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替嫁第一晚,和禁欲王爷联手虐渣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想跑没这么容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九十一章 想跑没这么容易

押解柳嘉言的队伍刚过芒山山口,前头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几个士兵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脸色惨白,像是中了毒。

“怎么回事?”魏风华立刻拔剑警戒,囚车里的柳嘉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萧瑾明心头一沉,扫了一眼柳嘉言,“所有人,把身上的水全部倒了”。话音刚落,就见柳嘉言突然蜷缩起身子,剧烈咳嗽起来,铁链撞得囚车发出哐当的响声,“水……给我水……”

押车的士兵没多想,刚要递水过去,柳嘉言突然暴起,手腕一翻,竟从袖口摸出来一把匕首,猛地刺向看押的军士,随后抢过钥匙,准备打开自己脚上的镣铐。

“他要跑!”白玥安反应快,甩出软鞭缠住柳嘉言的胳膊,用力一扯。柳嘉言重心不稳摔在囚车里,却还不死心,拼命爬起来,想抓回掉落的钥匙。

“看好他,这个人诡计多端,容易出事!”白玥安收回鞭子,示意士兵,“把他绑结实了,搜身,实在不行,打穿锁骨。”

士兵们七手八脚按住柳嘉言,果然从她头发里、衣领里摸出不少零碎,磨尖的石子、藏着药粉的纸包,甚至还有根细铁丝,看样子是早就算计好要逃跑。

“白玥安!你困不住我!”柳嘉言被按在囚车底板上,头发散乱,眼神却十分狠辣,“你们以为抓了我就万事大吉了是吗?我告诉你们,这无非是痴人说梦。你们以为,我被抓了,京中的危急就能被解决吗?告诉你们,崇阳完了,崇阳,迟早要在我们柳家手里。”

“柳将军在地下鼠行多年,或许早就忘了一件事情,你是本王的手下败将,而本王是镇国公带出来的兵。”萧瑾明蹲在囚车前,眼神扫过柳嘉言,露出几分怜惜之意,“我猜,你已经是柳家的弃子了。与其想着怎么和本王周旋,不如想想自己的身后事。还有,这包药,泻药?你是不是想借着机会下药,然后好逃走。你觉得你跑出去了,柳嘉易就会放过你吗?”

柳嘉言梗着脖子不说话,眼神避开了萧瑾明的目光。他趁着出发前,悄悄把这药抹在了士兵们的水袋上,士兵们一喝水,这药就会顺着水喝进去。他本想趁着士兵闹肚子,队伍乱起来,拿走钥匙,砸开囚车出去,没想到萧瑾明警惕性这么高,还有白玥安,手这么狠。

“吴卓。”白玥安吩咐了一声,“让你的人,打穿他的锁骨。”

“属下遵命。”

至于柳嘉言传来的几声惨叫,众人仿佛没有听见。徐文泽颇为赞赏的点点头,他一直觉得白玥安过于仁善了。现在这样,有雷霆手段,刚刚好。

萧瑾明看了一眼柳嘉言,转身对魏风华说道:“让人看好那几个士兵,找郎中看看。另外,通知后面的人,押送队伍再加派一倍人手,别给他耍花样的机会。还有,打穿锁骨后,用铁链穿过他的锁骨。”

魏风华应下,亲自押着柳嘉言往后挪了辆囚车,还特意给他在此基础上加了道铁镣。队伍重新出发时,萧瑾明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定,柳嘉言这么急着跑,估计柳家还有别的动作。

果然,走了不到一个时辰,李峰派的信使就骑着快马追上来,翻身下马时甚至因为太急了,差点摔了个趔趄,“殿下!李将军有重大发现!”

萧瑾明接过信,扫了两眼就皱紧了眉。信上写着:山洞深处搜出十万石粮草,三千副甲胄,还有十几门新造的投石机,以及火器数把,这些东西看着竟比军中的还精巧。更意外的是,在地牢暗格里找到了叶贤妃和叶家幼子,两人被捆在柱子上,嘴上塞着布,看样子是被柳嘉言藏了好几天。

“叶贤妃?”白玥安凑过来看信,“柳嘉言干嘛要这样对她,她可是跟柳嘉言一伙的,还花言巧语地游说萧瑾祁。”

“怕是分赃不均反目了。”萧瑾明把信递给徐文泽,“柳嘉言估计想拿叶贤妃当筹码,叶贤妃和他较劲,所以他才这样对叶贤妃。”

徐文泽看完信,补充道:“李将军说叶贤妃闹得厉害,见了人就喊要见陛下,说有崔家谋逆的证据。那孩子倒是安静,就是眼神怯,抱着叶贤妃的腿不敢撒手。”

“带回来。”萧瑾明当机立断,“叶贤妃知道的事情估计不少,说不定能问出崔家在京里的布置。”

队伍加快速度往沧州赶,快到城门时,就见昭阳长公主带着人在城门口等着,昭阳长公主身披甲胄,徐老夫人也是如此。

一见到萧瑾明,昭阳长公主连客套话都省了,直接开口就说道:“陛下醒了。”

“真的?”萧瑾明眼睛一亮,催着队伍直奔行台府。皇帝醒了,一切都会好办许多。只要皇帝不是死在沧州,那什么都好说。

皇帝的院子里,白炎敬正站在廊下等,见他们进来,点头道:“陛下刚喝了药,精神头不错,正问起你们呢。”

萧瑾明和白玥安快步进屋,皇帝靠在床头,脸色虽还有些白,但眼神清明,精神也确实不错。看到萧瑾明,他直接阻止了萧瑾明见礼,指了指床边的椅子,“坐吧,柳嘉言抓到了?”

“抓到了,路上还想跑,被我们按住了。”萧瑾明把李峰的信递过去,“父皇,李峰在芒山搜出大批粮草兵器,还找到了叶贤妃和叶家的幼子。”

皇帝翻着信,看见关于叶贤妃的内容,问了一句,“人带回来了吗?”

“还在往沧州来的路上。”萧瑾明如实回禀着。

此外,萧瑾明把在山洞内找到的书籍呈交给了皇帝。

“柳家组织人编撰的,涉及农、工、兵等内容。儿臣以为,书中的内容,足以让大夏得到极好的发展,父皇,臣请父皇同意建设专职的书院,交由公输盘打理。以此书中的内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导臣民。同时,沧州的模式可逐步铺开,这些日子,沧州的赋税源自商人,同时,与外邦的交流之下,沧州的文化、民生、技术等均得到了大幅的发展。据儿臣推断,沧州只需再过一年,便可实现农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