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前哨站的核心区域,巨大的合金结构在幽暗的应急灯光下投下森冷的阴影,如同蛰伏巨兽的骨骼。
能量导管低沉的嗡鸣是唯一的背景音,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和金属冷却剂的冰冷气息。此刻,这片空旷的钢铁空间,却成了三个十岁少年解析宇宙终极谜题的禁忌祭坛。
龙化民盘膝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双眼紧闭。他鼻梁上那副流淌着数据洪流的单片眼镜被暂时摘下,搁在身旁。
没有了镜片的遮挡,那张还带着稚气的脸上,却透出一种近乎非人的专注与疲惫。细密的汗珠布满了他的额头和鼻尖,呼吸悠长而微弱,仿佛所有的生命力都被抽空,投入了某个无形的战场。他在进行纯粹的、高强度的脑内推演。
龙残夜背靠着一根粗粝的合金柱,双臂环抱,冷峻的面容在阴影中显得更加棱角分明。他微垂着眼帘,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遮住了那双淬炼寒星般的眸子。
他并非在休息,而是在脑海中反复检索着那些破碎的、带着血腥味的禁忌知识碎片,试图将它们与龙化民正在推演的内容进行映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内藏的锋利合金卡片,仿佛那是他思维的锚点。
龙葬魂则显得格外焦躁。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在两人划定的“思考区”外来回踱步。沉重的军靴踏在合金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打破了这片死寂空间里唯一的“宁静”。
古铜色的脸上眉头紧锁,写满了无法理解、无法参与的憋闷和一丝被排斥的委屈。他时不时停下脚步,看看闭目沉思的龙化民,又看看沉默如冰的龙残夜,张了张嘴,最终又颓然地闭上,只能狠狠一拳砸在旁边的合金墙壁上,发出“哐”的一声巨响,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
这巨大的噪音让龙化民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龙残夜则连眼皮都没抬。
时间在压抑的沉默和龙葬魂制造的噪音中流逝。终于,龙化民长长地、极其缓慢地吐出一口浊气,如同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凶险的跋涉。
他缓缓睁开眼,细长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瞳孔深处却燃烧着一种极度疲惫却又极度亢奋的奇异光芒。他重新戴上单片眼镜,镜片上瞬间瀑布般刷过海量的验证信息和逻辑链。
“第一关……量子纠缠态的自我博弈……”龙化民的声音嘶哑得厉害,带着脑力严重透支后的虚弱感,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异常,如同冰珠坠地。
他抬起微微颤抖的手指,在面前的虚空中快速点划。幽蓝色的数据流如同拥有生命的藤蔓,迅速编织、构建出一个极其复杂的立体模型。
模型的核心,是无数个闪烁着微光、彼此纠缠、形态不断变幻的“人形”虚影,每一个虚影都代表着一个可能的人格意识。它们身处一个由无数层透明薄膜隔开的、不断折叠扭曲的“空间”之中。
大部分虚影都在疯狂移动,试图与其他空间的“自己”建立联系、传递信息、协同合作,突破薄膜的阻隔。
“看这里,”龙化民指尖一点,模型局部放大,清晰地显示出一条看似最直接、最“合理”的路径:几个虚影在各自的空间内找到了关键的“节点”,同时发力,试图撕开薄膜的连接点。
“99%的考生,包括初期近乎完美的模拟人格,都死在这条路上。”模型瞬间模拟出灾难性后果:当几个节点被同时触动,空间薄膜并未如预期般打开通道,反而引发了恐怖的连锁“坍缩”!
无形的空间褶皱如同狂暴的巨浪般席卷,瞬间将那些试图合作的虚影连同其所在的空间碎片,一起绞碎、湮灭!模型区域化作一片代表“死亡”和“错误”的刺目猩红。
“终点……是量子纠缠的陷阱。”龙化民的声音冰冷,“协作,同步,在这种层级的空间规则下,恰恰是触发毁灭的钥匙。它要求的是……绝对的‘静’与‘疑’。”
模型视角切换,聚焦在一个几乎被忽略的角落:一个虚影在最初的混乱后,完全停止了所有行动。它不再试图联系外界,不再寻找节点,甚至不再移动。它只是“站”在那里,如同雕塑。它的“目光”不再投向外界扭曲的空间,而是……投向了自己的“内部”。
“怀疑自我,质疑存在本身。”龙化民的语气带着一丝后怕,仿佛亲身经历了那种虚无的侵蚀,“在绝对的孤立和持续的‘死亡’轮回中,抛弃所有对外在的认知和依赖,向内求索。当它彻底怀疑‘我’是谁、‘我’是否真的存在于此地时……”
模型中的那个静止虚影,其内部核心骤然亮起一点微弱却无比纯粹的幽蓝光芒。就在这一刻,它周围那看似坚不可摧、隔绝一切的空间薄膜,如同阳光下的肥皂泡般,无声无息地……消融了。
没有通道,没有跨越,它只是……不再被那层薄膜所定义、所束缚。它“存在”的状态,直接导致了“隔绝”的失效。
“量子态叠加下的‘观察者效应’……当观察者自身的存在都成为疑问,被观察的‘空间壁垒’自然坍缩。”
龙化民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复杂地扫了一眼龙残夜,“残夜,你最后关头……也是靠着本能里那点‘禁忌’带来的直觉,才强行刹住车,转向了‘静’吧?”
龙残夜没有回答,只是环抱的手臂收紧了些,指尖的合金卡片边缘几乎要割破他的皮肤。默认,就是最好的回答。那一步的生死抉择,至今想起,脊背依然发凉。
“靠!”龙葬魂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爆了粗口,“这……这他娘的是人想出来的?不动……等死……反而能活?”他巨大的脑容量完全无法理解这种悖论。
“其实等死也是死,必须是两种共同进行!不过区别在于静的是身体,动的是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