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陈素庵曰:四柱取格为真,固宜审酌。十干遇合而化,尤贵推寻。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流湿,丁壬合而化木成林,并戊癸合而化火,皆阴阳而同心。
译文:
陈素庵说:确定四柱的格局真伪,固然需要仔细斟酌。
十天干相遇而化合的情况,更需要深入探究。
甲己相合化为土,乙庚相合化为金,丙辛相合化为水,丁壬相合化为木,戊癸相合化为火,这都是阴阳二气同心交感的结果。
注解:
1. 核心原则:提出\"阴阳同心\"为合化本质
2. 化气分类:系统列举五组天干合化
3. 学术定位:强调合化理论在命理学中的重要性
原文:
甲遇两己、己遇两甲兮,凡二则争而非化。甲畏庚克、己畏乙克兮,但遇一则妒而相侵。有丁有壬双露,则其局必败。或丁或壬单见,则为害不深。
译文:
但如果甲遇到两个己,或己遇到两个甲,就会因争合而无法成化。
甲畏惧庚金克制,己畏惧乙木克制,若四柱中出现其中一种克制关系,就会产生妒合相争的现象。
若丁壬两干同时透出天干,那么化局必然失败;若只有丁或壬单独出现,则危害不大。
注解:
1. 争合现象:两干争合一干导致合化失败
2. 妒合机制:克合关系引发五行冲突
3. 丁壬特例:双透必败,单透无害的特殊规则
原文:
总之,克我我生之木金,忌其相见。生我我克之水火,喜其加临。若辨化局之假真,全察地支之情势,先观月气,乃化。神根本之乡,更重时支,必化。神生旺之地,时趋绝处,化必不成。
译文:
总的来说,对于克我者和我生者(如木金),要避免它们同时出现;对于生我者和我克者(如水火),则欢迎它们到来。
判断化局的真假,需全面考察地支的配合情况:首先看月令之气是否为化神的根基,其次看时支是否为化神的生旺之地。
若时支处于化神的绝地,化局必定不成。
注解:
1. 五行生克原则:确立化局的喜忌标准
2. 地支考察要点:
月令为化神本气
时支需生旺
忌化神死绝
3. 逻辑递进:先观月气,再查时支
原文:
月属他神,化尤难冀。年支稍远,亦须与化无乖。日支较亲,更求与化有济。至行运有吉凶,同原柱之则例。遇助化之物,则气势加隆。值破化之神,则程途不利。
译文:
若月令属于其他五行,化局也难以成功。
年支虽距离较远,也需与化神不冲突;日支与日主关系密切,更要对化局有帮助。
行运的吉凶判断,与原局规则相同:遇到助化之物则气势增强,遇到破化之神则运程不利。
注解:
1. 地支配合要求:
月令需为化神本气
年支不得冲突
日支必须助力
2. 行运规则:
助化则吉
破化则凶
3. 动态平衡:强调原局与行运的一致性
原文:
化神一路如意,通显无疑。化神一字还原,灾厄立至。然而局多变化,即假格兮,得运亦可成真。理实圆通,虽克神兮,合宜亦非深忌。至于取必辰字,谓龙飞方是化神。则凡遭遇寅支,彼虎变宁无化意。况五行各异爱憎,且一库有何情致。若此荒唐,亟宜废置。
译文:
若化神一路顺遂,必然显贵;若化神被破坏还原,灾祸立至。
但命局变化多端,即使是假格,若行运帮扶也能成真;命理本就圆通,即使有克制之神,若配合得当也不必深忌。
至于必须取辰字为化神(所谓\"龙飞方是化神\"),但若遇到寅支,难道就没有化神之意吗?
况且五行各有喜好憎恶,仅凭一个墓库又有何特殊意义?
