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带着基地闯三国 > 第260章 中平三年腊月送礼(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0章 中平三年腊月送礼(二)

“说!是谁派你们来的?” 黄忠踩在壮汉的背上,短戟抵着他的脖颈,目光凌厉如刀。

壮汉疼得满头大汗,声音颤抖道:“是…… 是右北平郡的都尉,他说玄菟郡的岁贡里有宝贝,让我们劫了之后分他一半……”

徐庶此时也爬上了峭壁,听到壮汉的话后,眉头皱得更紧了。右北平郡都尉与玄菟郡素有嫌隙,去年还曾因边界土地纠纷与玄菟郡兵戎相见,此次竟然敢勾结盗匪劫掠岁贡,显然是有恃无恐。

“看来洛阳的混乱已经影响到各州郡了。” 徐庶蹲下身,盯着壮汉的眼睛道,“若我们放了你,你敢不敢去洛阳告发右北平都尉?”

壮汉连忙点头:“敢!敢!只要大人放了我,我这就去洛阳告他!”

黄忠刚想说话,却被徐庶抬手制止。徐庶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写了一封举报信,盖上自己的私印,递给壮汉道:“拿着这封信去洛阳司隶校尉府,若你敢耍花样,无论你逃到哪里,我们都能找到你。”

壮汉接过信,如获大赦,连滚带爬地跑了。黄忠不解地看着徐庶道:“元直为何放了他?这种盗匪怎会可信?”

徐庶站起身,望着远处的天空道:“右北平都尉敢如此胆大妄为,背后定然有人撑腰,我们若杀了这盗匪,反而坐实了我们与盗匪私斗的罪名。让他去洛阳告发,既能给右北平都尉添些麻烦,也能试探一下洛阳朝堂对地方官吏的态度,一举两得。”

黄忠恍然大悟,不禁对徐庶的智谋暗自佩服。两人带着郡兵们清理了峭壁上的盗匪尸体,继续护送马车前行。

腊月十二,队伍行至涿郡境内。涿郡乃冀州重镇,城内商铺林立,行人往来如梭,比起边陲的玄菟郡,多了几分繁华。徐庶决定在此停留一日,一是让郡兵们休整,二是补充些路上所需的粮草。

他们将马车停在城外的驿站,徐庶与黄忠则带着两名郡兵进城采购。涿郡的主街上车水马龙,街边的商铺挂着各式各样的幌子,有卖绸缎的、卖茶叶的、卖点心的,还有不少卖兵器的店铺,门口摆着的刀枪剑戟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看来涿郡的军备还算充足。” 黄忠指着一家兵器铺道,“只是不知这些兵器是给郡兵用的,还是给那些豪强私兵准备的。”

徐庶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兵器铺里走出几个身着劲装的壮汉,腰间都佩着兵器,神色倨傲,显然是当地豪强的手下。他轻声道:“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纷纷招募私兵自保,如今不少州郡的豪强势力已远超官府,涿郡想必也不例外。”

正说着,街角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群官兵簇拥着一个身着锦袍的官员走了过来,官员身后跟着几个家奴,正拿着鞭子抽打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大胆刁民,竟敢挡太守大人的路,不想活了吗?” 一个家奴一边抽打小贩,一边骂道。

小贩抱着头蹲在地上,糖葫芦散落一地,被官兵们踩得稀烂。周围的百姓虽然满脸愤怒,却没人敢上前劝阻。徐庶看到这一幕,眉头紧锁,刚想上前,却被黄忠拉住了。

“元直,不可冲动。” 黄忠低声道,“这是涿郡太守,我们如今身在他的地盘,若与他起冲突,恐难脱身。”

徐庶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忍住了。他看着太守一行人嚣张地离去,心中对洛阳朝廷的失望又多了几分。连涿郡这样的重镇太守都如此欺压百姓,可见天下官吏早已腐朽不堪,玄菟郡的困境,恐怕真的难以传到陛下耳中。

当天傍晚,徐庶与黄忠回到驿站,却发现驿站门口多了几个陌生的官兵。为首的是个身材微胖的校尉,见到他们回来,连忙上前拱手道:“可是玄菟郡前往洛阳进献岁贡的使者?在下乃涿郡郡尉麾下校尉李三,奉太守大人之命,前来护送各位前往洛阳。”

徐庶心中一动,他看了黄忠一眼,随即拱手回礼道:“多谢太守大人美意,只是我等已有护卫,不敢劳烦校尉大人。”

李三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堆起笑容道:“使者大人客气了,如今沿途盗匪猖獗,太守大人也是担心各位的安全。再说,玄菟郡的岁贡关乎朝廷大事,我等理应护送。”

黄忠握着腰间短戟的手紧了紧,他能感觉到这些官兵的目光一直盯着马车上的贡品,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徐庶心中也清楚,这涿郡太守恐怕是想趁机沾些好处,若不答应,他们恐怕难以顺利离开涿郡。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校尉大人了。” 徐庶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知道,此时不宜与涿郡太守撕破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李三见徐庶答应,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连忙指挥着手下的官兵围在马车周围。徐庶与黄忠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途,恐怕会更加凶险。

第三章 洛阳城深探帝心

中平三年腊月廿三,岁贡队伍终于抵达洛阳城外的函谷关。函谷关地势险要,城门上方 “函谷关” 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城墙上的守军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戟,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过往的行人车马。李三骑着马走在最前面,拿出涿郡太守开具的文书递给守军将领,将领仔细核对后,又看了看马车上的贡品,才挥手示意放行。

穿过函谷关,洛阳城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远远望去,洛阳城的城墙高达三丈,全部用青砖砌成,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座敌楼,楼顶飘扬着绣有 “汉” 字的旗帜。城内的宫殿楼宇鳞次栉比,最高的是皇宫中的德阳殿,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彰显着大汉王朝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