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追爱:笔尖撩动白月光 > 第956章 选定理想拍摄场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光还停在储罐的弧顶,钢笔在洛倾颜掌心轻轻一跳,像是被那扇刚打开的铁门吸了口气。她没动,只是将笔尖抵在指尖,淡粉水晶泛起微光——顾逸尘的情绪像被拨动的琴弦,不是惊喜,不是激动,而是一种近乎宿命的平静,仿佛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半生。

他蹲下身,手指抚过门边的密码盘,金属外壳上斑驳的刻痕映着应急灯的光。洛倾颜也蹲下来,钢笔轻轻一转,回溯启动。泛黄的画面浮现:1998年冬夜,穿校服的少年在管道深处拼接电路,手边的笔记本摊开着,一页草图与眼前密码盘的结构惊人一致。她屏住呼吸,笔尖微颤,水晶中浮现出那页图纸右下角的细节——两行摩斯密码,拼出“LYq + GYc”的缩写,围成一个歪歪扭扭的心形。

“你小时候……就画过这个?”她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时间本身。

顾逸尘没回头,只是指尖在密码盘上一顿:“那时候,我以为这只是个梦。”

他输入了一串数字。六位,干脆利落。钢笔水晶突然亮了一瞬,与门内深处那点蓝光同步闪烁。随着“咔嗒”一声,铁门缓缓向内滑开,一股混着机油与陈年铁锈的冷风扑面而来。

场务正要上前照明,顾逸尘抬手拦住:“等等。”他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只老式手电,拧亮。光束切进黑暗,照出一条狭窄的通道,两侧是锈蚀的管道与布满灰尘的控制面板。尽头,一台半人高的设备静静立着,外壳上贴着褪色的标签:“记忆载体原型机 - 实验编号07”。

洛倾颜的钢笔自动悬浮半寸,水晶光芒流转,开始同步扫描。回溯画面再次浮现——十二岁的顾逸尘蹲在这台机器前,手里握着一块发着微光的晶体,正小心翼翼地嵌入底座。镜头拉近,底座刻痕清晰可见:依旧是那两行摩斯密码,心形比图纸上更完整。

“原来……你早就造出来了。”她低声道。

“造出来了,也弄丢了。”顾逸尘走近机器,指尖轻触外壳,“那年冬天,厂里清理废弃设备,它被当成废铁运走。我追了三公里,只捡回一块晶体碎片。”

洛倾颜没说话,只是将钢笔轻轻按在机器侧面。水晶光芒渗入金属,回溯深入——画面跳转到2008年,光学厂关闭前夜,一名工人正将机器拆解,突然,他从底座夹层抽出一份文件,塞进工作服口袋。镜头模糊一瞬,再清晰时,那人背影已消失在夜色中。

她猛地抬头:“有人拿走了核心资料。”

顾逸尘点头,神色平静:“后来我在父亲的旧档案里见过那份文件的复印件,标题是《记忆编码与情感共振的可行性研究》。署名,是我母亲。”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洛倾颜的钢笔微微震颤,水晶光芒忽明忽暗,像是在回应某种深层共鸣。她忽然明白,这不只是顾逸尘的童年记忆,更是整个系列作品的灵魂源头——那些关于记忆置换、情感回溯的设定,从来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这间尘封的实验室里,一寸寸生长出来的。

“通知技术组,”顾逸尘转身,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明天一早,全面检测这台原型机的电路与存储模块。另外,联系档案馆,调取1995年至2008年所有与‘光学记忆项目’相关的保密文件。”

洛倾颜点头,钢笔在空中划出一道微光,自动将回溯数据加密上传。她正要收笔,水晶却突然剧烈闪烁——回溯画面再次跳出,这次是1992年,母亲抱着年幼的顾逸尘站在厂门口,身后是刚建成的储罐群。母亲低头对他说话,嘴唇开合,声音早已湮灭,但钢笔的共鸣功能自动还原了文字:“等你长大,会有一个女孩,和你一起完成这个梦。”

她怔住,笔尖微微发烫。

“怎么了?”顾逸尘察觉她的异样。

“没什么。”她笑了笑,将钢笔收回口袋,“只是觉得,我们来得刚刚好。”

次日清晨,管委会会议室。合同摊在桌上,钢印还未落下。仓库主任盯着顾逸尘的3d模型,眉头紧锁:“内部拍摄可以,但你们要进中央储罐,得过消防那关。”

“已经沟通了。”顾逸尘打开平板,“磁吸轨道系统采用冷光源,所有设备通过外部供电,不动明火,不接内部电路。”

主任摇头:“规定就是规定,储罐内部动火作业,必须提交历史安全记录。”

洛倾颜轻轻转开笔帽,水晶微光一闪,回溯启动。她将钢笔抵在会议桌边缘,泛黄的画面浮现——1995年消防演习记录,储罐群在模拟爆炸测试中,内部压力骤升,但结构完整,防火涂层有效阻隔热传导。

“1995年,他们用真火测试过。”她将画面投在墙上,“当时的涂料配方,和我们现在需要的哑光质感完全一致。”

主任愣住,翻看资料,终于点头:“行,我签字。”

钢印落下的瞬间,晨光从窗外斜射进来,刚好落在合同“拍摄场地”一栏。洛倾颜的钢笔突然震动,水晶映出一段新画面——1979年,档案馆监控室,一名工人正将一卷录像带放入柜中,标签上写着:“光学厂质检流程 - 1972年镜片抛光记录”。

她立刻联系档案馆。馆长起初拒绝:“1980年后的影像不能外借。”

顾逸尘将设计图展开:“‘记忆循环系统’的机械臂运动轨迹,和1972年的质检流程完全重合。参数可以直接导入cG模型。”

馆长盯着对比图,终于松口:“给你们三天调阅权限,但不能复制。”

洛倾颜点头,钢笔轻触档案柜门把手,回溯启动——画面中,那卷录像带被取出,放入一台老式播放机。画面跳动,显像管电视雪花闪烁,突然,一名工人的安全帽编号清晰一闪:LYq-07。

她呼吸一滞。

那是她的名字缩写。

顾逸尘也看到了,他转头看她,眼神深得像沉进了时间本身。

“这不是巧合。”他说。

“不是。”她握紧钢笔,“是回响。”

当最后一份许可文件盖上公章,夕阳正穿过储罐顶部的观察窗。光束中,灰尘缓缓浮动。顾逸尘忽然伸手,握住洛倾颜的手。钢笔在他们交叠的掌心微微发亮,水晶与原型机深处的蓝光,频率完全同步。

“你记得吗?”他轻声说,“上次这样看光尘,是在我十二岁的实验室。”

洛倾颜还没回答,场务突然跑进来:“顾总,结构团队在二号罐底部发现一条隐藏通道,通向这台机器的主供能线路!”

顾逸尘站起身,洛倾颜紧随其后。通道深处,应急灯照亮了一排老式电缆,尽头是一个半开的金属箱。她将钢笔伸入箱内,水晶光芒渗入线路,回溯自动启动——画面中,1998年的少年正将一根数据线接入机器,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情感共鸣测试启动,目标:未命名。”

钢笔突然剧烈震动,洛倾颜看清屏幕角落的倒计时:00:00:07。

顾逸尘的手按在她肩上。

“它还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