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莫晓依又特意去了两次“膳时记”。
一次是独自前往,安静地享用了一份佛手柑炖乳鸽套餐。
另一次则是项目阶段性汇报后,带着一丝庆祝的意味,再次约上了周琴琴。
每一次光顾,她都感觉睡眠质量有进一步的、细微的提升。
那种深层次的、由内而外的放松感愈发明显。
连长期面对电脑导致的肩颈僵硬似乎都缓和了些。
她开始真正期待在这家小店的用餐时光,那盅汤成了她忙碌奔波中一个安心的慰藉。
就在莫晓依出差结束,准备离开这座城市的前一天。
她特意提早下班,想再去喝一次。
没想到,刚到店门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队伍从店内一直排到了街角,人气远比她前两次来时还要火爆。
许多陌生的面孔正在一边排队一边兴奋地拍照打卡。
手机屏幕的光,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期待的脸。
显然“膳时记”的新品凭借实实在在的口碑,成功吸引了年轻客群,引发了打卡热潮。
莫晓依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里莫名生出一丝与有荣焉的欣慰。
她也拿出手机,拍下了店门口排起长龙的景象。
这与她平时朋友圈只发清一色的行业资讯跟项目合作推广的作风明显不符。
莫晓依还特别配文道:“离城前的仪式感。感谢这家小店,用一碗好汤治愈了连续加班的疲惫。‘膳时记’,值得排队一家宝藏店!”
她特意定位了店铺地址。
这条极其罕见的、分享生活状态的朋友圈,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中,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平时只见她发工作内容的客户、同事和朋友纷纷惊讶的留言。
“晓依你被盗号了?”——前同事的评论三秒内弹出。
“求定位!我们组刚熬完通宵急需回血!”——合作公司的项目经理秒速私信。
“照片右下角那盅汤看起来绝了!”——连常年潜水的美编都冒了泡。
莫晓依没想到,这条朋友圈也被远在老家、平时不太上网的妈妈看到了。
莫妈妈生活在县城,休息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和邻居姐妹们跳广场舞。
她看到女儿发的“药膳”、“治愈”等字眼时,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起了前几天跳舞时,领舞的张大姐聊起的八卦。
说是现在有不少骗子,打着“古方药膳”、“高科技养生”的旗号,其实卖的就是普通的保健品,吹得天花乱坠,专门骗年轻人花大价钱买,吃了根本没效果,还可能吃坏身子。
莫妈妈越想越担心,女儿一个人在外打拼本来就不容易,可别被人骗了还搞坏了身体!
她赶紧一个电话打了过去,语气焦急地问道:“依依啊,你朋友圈发的那是什么药膳啊?靠不靠谱啊?千万别乱吃东西!我听说现在很多那种东西都是骗人的,贵还没用!”
莫晓依接到电话,听着母亲在那头充满担忧的、略带唠叨的质疑,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不久前坚持“药膳都是智商税”的自己。
她不由得笑了起来,耐心地解释道:“妈,您放心。这家店很正规,不是您想的那种保健品。是真材实料慢慢炖出来的汤,我喝了几天,睡眠真的好了很多,精神也好多了。”
为了让母亲彻底安心,她接着说:“等我这个项目忙完,我就回家看您,亲自带您去尝尝,您亲眼看看总放心了吧?”
