姨都能卖出好多香品!”
叶听晚看着身边的沈询,看着活泼的团团,看着老伯欣慰的笑容,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她想起那些在山海间奔波的日子,想起那些因香道而改变的人生,想起奶奶和穆仙凤对香道的坚守,心里满是温暖与坚定。
窗外,港城的烟花在夜空绽放,照亮了“馥香斋”的招牌,也照亮了中国香道传承的未来。
叶听晚知道,香道的脉络,早已在她的手中延续,在无数坚守者的手中延续,它将跨越山海,跨越国界,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