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半,徐家客厅里的老式座钟发出沉闷的报时声。
铜质的钟摆来回摆动,在寂静的客厅里投下晃动的影子。
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晚间综艺节目,主持人夸张的笑声与现场观众的欢呼交织在一起,却衬得空荡荡的客厅更加冷清。
徐奶奶独自坐在那把褪了色的藤椅上,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眼睛却不住地往门口瞟。
\"这都几点了...\"老太太嘟囔着,枯瘦的手指在藤椅扶手上敲出断续的节奏。
她的目光扫过茶几上那个精致的蛋糕盒。
这是她特意在打电话给外卖小哥订的网红款,据说小朋友们都很喜欢。
蛋糕盒上还贴着外卖小哥送来的星星贴纸,现在贴纸的边角已经有些翘起。
老式座钟的秒针走得格外缓慢,每一声\"咔嗒\"都像是敲在徐奶奶心上。
她第三次打开蛋糕盒检查。
粉蓝色的奶油星星完好无损,巧克力牌上\"瑶瑶生日快乐\"的字迹依然清晰,只是顶部的糖霜星星有些微微塌陷。
\"现在的年轻人...\"老太太叹了口气,想起两个小时前跟外卖小哥的对话。
那个染着黄毛的小伙子信誓旦旦地说:\"阿姨您放心,这款蛋糕我们一天送二十多个,小朋友见了没有不喜欢的!\"
电视机里的笑声突然变得刺耳,徐奶奶抓起遥控器调低了音量。
她起身走到窗前,老花镜滑到鼻尖上。
楼下路灯昏黄,几只飞蛾围着灯罩打转,就是不见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
\"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这个念头刚冒出来,老太太就用力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呸呸呸,童言无忌。\"
她转身回到藤椅边,却发现坐垫上已经被她捏出了几道皱褶。
又过了十几分钟,老人家是彻底坐不住了。
徐奶奶摸出手机,粉色的手机壳上印着朵朵小雏菊,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这是一个月前孙女用攒了零花钱给她买的小礼物。
她记得当时自己嘴上说着\"花里胡哨,不实用\",第二天却特意起了个大早,拎着菜篮子去公园跟老姐妹们\"偶遇\",就为了显摆这个手机壳。
她也不是觉得自家孙女不好,只是看着二儿子只有一个闺女,却没有一个能撑事的儿子,总觉得心里不放心。
到了她这个年纪,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享多少福。
之所以如此操心还不是为了儿子好。
日后孙女长大总是要嫁人的,家里没有一个男娃子做依靠,老了可怎么办?
她是活不到那个时候,享受来自孙子的照顾,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指望得上。
这样也能给自己的孙女减轻一些负担。
自古以来啊。
女娃嫁出去就跟泼出去的水似的,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
传统就是如此,女娃娃就是不好常回家看看,会被人说闲话。
换作是男娃娃,压根就没有这个负担。
可惜她这个二儿子固执的很,每次一说起这个话题,就不高兴。
就好像她是个恶婆婆一样,净做些不利于家庭和谐的事情。
想到这里徐奶奶又叹了一口,手指在通讯录上划来划去。
\"要不要打个电话...\"徐奶奶小声嘀咕着,屏幕的光映在她皱纹纵横的脸上,照出眼底藏不住的忐忑与焦虑。
她的拇指在儿子的号码上方徘徊许久,却迟迟没有按下去。
\"不行不行,\"她摇摇头,\"显得我多惦记似的。\"
最终,她还是退出了通讯录,转而点开了相册——里面全是孙女的照片,最近一张是上周拍的,小丫头穿着好看的小裙子,在客厅里给她转圈跳舞。
手机屏幕暗了下去,徐奶奶却没有立即锁屏。她的目光落在冰箱门上,上面贴着徐瑶瑶画的彩虹。
旁边还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写着“送给最爱瑶瑶的奶奶。”