这种荒谬的说法,应尽快摒弃。
注解:
1. 化局成败关键:
化神顺逆决定吉凶
假格行运可成真
2. 批判机械论:
反对\"逢辰则化\"的片面观点
强调五行生克的复杂性
3. 学术立场:主张辩证看待传统理论
原文:
按:十干遇合而化,尤贵推详。观此尤字,可见论命首重化局,次论其他。至甲遇两己、己遇两甲,有丁有壬,或丁或壬云云,可不拘忌。观其若辨化局之假真,全察地支之情势。即假格兮,得运亦可成真。虽克神兮,合宜亦非深忌云云。即可了然矣。
译文:
按语:十天干相遇而化合的情况,尤其需要详细推究。
从文中\"尤\"字可以看出,论命应首先重视化局,其次再论其他格局。
至于甲遇两己、己遇两甲,或丁壬双透、单透等情况,不必过于拘泥禁忌。
文中强调判断化局真假全在地支配合,假格得运可成真,克神合宜不深忌等观点,已将化局本质揭示清楚。
注解:
1. 方法论定位:\"尤\"字确立化局的首要地位
2. 学术突破:提出假格行运可成真的动态理论
3. 实践指导:强调地支配合的关键作用
原文:
至书有逢龙则化之说,乃指甲己遁戊辰,故化土。乙庚遁庚辰,故化金。丙辛遁壬辰,故化水。丁壬遁甲辰,故化木。戊癸遁丙辰,故化火。世俗不明此理,误谓四柱有辰字,乃作化局论。无辰字,不作化局论。此皆不善读古书者,故素庵先生辞而辟之。
译文:
至于“逢龙则化”的说法,本指甲己合化土需遁得戊辰时,乙庚合化金需遁得庚辰时,丙辛合化水需遁得壬辰时,丁壬合化木需遁得甲辰时,戊癸合化火需遁得丙辰时。
世俗之人不明此理,错误地认为四柱中有辰字即可成化局,无辰字则不能化。
这都是不善读古书的表现,因此素庵先生特别加以驳斥。
注解:
1. 合化本质:需结合五鼠遁法确定化神
2. 批判误区:机械套用\"辰字\"的错误观念
3. 学术贡献:澄清古籍中\"逢龙则化\"的真实含义
原文:
又曰:凡看命,先看有无合化,若日干或与月干相合,或与时干相合,化作他神,则生克俱变矣。化木以木论生克,化火以火论生克。
译文:
又说:凡是看命,首先要看是否有合化现象。
若日干与月干或时干相合化为其他五行,那么生克关系就会完全改变。
例如化木则以木论生克,化火则以火论生克。
注解:
1. 方法论原则:合化优先于普通生克
2. 理论创新:提出化气五行独立生克体系
3. 实践意义:改变传统命理分析的逻辑顺序
原文:
虽己合甲仍是土,庚合乙仍是金。然单己之土,丁壬两见,自以印财论。合甲之土,丁壬两见,即以木论矣。独庚之金,戊癸两见,自以印伤论。合乙之庚,戊癸两见,即以火论矣。
译文:
虽然己合甲本质仍是土,庚合乙本质仍是金,但单独出现的己土遇到丁壬,仍以印财论;而合甲后的己土遇到丁壬,则需以木论。
同理,单独出现的庚金遇到戊癸,以印伤论;合乙后的庚金遇到戊癸,则需以火论。
注解:
1. 本气与化气的区别:
本气生克与化气生克的不同应用
合化后的五行属性优先原则
2. 具体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说明化气转换规则
原文:
凡化局之成否,化神之喜忌,已详前篇。若旧书所载,某局生某月则化,不生某月则不化,亦不尽然。如云甲乙生辰月不化,中有木气也。见戊字有损,亦为妒合也。
译文:
化局的成败与化神的喜忌,前篇已详细论述。
至于旧书所说\"某局生某月则化,不生某月则不化\",并不完全正确。
例如甲乙生辰月不化,是因为月令中有木气;若见戊字则可能因妒合而受损。
注解:
1. 批判月令决定论:
指出传统理论的局限性
强调五行生克的复杂性
2. 妒合机制:解释戊字对甲乙合化的影响
原文:
乃又云:甲己得戊辰时,化土方真。既取辰,又取戊,不自相矛盾乎?若柱中辰戌丑未全见,此反不能化,盖四支虽皆土气,然互相冲击,不成化局矣。
译文:
但旧书又说\"甲己得戊辰时化土方真\",既取辰又取戊,岂非自相矛盾?
