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命理探源【译注】 > 论十干有得时不旺失时不弱之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论十干有得时不旺失时不弱之别

原文:

《书》云:得时便作旺论,失令即作衰看。固属至论,然亦要活着。

译文:

古书上说:\"得时令者即为旺,失时令者即为衰。\"

这虽然是至理名言,但也需灵活运用。

注解:

袁树珊开篇即批判传统命理的机械月令论。

根据《三命通会》\"月令为提纲\"的观点,传统论命以月令为绝对标准,但袁氏指出需结合全局动态分析。

例如,甲木生于寅月(得时),若四柱多见庚申辛酉(金重)且无火制化,反成\"木被金伤\"之局,此即\"得时不旺\"的典型案例。

任铁樵在《滴天髓阐微》中强调:\"旺衰需看全局,不可执一而论\",与袁氏观点一脉相承。

原文:

盖五行之气,流行于四时,犹十干各有专令,亦有并存者在。如甲乙在春虽旺,此时休囚之戊己,亦未尝绝于天地也。特时当退避,不能争先,而实则春土何尝不生万物。

译文:

五行之气在四季中流转,虽然十干各有当令之时,但其他五行并未消亡。

例如甲乙木在春季虽旺,此时休囚的戊己土,也依然存在于天地之间。

只是土气暂时退避,无法与木气争强,但实际上春土仍能滋养万物。

注解:

此段体现袁树珊的\"五行并存观\"。

根据《子平真诠》\"专令之中亦有并存\"的论述,即使当令五行强盛,其他五行仍有潜在力量。

例如,寅月甲木当令,若地支见辰土(春土),虽休囚但藏乙木余气,若天干透戊己土且得火生扶,反成\"木克土为财\"的吉局。

徐乐吾在《子平真诠评注》中补充:\"五行之气如四季更替,虽有旺衰,却无灭绝。\"

原文:

故八字虽以月令为重,而旺相、休囚、年日时亦有损益之。权不可执一论也。如春木虽强,金太重而木亦危。干庚辛而支酉丑,无火制而不富。逢土生而必夭,是以得时不旺也。

译文:

因此八字虽以月令为核心,但年日时干支对五行的旺衰亦有增减作用,不可偏执一端。

例如春木虽强,若金气过重则木亦受克。

天干透庚辛金、地支见酉丑金局,若无火制金则难以致富,若再逢土生金则必主夭折,此即\"得时不旺\"的实例。

注解:

袁树珊以\"春木被金克\"为例,说明得时五行若受克过重反成凶局。

根据《滴天髓》\"旺者宜克,衰者宜扶\"的原则,甲木生于寅月(得时),若地支见申酉丑(金局)且天干透庚辛,需透丁火(伤官)制金为用。

若原局无火,行火运可解,否则主肝胆疾病或事业挫折。

任铁樵曾论:\"木逢金克,若无火制,如人逢强敌而无援兵,必危。\"

原文:

秋木虽弱,根深而木亦强。干甲乙而支寅卯,遇官透而能受。逢水生而太过,是失时不弱也。

译文:

秋木虽处休囚之位,若根基深厚则仍可强旺。

天干透甲乙木、地支见寅卯木,即使透出官星(金)也能承受。

但若再逢水生木则过旺,此即\"失时不弱\"的实例。

注解:

袁树珊以\"秋木根深\"为例,说明失时五行若得强根可转弱为强。

乙木生于酉月(失时),若地支见亥卯未(木局)且天干透甲乙,反成\"木坚金缺\"之象。

根据《三命通会》\"阴干得地可转旺\"的论述,乙木在酉月虽处死地,但若得亥水(长生)、卯木(禄地),则\"衰木得生扶,反成栋梁\"。

徐乐吾强调:\"根气强弱决定五行实质力量,非月令单一因素。\"

原文:

是故日干不论月令休囚,只要四柱有根,便能受财官食神,而当伤官七杀。长生禄刃,根之重者也。墓库余气,根之轻者也。

译文:

因此日干不论月令休囚,只要四柱有根,便能承受财官食神等吉神,亦能抵御伤官七杀等凶神。

长生、禄位、阳刃是强根,墓库余气是弱根。

注解:

袁树珊提出\"根气优先\"原则,将地支根气分为三个层级:

1. 强根:长生(如甲木在亥)、禄位(甲木在寅)、阳刃(甲木在卯),力量相当于天干三比肩。

2. 弱根:墓库(甲木在未)、余气(乙木在辰),力量相当于天干一比肩。

3. 无根:若地支无根且天干无透干,即使得时也作弱论。

例如,丙火生于子月(失时),若地支见寅巳(强根)且天干透甲乙(印星),则\"火弱得生扶,可成燎原之势\"。

任铁樵在《滴天髓阐微》中强调:\"干多不如根重,无根则虚浮无力。\"