老人家的手轻轻抚过那片彩虹,思绪却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徐奶奶叹了口气,重新坐回藤椅上。
她拿起遥控器换了几个台,最终停在一个动画频道。
屏幕上的卡通人物正在过生日,小朋友们围着蛋糕又唱又跳。
老人家的目光却落在墙上的日历上。
她用红笔在今天的日期上画了好几个圈,旁边还标注着\"瑶瑶生日\"。
老式座钟的指针缓缓走向十点,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蛋糕盒里的奶油星星似乎又塌陷了一些,巧克力牌上的字迹
开始泛出细密的水珠。
老太太的手不自觉地摸向手机,解锁后又锁上,反复了几次。最后,她点开了天气预报——明天是个大晴天,适合带孙女去公园。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已经看见小丫头在阳光下奔跑的样子。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
徐奶奶猛地站起身,藤椅发出\"吱呀\"一声响。她快步走到窗前,果然看见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车位。
她立刻回头把蛋糕盒往茶几中央推了推,又迅速抹平沙发上的褶皱,装作专心看电视的样子,却忍不住又瞥了一眼座钟。
十点零十五分,换作平时她早就进房间睡觉了。
听着门外突然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徐奶奶开始暗自期待孙女看到茶几上的蛋糕会是什么反应,嘴角不自觉地翘了翘。
“妈,我们回来了。”徐爸爸提着东西率先走进了客厅。
徐奶奶发现最先进来的不是自己的孙女,轻哼了一声。
东西往茶几上一放,徐爸爸很自然的就注意到了多出来的那个小蛋糕。
他正想开口说点什么,就听到一个欢快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奶奶,我回来了!”徐瑶瑶一边高兴地大喊,一边哒哒哒地往客厅里跑。
一双手紧紧抱着一个玻璃罐子,看不清里面装的是什么。
“奶奶,你看这是什么?”小朋友宝贝似的举着罐子,塞进徐奶奶的怀里。
沉甸甸的罐子,分量还不轻。
难为这个小家伙还抱了一路,把人累的小脸红扑扑。
“哎哟,我的小宝贝啊。怎么还抱了个这么沉的罐子。”徐奶奶一只手搂着玻璃罐子,一只手伸出来给孙女擦汗。
小脑瓜上全是汗。
“嘿嘿嘿,奶奶你快看看。”徐瑶瑶傻乐着催促催促着自家奶奶,眼睛里满是兴奋。
徐奶奶闻言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仔细地端详着话里的玻璃罐子。
只见透明的罐子里,七彩的泡菜像彩虹般层层叠叠。
最上层是紫莹莹的紫甘蓝花朵,每一片花瓣都切得薄如蝉翼。
往下是蓝白相间的蝶豆花山药丝,细如发丝般整齐排列。
中间层是翠绿的黄瓜卷,像一个个小漩涡般可爱。
再往下是金黄的柠檬藕片,透着晶莹的光泽。
橙红色的胡萝卜被雕成星星形状,边缘还带着锯齿花纹。
最底层是红艳艳的火龙果萝卜片,像花瓣一样铺展开来。
别说颜色,就是这造型搭的,在老人家的认知里那也是独一份的好看。
\"这...这都是...\"徐奶奶的手指在罐壁上轻轻摩挲,声音有些发颤。
她注意到每个颜色的泡菜之间还用可食用的纸隔开,精致得像是艺术品。
徐瑶瑶踮着脚,小手指着罐子解释:\"奶奶,我跟你说这是‘彩虹战队’。每种颜色的泡菜就代表一个战队成员!\"她兴奋地指着标签:“红色是火龙队长(火龙果萝卜),橙色是星星战士(胡萝卜星星),黄色是柠檬侠客(柠檬藕片),绿色是旋风小子(黄瓜卷),蓝色是银河护卫(蝶豆花山药),紫色是甘蓝仙子(紫甘蓝花)...\"
徐奶奶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不是很懂自家孙女在说些什么,但还是被震惊地微微张大了嘴巴。
一旁的徐妈妈看到这个情况,连忙开口解释:“这是瑶瑶的同学送给她的生日礼物,瑶瑶说您喜欢吃泡菜,又喜欢各种漂亮的颜色,就想着把这份礼物转送给您。”
“对了,瑶瑶还特意给您打包了鸡汤回来,我去给您盛出来尝尝?”