莫妈妈将信将疑,但听女儿语气轻松笃定,稍微松了口气,却还是不太放心。
挂了电话,她想了想,又找出女儿好朋友周琴琴的微信,发了条信息过去:“琴琴啊,我是晓依妈妈。阿姨想问问,依依最近去喝的那个什么汤,到底是怎么回事呀?真的没问题吗?阿姨怕她上当。”
巧合的是,周琴琴此刻正和莫晓依在一起,两人刚吃完“告别餐”。
周琴琴看到消息,忍不住噗嗤一笑,直接把手机递给莫晓依看,然后悄悄举起手机,拍了一张莫晓依站在“膳时记”门口的照片。
照片上的人气色红润、笑容自然。
她给莫妈妈发了过去,还留言道:“阿姨您看!晓依好着呢!我们刚吃完,这家店可火了,要排长队,都是真材实料的好东西,我也常喝,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莫晓依看着妈妈这“迂回调查”的行为,心里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但更多的是一股暖流涌过。
这种被亲人时刻惦记、哪怕方式有点“笨拙”的关怀,让她倍感温暖。
虽然对母亲这种不信任的行为也让人有点小小的“生气”,但心底涌起的更多是被人深深牵挂的幸福感。
这份来自家庭的温暖牵挂,以及“膳时记”带来的切实改善,都成了她努力工作的动力。
她下定决心,要加快推进手里的项目,争取早日圆满结束,回家乡看看妈妈,也让她亲眼见证自己的变化,彻底安心。
......
另一边,跟徐有亮打赌的袁彬,在光顾了几次“膳时记”,认真品尝了佛手柑玫瑰炖乳鸽后,身体也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
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脸上,那层长期笼罩的、仿佛洗不掉的疲惫感淡了许多,脸色不再是灰暗的,而是透出了一点健康的红润。
甚至连他自己都感觉,以往到了下午就昏沉沉的脑袋,现在都清明了不少。
这种积极的变化很快被周围的人察觉。
他的直属领导在一次项目会议后,特意留下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袁彬,最近状态不错啊,效率高,思路也清晰,保持下去!”
就连一位合作多年的难缠老客户,在最近一次会面后也半开玩笑地说:“袁总,最近是有什么喜事?感觉你整个人都舒展了,不像以前总皱着个眉头,看着都替你累得慌。”
这些来自外界的正面反馈,让袁彬彻底折服。
他心中那点因为赌约而残存的别扭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膳时记”满满的感激。
“这哪里是药膳,简直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与此同时,群里那些全程“围观”了这场赌约的群友们,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了。
终于有人直接@了袁彬和徐有亮:“两位朋友,赌约进度如何?这都一个多星期了,我们可都等着做见证呢!到底啥情况?”
这条消息像点燃了引线,潜水的群友纷纷冒头催促。
袁彬看到后,也不扭捏,直接在大群里公布了结果。
袁彬:「@全体成员各位兄弟作证,我袁彬,愿赌服输!@徐有亮兄弟,对不住,之前是我狭隘了。这‘膳时记’的汤,是真有东西![截图:领导表扬他近期状态好的聊天对话]连老大都看出来我最近精神头足了。没说的,一个月的午饭,随时兑现!」
徐有亮:「[大笑表情]哈哈哈,老袁敞亮!我就说立业哥推荐的靠谱!各位,事实证明,好东西经得起检验!」
袁彬这番心服口服的认输和那张有力的“领导好评”截图,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群里那些原本还将信将疑的观望派,瞬间动摇了。
群友1:「卧槽!连袁彬这倔驴都服了?那必须得试试!」
群友2:「地址再发一遍!我现在就订位!」
群友3:「看来不是心理作用,是实打实的效果啊!」
就在群里被袁彬的宣言点燃,纷纷搜索“膳时记”时,徐有亮姗姗来迟,又扔下了一枚“视觉炸弹”。
他发了一张刚刚拍摄的照片。
一个素雅的白瓷炖盅里,汤色清亮澄澈,几乎能见盅底,一块炖得酥烂、形态完整的乳鸽肉浸在汤中。
旁边漂浮着几片半透明的黄色佛手柑和暗红色的玫瑰花蕾,色泽搭配得恰到好处,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那股清雅的花果香与肉香融合的独特气息。
徐有亮:「[图片]别光说,给你们看看‘实物’!今天这份好像更香了!」
这张极具诱惑力的美食图片,彻底勾起了所有人的馋虫和好奇心。