若四柱中辰戌丑未俱全,反而无法成化,因为四支虽同为土气,却互相冲克破坏。
注解:
1. 逻辑矛盾:指出旧说的自相矛盾之处
2. 地支悖论:全墓库反而不化的特殊现象
3. 学术价值:揭示地支组合的复杂性规律
原文:
要知看天干易,看地支难。不特化神,贵生旺,忌死绝,更须字字理会,孰能助化,孰能破化。
孰助化而反伏破损,孰损化而仍可调停。
译文:
要知道看天干容易,看地支困难。不仅化神要生旺忌死绝,更要字字分析:哪些地支能助化,哪些会破化;哪些看似助化实则暗藏破损,哪些看似破化仍有调和可能。
注解:
1. 分析难点:地支组合的复杂性
2. 考察维度:
生旺死绝状态
助化破化因素
暗藏的生克关系
3. 实践要求:精细化地支分析
原文:
至于行运,又须细看日主情势、化神意向而变通推测之,总不可粗心率略也。更有柱中化局不真,而行运一路助化亦能荣达。但此运过后,依然不利耳。
译文:
行运时更要结合日主强弱与化神意向灵活推断,不可粗率大意。
有些命局化局不真,但行运一路助化也能显贵,不过运过之后仍会不利。
注解:
1. 动态分析:结合原局与行运的关系
2. 假格应用:行运帮扶的实际效果
3. 学术提醒:注意行运的阶段性影响
原文:
若世术于日干之外,余干见甲己二字,辄云化土,可作土用。见丁壬二字,辄云化木,可作木用。夫化局以日为主,合月时乃化,即合年亦不在化例。
译文:
世上有些术士,见日干之外的其他天干有甲己就称化土可用土,见丁壬就称化木可用木。
但化局应以日干为核心,只有与月干或时干相合才能成化,即使与年干相合也不算化局。
注解:
1. 批判滥用化气:
反对非日干合化的错误应用
强调日干的核心地位
2. 合化范围:明确合化的有效干支组合
原文:
若余干自相合,亦以化气取用,则四柱五行,俱无一定,不胜纷纭矣乎?此虽通根得时,必无化理。勿因柱缺某神,勉强借凑也。
译文:
若其他天干自合也以化气取用,四柱五行就会混乱不堪。
这种情况即使通根得时,也绝无化理,不可因命局缺少某神而勉强凑数。
注解:
1. 学术规范:反对随意扩大化气范围
2. 理论边界:明确化局的成立条件
3. 实践警示:避免强行拼凑化局
原文:
按:素庵先生云:凡看命,先看有无合化,此先字极妙。可见论命须先论化局,若无化局,再及其他。
译文:
按语:素庵先生说\"凡看命,先看有无合化\",这个\"先\"字用得极好,说明论命必须先论化局,若无化局再论其他。
注解:
1. 方法论定位:化局优先原则
2. 学术影响:确立化局在命理学中的基础地位
3. 实践指导:改变传统命理分析的逻辑顺序
原文:
又云:若日干或与月干相合,或与时干相合,化作他神,则生克俱变矣。此数语指明日干与时干联合,或与月干联合,皆作化局论。
译文:
又说\"若日干或与月干相合,或与时干相合,化作他神,则生克俱变\",明确指出日干与月干或时干的合化均可构成化局。
注解:
1. 合化范围:月干和时干的合化均有效
2. 理论突破:扩展传统合化理论的应用范围
3. 实践意义:明确合化的有效干支组合
原文:
又云:化木以木论生克,化火以火论生克。此说足补旧书之不逮,读者详观本书所载论化气五行生克之名词,及化气五行生克表,当更明了。
译文:
\"化木以木论生克,化火以火论生克\"的观点,弥补了旧书的不足,读者结合本书所载化气五行生克表会更清晰。
注解:
1. 理论创新:建立化气五行独立生克体系
2. 学术贡献:补充传统理论的缺失部分
3. 实践工具:化气五行生克表的应用价值
原文:
又云:要之,化局看天干易,看地支难,不特化神贵生旺,忌死绝,更须字字理会。又云:至于行运,又须细看日主情势,化神意向。
译文:
\"化局看天干易,看地支难\"强调了地支分析的重要性,不仅要关注化神的生旺死绝,更要字字推敲。
\"行运须细看日主情势,化神意向\"是评断化气的关键。
注解:
1. 分析难点:地支组合的复杂性
2. 动态分析:结合日主与化神的互动关系
3. 实践要点:精细化地支与行运分析
原文:
凡此种种,皆为评断化气之要诀。读者观于本书所载润德堂存稿,及《命谱》所载化气等格,即可知四柱大运,及宫限干支,无往而不以化气言也。
译文:
这些都是评断化气的关键要点。通过本书润德堂存稿及《命谱》中的化气案例,可以看到四柱、大运、宫限干支都以化气理论贯穿。
注解:
1. 理论验证:通过案例体现化气理论的应用
2. 学术体系:化气理论在命理学中的系统性
3. 实践指导:强调案例研究的重要性
原文:
至于年月二干联合,不作化气取用,此说诚然。果其柱缺某神,得此补助,未尝无益,岂得谓为勉强借凑也哉。
译文:
至于年月二干联合不作化气取用的观点,确实如此。
但若命局缺少某神,这种合化也能起到补助作用,不可一概视为勉强凑数。
注解:
1. 学术态度:辩证看待非化局的合化
2. 实践价值:合化的辅助作用
3. 理论边界:明确化局与非化局的区别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论化局”是袁树珊对八字命理中五行合化规律的系统阐释,其核心围绕天干五合与地支合化的条件、真假判断及动态应用展开,强调通过严格的五行生克与调候法则把握格局层次。
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提炼与解析:
一、化局的本质:五行能量的融合与转化
袁树珊认为,化局是八字中天干五合或地支合化形成新五行力量的特殊现象。
当日干与他干合化(如甲己合土)或地支三合三会(如寅午戌合火)成功时,原五行属性被转化为新的五行能量,从而影响整个命局的平衡。
其本质是五行能量的不可逆融合,如“甲己化土,乙庚化金”,合化成功后需以新五行论吉凶。
1. 化局的核心条件
天干五合的条件:
紧邻且无争合:相合两干需相邻,且无其他干支干扰(如甲己合土,忌见两甲争合一己)。
化神得时得势:合化后的五行需得月令支持(如甲己合土需生于辰戌丑未月),或地支有化神根基(如丙辛合水需申子辰三合水局)。
化神透干引化:合化后的五行需有天干透出(如丁壬合木需透甲木),否则合而不化。
地支合化的条件:
化神当令或成势:合化后的五行需得月令支持(如寅午戌合火需生于巳午未月),或全局形成强势气场(如申子辰合水局)。
天干引化有力:合化后的五行需有天干透出生扶(如亥卯未合木需透甲乙木),否则合而不化。
2. 化局的分类
袁树珊将化局分为两大类:
天干五合化局: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需严格符合合化条件。
地支合化局:
六合:如寅亥合木、卯戌合火等,需化神得令或有势。
三合局:如申子辰合水、寅午戌合火,需地支全见且化神透干。
三会方:如寅卯辰会木、巳午未会火,需地支连缀且化神强旺。
二、化局的判断标准:从“真化”到“假化”的层次划分
袁树珊提出化局需严格区分真化与假化,并批判传统理论中对妒合的机械理解:
1. 真化局的特征
纯粹无杂:合化后的五行独旺,无逆势五行干扰(如甲己合土成功后,全局土势强旺)。
化神得时得势:合化后的五行得月令支持,且天干透出生扶(如丁壬合木生于寅月,透甲木)。