原文:

得一比肩,不如支中一墓库,如甲逢未、丙逢戌之类。乙逢戌、丁逢丑,不作此论。以戌中无藏木,丑中无藏火也。得二比肩,不如得一余气,如乙逢辰、丁逢未之类。

译文:

天干得一比肩,不如地支得一墓库,如甲木见未土、丙火见戌土。

但乙木见戌土、丁火见丑土则不适用,因戌中无乙木、丑中无丁火。

天干得二比肩,不如地支得一余气,如乙木见辰土、丁火见未土。

注解:

袁树珊详细区分根气强弱:

墓库根:甲木见未土(未藏乙木)、丙火见戌土(戌藏丁火),虽为墓库但藏中气,力量相当于天干一比肩。

余气根:乙木见辰土(辰藏乙木)、丁火见未土(未藏丁火),余气力量弱于墓库。

无效根:乙木见戌土(戌藏辛金)、丁火见丑土(丑藏己土),因墓库中无对应五行,故不视为根。

此论与《三命通会》\"地支藏干定根气\"的观点一致,强调需结合地支藏干分析实际力量。

原文:

得三比肩,不如得一长生禄刃,如甲逢亥寅卯之类。阴长生不作此论。然乙逢午、丁逢酉之类,亦为有根。

译文:

天干得三比肩,不如地支得一长生禄刃,如甲木见亥寅卯。

阴干长生不适用此论,但乙木见午火、丁火见酉金亦视为有根。

注解:

袁树珊进一步强调强根的重要性:

阳干强根:甲木见亥(长生)、寅(禄)、卯(刃),力量最强。

阴干特殊处理:乙木见午(长生)、丁火见酉(长生),虽为阴干长生,但根据《滴天髓》\"阴干长生需结合全局\"的观点,若地支有其他木火生扶,亦可视为有根。

例如,乙木生于午月(长生),若地支见亥卯(木根)且天干透甲乙,反成\"柔木向阳\"之贵格。

任铁樵指出:\"阴干长生需得地气,不可单独论之。\"

原文:

盖得一余气,如朋友之相扶,通根如室家之可住。干多不如根重,理固然也。今人见夏木冬火,不问有无通根,便谓之弱。更有阳干逢库,如壬逢辰、丙坐戌,不以为水火通根身库,甚至求刑冲以开之,谬甚。

译文:

得一余气如朋友扶持,得通根如家室可居。

干多不如根重,此乃常理。

今人见夏木冬火,不问有无通根便谓之弱,更有阳干逢库(如壬水见辰土、丙火见戌土),不认为是通根身库,甚至求刑冲以开库,实为大谬。

注解:

袁树珊批判时人对根气的误解:

1. 夏木冬火未必弱:例如甲木生于午月(失时),若地支见寅亥(强根)且天干透甲乙,反成\"木火通明\"之局。

2. 阳干逢库为通根:壬水见辰土(辰藏癸水)、丙火见戌土(戌藏丁火),虽为墓库但藏中气,视为通根,无需刑冲。

徐乐吾在《子平真诠评注》中强调:\"墓库为五行归藏之地,非刑冲不可用者,谬也。\"

此论与《三命通会》\"阳干墓库为根\"的观点一致,纠正了当时机械论命的错误。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论十干有得时不旺失时不弱之别”是袁树珊命理体系的核心篇章之一,其核心思想在于打破传统命理仅以月令定旺衰的机械论,提出十干的实际力量需结合四柱全局动态分析。

以下从理论突破、核心法则、实践应用三个层面展开总结:

一、理论突破:对传统月令旺衰论的革新

1. 批判机械月令论

袁树珊指出,传统命理“得时俱为旺论,失时便作衰看”的观点是“死法”。

他以五行之气在四时中并存为依据,强调即使当令之干,若受克过重或缺乏生扶,也会“得时不旺”;反之,失令之干若得强根或通关,亦能“失时不弱”。例如:

春木得时不旺:甲木生于寅月(得时),若四柱多见庚申辛酉(金重)且无火制化,反成“木被金伤”之局,主肝胆疾病或事业挫折。

秋木失时不弱:乙木生于酉月(失时),若地支见寅卯亥(强根)且天干透甲乙(比劫助),反成“木坚金缺”之象,主才华横溢、逆势成功。

2. 引入动态平衡观

袁树珊将命局视为五行生克制化的动态系统,提出“旺衰强弱四字须分别看”:

旺衰与强弱分离:得时为旺、失时为衰,党众为强、助寡为弱。

例如,丙火生于午月(得时为旺),若地支无寅巳(根气)且天干透壬癸(水克),则虽旺而弱,主外强中干;壬水生于子月(得时为旺),若地支见申辰(水局)且天干透庚辛(金生),则旺且强,主成就非凡。

阴阳顺逆之辨:结合十干生旺死绝表,强调阴干与阳干的不同特性。

例如,乙木生于午月(阴干长生),虽不当令但得气,若地支见亥卯(木根),反成“柔木向阳”之贵格;庚金生于子月(死地),若地支见巳丑(金根),则“金寒水冷”需火调候。

二、核心法则:十干旺衰的多维分析框架

1. 根气优先原则

袁树珊提出“干多不如根重”,将地支根气分为三个层级:

根之重者:长生(如甲木在亥)、禄旺(如甲木在寅卯),其力量相当于天干三比肩。

根之轻者:墓库(如甲木在未)、余气(如乙木在辰),其力量相当于天干一比肩。

虚浮无根:若天干无透干且地支无根,即使得时也作弱论。

例如,丙火生于午月(得时),若地支无寅巳且天干无甲乙(印星生),则“火炎土燥”,主性格急躁、健康隐患。

2. 五行通关机制

袁树珊强调通过五行生克转化失衡,提出“病药理论”:

病:五行失衡处即为病。例如,庚金盖头寅木(庚寅),金克木为病。

药:岁运中能化解病者即为药。例如,原局无火,行午火运(木生火)可泄木气,使金克木之势转化为“金生水、水生木”的流通格局。

3. 十干特性分野

结合十干阴阳属性与四时特性,袁树珊总结出不同天干的特殊规律:

阳干刚性:甲丙戊庚壬得时需制,失时需扶。

例如,甲木生于寅月(得时),若地支见申(冲),需透丁火(伤官)泄秀;甲木生于子月(失时),若地支见亥(长生),需透丙火(食神)生财。

阴干柔性:乙丁己辛癸得时需生,失时需助。

例如,乙木生于卯月(得时),若地支见酉(冲),需透壬水(正印)通关;乙木生于酉月(失时),若地支见亥(长生),需透甲木(比肩)助势。

三、实践应用:八字分析的三大维度

1. 原局静态诊断

月令为基:以月令为核心判断五行气势,但需结合其他干支修正。

例如,庚金生于申月(得时),若地支见巳丑(金局)且天干透辛(比劫),则“金旺无制”,主性格刚愎自用;若地支见午(火)且天干透丙(杀),则“杀印相生”,主武职显贵。

十神配置:观察十神与十干的配合。

例如,伤官透干(如丁火透干)若得地支寅木(根),主才华横溢但易招是非;若地支见未土(财),则“伤官生财”,主富贵双全。

2. 岁运动态推演

旺衰转化:通过大运改变十干力量。

例如,原局甲木弱(失时),行寅卯运(禄旺)可转强;原局甲木强(得时),行申酉运(官杀)可制化。

病药应期:结合岁运触发五行生克。

例如,原局庚金克甲木(病),若岁运逢丙火(药),则“丙火制庚金”,主事业突破;若逢壬水(财),则“财生杀”,主破财纠纷。

3. 职业与健康指引

职业适配:得时不旺者宜从事泄秀行业(如木旺无火者从事教育),失时不弱者宜从事生扶行业(如金弱得土者从事地产)。

健康预警:得时不旺者需防克制五行对应的疾病(如木旺被金克者防肝胆病),失时不弱者需防虚损五行对应的疾病(如火旺无水济者防心血管病)。

四、哲学内核:辩证思维与实证精神

袁树珊的“十干旺衰论”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

1. 动态平衡观:命局与岁运是动态变化的系统,十干旺衰可通过五行生克转化。

例如,“火炎土燥”之局,逢水运可成“水火既济”,逢木运则加剧失衡。

2. 实证精神:通过大量案例验证理论,如分析“丙火生于子月”时,强调需结合甲木生火、戊土制水的实际配置,而非机械套用调候口诀。

3. 人文关怀:将命理与人生智慧结合,指出“得时不旺者需韬光养晦,失时不弱者需厚积薄发”,体现“命自我立”的积极态度。

正如袁树珊在书中所言:“十干之气,如人之才德,得时者需防过刚易折,失时者可待厚积薄发”,这一理论的终极价值在于帮助人们通过理性分析把握命运脉络,实现“趋吉避凶”的实践目标。

其对传统命理的革新与实证精神,对后世八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