群友4:「看着就好吃!@徐有亮亮哥,帮个忙,先帮我点一份佛手柑的那个汤,我马上到!」
群友5:「我也要!帮我点一份套餐!」
一时间,群里变成了大型代购下单现场。
经由这场充满戏剧性的赌约,“膳时记”和其主打的“年轻人的健康轻养”概念,在这个高净值的投行圈子里彻底打响了名号。
口碑如同水波般扩散开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寻求真正有效养生方式的年轻上班族。
新品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都市养生话题。
新品上线并成功吸引年轻客群后,“膳时记”步入了平稳发展的快车道。
一日午后,苏浩泽正在办公室梳理近期的客流量数据,手边放着一杯氤氲着热气的枸杞菊花茶,澄黄的茶汤中,红艳的枸杞与洁白的杭菊起伏,清香袅袅。
电脑提示音轻轻响起,一封来自“中医药协会“的邮件出现在收件箱最上方。
当看到“诚挚邀请“四个字时,他握着鼠标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封落款盖着协会钢印的正式邀请函,竟是邀请他参加下月举办的“药食同源理论与现代应用“内部研讨会,并作为新锐企业代表进行一些经验分享。
这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
苏浩泽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激动,正准备仔细阅读详情。
放在桌面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李医师。
“苏总,协会的邀请函,你收到了吧?”李医师的声音带着欣慰的笑意,“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说明你们的努力和方向得到了主流学术界的关注。”
“是的,李医师,我刚看到。”苏浩泽回答,语气中难掩振奋。
“记住,”李医师的语气变得严肃了几分,“在这种场合,汇报时一定要抓住核心。重点讲清楚你们是如何将传统的‘性味归经’理论,巧妙地转化为现代人易于接受的风味和产品形态。比如,你们是如何通过独特的炮制方法,减少佛手柑的苦味、激发其清香的?玫瑰为何选择在炖煮后半程投入,以最大程度保留其解郁安神的药性?要用扎实的专业细节和清晰的逻辑,去赢得同行和前辈的尊重。”
李医师的一席话,如同明灯,为苏浩泽指明了准备的方向。“我明白了,李医师。谢谢您,我们会重点准备这些内容。”
苏浩泽刚挂断电话,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赵明生举着手机冲进来,脸上写满激动:“协会的邀请邮件的抄送我也收到了!这简直是我们创业以来最重磅的好消息!“
他绕着办公桌走了两圈,突然按住苏浩泽的肩膀,“所有后勤保障包在我身上,你需要什么数据、要准备什么演示物料,我让全公司配合!“
两人立即召开了视频会议。
苏浩泽将初步构思的ppt投屏展示。
在“传统药膳现代化转化“的章节里,他特意加入了干佛手柑经过清洗、闷润、切制后变成半透明薄片的对比图。
在介绍新品研发理念时,则用风味轮盘图解析了佛手柑玫瑰炖乳鸽的滋味层次。
核心的醇厚底味,中段的清新果酸,后调的花香回甘。
“具体的配方比例我会会进行一个模糊处理。“苏浩泽说着,将标注着精确克数的配方表替换成了百分比示意图。
赵明生立即领会:“商业机密必须保护,但可以多展示我们的研发过程,比如食材筛选标准、熬制火候的掌控这些。“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苏浩泽的办公室成了临时备战室。
墙上贴满了风味轮盘图和各种药材的性味归经表,茶几上堆着《中药炮制学》和《现代食品风味化学》。
每当深夜加班时,赵明生总会带着宵夜出现,有时是厨房新试做的山药糕,有时是附近茶餐厅的煲仔饭。
研讨会前夜,苏浩泽做着最后的检查。
投影幕布上定格在佛手柑玫瑰炖乳鸽的成品图。
清亮的汤色里,酥烂的乳鸽肉与佛手柑薄片、玫瑰花瓣形成恰到好处的构图。
苏浩泽关闭了电脑,将U盘收好,目光掠过邀请函附带的议程表时微微顿住。
其中有一位参与的主讲人,正是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梁萍华医师。
他又想起最近苏平安提到学校里有不少孩子反复感冒的事。
这位擅长小儿体质调理的专家,或许能帮他们研发适合儿童提高免疫力的食疗方子。
他重新打开电脑,在汇报稿末尾添上一行字——关于儿童体质调理的药膳开发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