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七指哥 > 第156章 不灭星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慌忙用手去擦,生怕弄坏了女儿的“珍宝”,却越擦越多。

他紧紧攥着画本,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喉咙里堵得发不出任何声音。

巨大的心痛和汹涌的爱意交织着,几乎将他淹没。

原来他错过的,不是那些家长会、那些成绩单,而是女儿用整个心灵为他记录的、点点滴滴的“看见”和“加油”。

王老师的话如同警钟,再次在他耳边轰鸣:“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太阳,但每一颗星星,都值得被看见!”

而他,差点亲手熄灭了属于他的这颗星星的光芒。

第二天,项目汇报会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深色的长条桌光可鉴人,映照着天花板上冰冷的格栅灯。

巨大的投影屏幕亮着,正停留在郑超精心准备的那份ppt的封面页,色彩鲜明,标题醒目,无声地彰显着专业与分量。

集团总部几位面容严肃的高管坐在对面,目光锐利,带着审视的意味。

空气似乎凝固了,只有空调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

项目组长正介绍着前期的市场调研数据,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郑超坐在长桌一侧,面前摊开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和项目资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本该全神贯注,随时准备接棒阐述自己负责的核心方案部分。

然而,此刻他的心神却全然不在眼前的会议进程上。

他西装内袋里,紧贴着心脏的位置,放着那张写着“我爱爸爸”的纸条。

而他的公文包里,暖暖那本沉甸甸的画本,像一个拥有生命的热源,散发着无声却灼热的温度,熨烫着他的神经。

画本里那无数个“爸爸加油”,女儿眼中的无数个微小却珍贵的瞬间,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里旋转、放大。

王老师那穿透人心的声音,在耳畔反复回响:“……孩子不是做题的机器!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进步,他们身上那些宝贵的闪光点……难道就不值得看见,不值得珍惜吗?”

组长发言结束,目光投向郑超,示意他继续汇报核心方案部分。

所有人的视线也随之聚焦过来。那一刻,郑超清晰地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搏动,咚咚作响,几乎要撞碎肋骨。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手心一片湿滑的冷汗。

他深吸一口气,这口气仿佛吸尽了肺腑深处所有的勇气和决绝。

他缓缓站起身,动作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

他没有走向连接投影仪的电脑,也没有拿起激光笔。

在众人疑惑、不解,甚至略带审视的目光中,他弯下腰,从自己脚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了那本边缘微微卷起、封面画着太阳和火柴人的硬壳画本。

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手中那个与商务环境格格不入的、充满童稚气息的物件上。

郑超能清晰地感觉到几道高管目光中的愕然和不悦,仿佛在看一个不合时宜的闯入者打乱了庄重的仪式。

“各位领导,”郑超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却异常清晰,穿透了凝固的空气。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画本,封面上那个大大的太阳和“爸爸和我”的字迹,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在开始我的方案汇报之前,请允许我占用大家几分钟时间,分享我此行最重要的发现。这并非项目资料,而是我女儿郑暖暖,悄悄塞进我行李箱里的画本。”

他无视了那些惊愕、困惑,甚至略带嘲讽的眼神,手指坚定地翻开画本的第一页。

那幅“找四叶草”的蜡笔画和旁边工整的“爸爸加油”展露出来。

“我的女儿暖暖,今年十岁。她或许不是成绩单上最耀眼的那个名字,不是光荣榜上的常客。”

他翻到下一页,是“爸爸做的饭最好吃”。“但在这个小小的本子里,她用她的眼睛,她的心,记录下我这个父亲在她生命里的模样。”

他又翻过一页,是“爸爸讲故事,我睡着啦”。

“每一页,每一个笨拙的画面旁边,她都写着——‘爸爸加油’。”

郑超的声音开始微微发颤,他努力控制着,目光扫过在座每一张或迷惑或若有所思的脸。

“就在昨天,在她学校的家长会上,我才第一次真正‘看见’她写的字,工整得让我惊讶,也让我羞愧。”

“我才第一次知道,她把我那些匆忙敷衍的陪伴,都当成了珍宝,藏在课桌最深的角落,藏在这个画本里。”

他翻到那页画着深夜加班火柴人的图画,“她看见我的辛苦,她用她的方式为我加油。而我,却差点只看见试卷上的分数,差点只看见那些冰冷的业绩指标!”

他停顿了一下,胸腔剧烈起伏,仿佛要汲取更多的氧气来支撑接下来的话语。

他的目光变得异常明亮,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坦诚。“王老师说得对,孩子的价值,难道仅仅由几张试卷的分数来定义吗?我们做项目的价值,难道仅仅由最终的报告和利润来定义吗?我们追逐着那些被量化的‘结果’,却常常忘了去‘看见’过程中最真实、最宝贵的东西——那些倾注的心血,那些无声的支持,那些像萤火虫一样微小却足以照亮黑夜的光芒!”

郑超的目光落在画本最后一页。那并非一幅画,而是女儿暖暖用最大的力气,写满整页纸的四个大字——“爸爸加油”!

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带着孩子全部的信念。

他轻轻抚摸着那熟悉的字迹,声音低沉下去,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我的女儿,用她藏在课桌里的‘我爱爸爸’,用她塞在行李箱里的‘爸爸加油’。

教会了我一件事:爱是‘看见’。看见对方的付出,看见对方的不易,看见对方那颗或许笨拙、却无比真挚的心。”

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会议室里所有复杂的视线,不再有丝毫躲闪。

“我的方案,我精心准备了很久,就在我的电脑里。它逻辑清晰,数据详实,论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