话音刚落,徐瑶瑶就跟着点了点头,拉着自家奶奶的手撒娇道:“奶奶,尝一尝嘛。这个鸡汤真的特别好喝。”
老人家素来就受不了小辈撒娇,更别提徐奶奶本身就很喜欢自己这个孙女。
“行,那我就尝一尝。”徐奶奶故作矜持的点了点头。
按照平时的生活习惯,这个点她一般是不会再吃东西。
老人家年纪大,消化不好,晚上吃太多,就会睡不着。
几分钟后,徐妈妈端来了鸡汤。
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浓郁的香气。
徐奶奶接过小瓷碗,碗中金黄的汤面上浮着几朵绽放的杭白菊,清澈的汤底里沉着两小块乌鸡肉。
她刚凑近碗沿,一股清雅的菊香便钻入鼻腔。
不是浓烈的花香,而是带着山野气息的淡雅芬芳,混着鸡肉的醇厚,让人想起秋日暖阳下的野菊花田。
\"这汤...\"老人家迟疑地吹了吹热气,小啜一口。
舌尖刚触及汤水,眼睛就不自觉地睁大了些。
看似清透的汤水竟在口中化开绵密的鲜甜,菊花的清冽恰到好处地中和了鸡汤的厚重,咽下后喉头还留着丝薄荷般的凉意。
徐妈妈递上白瓷勺:\"妈,您再尝尝里面的鸡肉。苏老板说这是用菊花水泡过的乌鸡,炖了六个小时。\"
徐奶奶舀起一块鸡肉,只见乌黑的鸡皮已经炖得半透明,轻轻一碰就散开。
她小心地抿了一口,肉质酥烂得几乎不用咀嚼,菊花的香气已经完全渗入肌理,连骨头都带着淡淡的甘甜。
\"这汤...\"老太太又喝了一口,细细品味着,\"里头还放了什么?\"
\"您舌头真灵。\"徐妈妈笑着揭开一旁的保温壶,\"除了菊花和乌鸡,还加了点茯苓和枸杞,说是安神的。\"
“味道不错,炖得火候很到位。”徐奶奶满意地点了点头。
活到这把年纪,不能说吃遍了山珍海味,却也能分辨出几分好坏。
这汤里到底有几分厉害之处,她也是能尝出来的。
徐瑶瑶看着自家奶奶高兴的模样,迫不及待地打开泡菜罐子:\"奶奶,您要不要再尝尝这个彩虹战队?配这个黄色的柠檬藕片最好吃!\"
徐奶奶夹起一片晶莹的藕片,在鸡汤里轻轻一蘸。
藕片入口的瞬间,柠檬的清爽先声夺人,紧接着鸡汤的醇厚在舌尖铺开,最后回甘时又泛起菊花的余韵。
三种味道层层递进,竟产生了更加奇妙的反应。
别有一番风味。
\"唔...\"老太太不自觉地又夹了片藕,这次特意多蘸了些汤。
她布满皱纹的眼角微微舒展,连手中常年不离的蒲扇都搁到了一边。
随着热汤下肚,一股暖意从胃部缓缓扩散。
徐奶奶常年冰凉的指尖渐渐有了温度,连带着紧绷的肩膀也不知不觉放松下来。
她低头看着碗里漂浮的菊花瓣。
那些花瓣炖煮多时却依然保持着舒展的姿态,像是秋日里最后倔强绽放的野菊。
\"这汤...\"徐奶奶第三次感叹,语气已经软了下来,\"倒是比我自己炖的还顺口。\"
徐瑶瑶立刻骄傲地挺起小胸脯:\"对吧对吧!平安的爸爸说这是'菊花引',专门给睡不好的老人家喝的!\"
徐妈妈又添了半碗汤,这次特意多舀了些沉在壶底的菊花:\"苏老板说这菊花是山脚下种的,采的时候要带露水,一年就收二十斤。\"
徐奶奶捧着碗的手微微一顿。
她想起年轻时在乡下,每到重阳节都要起早摘菊花给公公泡酒。
那时候露水打湿裤腿的冰凉触感,和眼前这碗汤的热气相映成趣。
\"奶奶,再尝尝这个!\"徐瑶瑶夹了块蓝色的蝶豆花山药,\"平安的爸爸说蓝色的最养胃!\"
老太太就着孙女的小手尝了一口,山药绵密的口感裹着菊花的清香,让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对儿子说:\"下个月重阳节...你要是实在不想去老大家过节,咱们就在家过。\"
屋里顿时一静,随后响起徐瑶瑶雀跃的欢呼声。
徐奶奶低头喝完了最后一口汤,伸手捏了捏徐瑶瑶软乎乎地小脸,“正好做个栗子烧鸡跟菊花馒头给我的小宝贝尝尝奶奶的手艺。”
“好!”徐瑶瑶一听到有吃的,立刻就开心地点了点头。
徐爸爸跟徐妈妈看着这一老一小乐呵呵的模样,也跟着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