大运顺遂:行运需助化神,忌逆势(如戊癸合火行木运生火为吉,行水运克火为凶)。
2. 假化局的局限
化神不足:合化后的五行不得月令,且地支无根(如乙庚合金生于子月,金气衰弱)。
争合妒合:天干出现多干争合(如两甲争合一己),导致合而不化。
闲神伤化:合化后的五行被其他五行克制(如丙辛合水见土克水)。
三、用神选取与格局成败:化局的动态平衡
袁树珊强调化局的用神需以合化后的五行顺势而为,并通过大运流年调整格局层次:
1. 用神选取原则
真化局:以化神为用,喜生扶化神的五行(如甲己合土用土,喜火生土、忌木克土)。
假化局:需行运助化神成真(如乙庚合金局假化,行金运助化神),或通过调候弥补缺陷(如冬季化金局需火调候)。
2. 格局成败关键
成格:合化成功且化神强旺(如肖丞相命造:癸巳、丁巳、癸酉、戊午,戊癸合火成功,地支火局,位极人臣)。
破格:合而不化或化神被克(如某丙火从儿格,地支见水,行水运破格,主夭折)。
四、化局的实践案例与层次划分
袁树珊通过案例展示化局的现实对应,并提出格局层次由纯粹度与调候配合决定:
1. 上等化局
特征:化神纯旺,调候得当(如方状元造:辛亥、辛丑、丙子、己亥,丙辛合水成功,地支亥子丑会水,化水格成,贵为状元)。
大运配合:行运助化神(如戊癸合火行木运生火,从势格行土运助财)。
2. 下等化局
特征:化神不足,调候失衡(如某乙木从杀格,无水调候,行水运破格,主健康隐患)。
大运影响:行逆势运(如甲己合土行木运克土,从杀格行水运生杀)。
3. 特殊案例:袁树珊自批八字
命造:乙酉、乙酉、乙酉、乙酉(误传),实际为乙木生于酉月,七杀透干,从杀格。
袁树珊认为其八字“煞印相生”,但因无水调候,格局层次受限,需通过改名“树珊”补木、“润德堂”补水。
五、袁树珊的独特贡献:批判与系统化
袁树珊对传统化局理论的批判与修正,体现了其回归五行正理、反对机械论命的思想:
1. 批判传统误区
反对妒合无化论:批判《三命通会》“一阴一阳为化,多干争合不化”的观点,主张合则化,不合则不化,即使一阴二阳或一阳二阴也可能合化,只是层次不同。
纠正假化滥用:指出假化局需严格判断,反对将微弱逆势视为真化(如从财格见虚浮比劫仍属正格)。
2. 系统化理论框架
融合调候与格局:提出化局需结合季节气候(如冬季化金局需火调候,夏季化木局需水润泽),避免单纯依赖五行生克。
动态分析大运:强调化局的用神随大运变化(如假化局行运助用时成真化),反对静态论命。
3. 命理与医学结合
健康关联:化局五行偏枯易导致疾病(如从火格火旺无制主心脑血管疾病),需通过风水、饮食调理。
六、化局与从化格、从局的区别
袁树珊将化局视为从格的特殊形式,二者核心差异在于:
化局:特指天干五合或地支合化形成的新五行力量(如甲己合土),需合化成功方可论化。
从化格:日主极弱从他神(如从杀格、从财格),无需合化,只需全局气势单向倾斜。
共同点:均需全局纯一,忌逆势五行,但化局更强调五行能量的融合与转化。
总结
《命理探源》的“论化局”以五行合化的条件、真假判断与动态应用为核心,构建了从局判断、用神选取、大运调整的完整体系。
袁树珊通过批判传统误区、融合调候理论、强调动态分析,为化局提供了系统化的实践框架。
其核心思想在于:化局的本质是五行能量的不可逆融合,需通过严格条件判断与后天调整实现趋吉避凶。
这一理论至今仍被视为八字命理的经典范式,对现代命理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