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 张让拿起紫貂皮,用手轻轻抚摸着,感受着皮毛的柔软顺滑,不由得赞叹道,“这般好的紫貂皮,本大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还有这珍珠手串,颗颗圆润饱满,光泽莹润,杨帆果然是个识时务的人。”
徐庶见状,连忙说道:“大人谬赞了,这些不过是玄菟郡的一点薄礼,能入大人的眼,是我等的荣幸。杨郡守常说,大人在朝中为陛下分忧,劳苦功高,我等心中一直十分敬佩,此次特意让我等前来,一是为了向大人献上薄礼,二是希望能有机会通过大人的引荐,面见陛下,向陛下禀报玄菟郡的近况。”
张让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他将紫貂皮递给身旁的侍女,又拿起珍珠手串戴在手上,仔细端详了一番,才说道:“杨帆的心意,本大人明白了。陛下近来龙体欠安,确实需要有人向他禀报地方的情况,让他宽心。这样吧,明日一早,你们随本大人一同入宫,本大人为你们引荐。”
徐庶和黄忠心中一喜,连忙躬身道谢:“多谢大人成全,我等感激不尽!”
离开张让府第时,天色已近正午。徐庶与黄忠并肩走在洛阳城的街道上,两人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神色 —— 面见皇帝的关键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没想到张让大人竟然这么好说话。” 黄忠忍不住说道,“我还以为,咱们至少要多跑几趟才能说动他。”
徐庶微微一笑,说道:“汉升有所不知,张让虽权势滔天,却极为贪财。咱们送上的礼物,皆是罕见的珍宝,他自然愿意帮咱们这个忙。只是明日入宫面见陛下,咱们还需多加小心,陛下龙体欠安,脾气或许会比往常古怪些,说话行事都要谨慎。”
黄忠点头应道:“元直放心,我明白分寸。”
次日清晨,徐庶和黄忠早早便来到张让府第外等候。辰时初刻,张让身着华丽的官服,乘坐着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从府中驶出,他看到徐庶和黄忠,便示意两人上了随行的马车,一同前往皇宫。
皇宫位于洛阳城的正中心,远远望去,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宫墙高达数丈,门口守卫的禁军身着亮甲,手持长矛,神色肃穆,透着一股威严与庄重。马车驶入皇宫大门后,又沿着长长的宫道行驶了近半个时辰,才来到一座宏伟的宫殿前 —— 这里,便是皇帝刘宏处理朝政的太极殿。
“你们在此等候,本大人先去禀报陛下。” 张让下车后,对徐庶和黄忠说道,随后便带着几名随从走进了太极殿。
徐庶和黄忠站在殿外,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紧张。他们能听到殿内隐约传来的丝竹之声,还有太监们尖细的说话声,只是不知,皇帝刘宏此刻的状态如何。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殿内传来一名太监尖细的声音:“陛下有旨,宣玄菟郡使者徐庶、黄忠进殿!”
徐庶和黄忠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太极殿。
一进入殿内,两人便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药味扑面而来,与殿内奢华的装饰显得格格不入。太极殿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龙椅,龙椅上坐着一位面色苍白的男子,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龙袍上的金线刺绣在灯光下闪烁着光泽,只是那男子的面容却显得十分憔悴,眼眶深陷,嘴唇毫无血色,正是当今皇帝刘宏。刘宏的身旁,站着几名太监,正小心翼翼地为他擦拭着额头的汗珠,还有一名太医模样的人,正捧着一个药碗,低声劝说着什么。
“臣徐庶、黄忠,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庶和黄忠连忙跪倒在地,恭敬地行礼。
刘宏缓缓抬起眼皮,目光落在两人身上,声音虚弱无力,带着几分沙哑:“平…… 平身吧。你…… 你们就是玄菟郡…… 杨帆派来的使者?”
“回陛下的话,正是臣等。” 徐庶起身,躬身说道,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刘宏的面容,心中不由得一沉 —— 陛下的气色,比他想象中还要差,说话时甚至有些喘不过气,看来龙体确实极为虚弱。
刘宏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殿外,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张让连忙上前一步,笑着说道:“陛下,玄菟郡的使者此次前来,不仅为陛下带来了许多珍贵的礼物,还特意从玄菟郡带来了百年人参和鹿茸,说是能为陛下补养身体。”
刘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微光,他摆了摆手,示意太监将礼物呈上来。很快,士兵们便将那些精心包装的礼物抬进了殿内,当看到那株粗壮的百年人参和一对硕大的鹿茸时,刘宏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慰的神色。
“杨帆…… 有心了。” 刘宏的声音依旧虚弱,他抬手想要抚摸人参,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身旁的太监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人参递到他的手中。刘宏握住人参,感受着人参的重量,嘴角微微上扬,“玄菟郡…… 地处偏远,能有这般…… 宝贝,实属难得。杨帆在玄菟郡…… 治理得如何?百姓们…… 生活还好吗?”
徐庶连忙说道:“回陛下的话,杨郡守在玄菟郡为官三年,始终以百姓为重。他上任之初,玄菟郡因常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杨郡守便亲自带领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还减免了百姓的赋税,如今玄菟郡的百姓已能安居乐业,粮食也足够自给自足。此次臣等带来的礼物,皆是玄菟郡百姓自愿贡献出来的,百姓们都说,能为陛下尽一份心意,是他们的荣幸。”
刘宏听着,脸上的笑容越发明显,他轻轻咳嗽了几声,说道:“好…… 好…… 杨帆是个…… 好官。朕…… 朕知道了。你们…… 回去告诉杨帆,让他…… 继续好好治理玄菟郡,朕…… 会记着他的功劳。”
“臣等遵旨!” 徐庶和黄忠再次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