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传家宝》云:出茶齐正斜角落。照日出歌一字一时顺数,假如每月初三日辰时出月,至巳时曰茶,至午时曰齐,至未时曰正,至申时曰斜,至酉时曰角,至戌时曰落。初五日则巳时出月,十五日则酉时出月,月尽则卯时出月,皆从出、茶、齐、正、斜、角、落七字顺数去即是。
译文:
《传家宝》说:出、茶、齐、正、斜、角、落(这七个字)。
按照《日出歌》的规则,每个字对应一个时辰,依次顺数。
比如每个月的初三日,辰时对应“出”,到了巳时就称为“茶”,到了午时称为“齐”,到了未时称为“正”,到了申时称为“斜”,到了酉时称为“角”,到了戌时称为“落”。
初五日就以巳时对应“出”,十五日就以酉时对应“出”,月底就以卯时对应“出”,都是从出、茶、齐、正、斜、角、落这七个字依次顺数下去就是了。
注解:
“出茶齐正斜角落”为七个固定排序的用字,用于对应不同时辰。
“照日出歌一字一时顺数”指依据《日出歌》的规则,每个字对应一个时辰,按顺序依次排列。
“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卯时”均为古代十二时辰中的具体时辰(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卯时5-7点)。
“月尽”指当月的最后一天。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看月定时法”是袁树珊结合传统命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的一套通过月柱信息辅助推断时柱的方法,核心在于以月柱为根基,结合节气、五行生克及干支关系,解决出生时辰不明确时的命理分析问题。
以下从理论基础、操作逻辑和实践应用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理论基础:月柱为提纲,统摄五行旺衰
1. 月柱的核心地位
月柱由出生月份的天干地支组成,以节气为分界(如立春到惊蛰为寅月),而非农历月份。月柱代表“提纲”,直接决定八字中五行的旺衰格局,例如:
春月木旺,夏月火旺,秋月金旺,冬月水旺,四季末月土旺。
月干通过“五虎遁年起月”口诀确定(如甲己年正月起丙寅),与年干形成生克关系。
2. 月柱与时柱的联动
时柱的天干需通过“五鼠遁日起时”口诀(如甲己日起甲子时)结合日柱天干推算,但月柱的五行属性会影响时柱的合理性。例如:
若月柱为火旺(如午月),时柱若见水旺(如亥子),需考虑水火既济或冲克的平衡关系。
月支与时支的刑冲合害关系(如寅月与申冲)可排除部分时辰选项。
二、操作逻辑:以月柱为锚点,逐层筛选时辰
1. 确定月柱的节气分界
严格以节气划分月柱,例如:
若出生在立春前,即使农历为正月,仍用上一年的月柱。
案例:丙午年正月初九巳时生,因当日午时立春,巳时仍属乙巳年十二月,月柱为己丑。
2. 结合五行生克缩小范围
五行平衡原则:根据月柱五行属性,排除与时柱明显冲克的时辰。例如,月柱为寅木(春月),时柱若见申金(冲)或酉金(克),需谨慎验证。
十神关系辅助:月干代表兄弟,月支代表姐妹,时柱天干为长子,地支为次子。若月柱与日柱构成“伤官见官”等凶局,需通过时柱五行化解。
3. 排除法与优选法并用
排除相冲时辰:如寅月(正月)出生,排除申时(申寅冲)。
优选相生时辰:月柱为火,时柱见木(生火)或土(火生土)为吉,优先考虑寅、卯、辰、未等时辰。
三、实践应用:案例与注意事项
1. 案例解析
案例1:某人日柱为甲寅(阳干),月柱为丙寅(寅月),根据“阳干配阳支”原则,时辰范围为子、寅、辰、午、申、戌。
结合月柱火旺,优先选择木火时辰(如寅、卯、巳),排除金水时辰(如子、亥)。
案例2:月柱为辛酉(秋月金旺),时柱若见丙火(克金),需结合日柱天干判断是否构成“丙辛合化水”,若化水成功则反利金气。
2. 注意事项
节气精准性:需参考《万年历》确认具体节气时刻,避免因日期误差导致月柱错误。
综合验证:时辰推断需结合兄弟姐妹数量、性格特征、过往经历等信息交叉验证,不可仅凭月柱定夺 。
流派差异:袁树珊属传统子平派,强调格局与调候,需与盲派、新派等方法区分。
四、总结:方法论的核心价值
“看月定时法”本质是通过月柱的节气属性与五行能量,建立时柱推断的逻辑框架,其价值在于:
1. 标准化流程:将时辰推断从经验判断转化为可复现的规则,降低主观误差。
2. 动态平衡:通过五行生克与十神关系,使八字命局形成有机整体,而非孤立的干支组合。
3. 实践指导性:为时辰模糊者提供命理分析的可行路径,尤其适用于双胞胎、历史人物等案例 。
该方法体现了袁树珊“命理非定数,知命乃立命”的学术思想,强调在传统框架下灵活运用逻辑推理,而非机械套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