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旺护着,从平阳到云溪只花了大半日便到了。
与平阳比起来,云溪带给人一种宁静的松弛感。
这次马车进城,没有去姜梨前次去的靳家药堂,而是直接去了云溪城最靠里的靳家老宅。马车悠悠驶过一座石桥,面前便是一座古朴的门楼。
这里与云溪城之间隔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城墙用青石砌成,有些地方已经长了青苔,有一种古朴厚重。
李旺下马走到姜梨马车前,“姜姑娘,到了。”
姜梨和薛明珠下了马车,里面已经出来十多个下人小厮帮着将箱笼搬了进去。薛明珠笑着问李旺,“也不知靳家还有些什么人,既然来了便一定要先去拜访才是。”
李旺笑着道:“薛娘子不用顾虑这些,我家公子专门为你们安排了住处,就是害怕你们住不惯。等你们安置下来,倒是可以去走一走。”
薛明珠便不多问,带着女儿一起走了进去。
这一进门,却更加惊讶。
这园子与平阳的大园子一点也不同,里面俨然是一个缩小版的云溪城,靠近城墙一段便是一条集市,一溜排着十多个铺子。
李旺边走边介绍道:“这些都是靳家远房亲戚,还有一些是跟公子早年在边境做事的部下,这次公子回来便将他们安置在这里,开些小铺子谋生。”
薛明珠看这些俱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虽然只是普通商户打扮,但举手投足之间隐隐露出一丝行伍之气,便知道这是晏行安排的护卫了。
走了几步便到了一处粮油铺子前,李旺笑着介绍,“这是王掌柜,是跟着公子死守眉州城的部下,今年年初娶了妻,算是安定下来了。”
薛明珠一听是与晏行守护过眉州的将士,心生敬意,朝着王掌柜温和的笑了笑。
王掌柜笑着拱手,声音爽朗又带着几分恭敬,“小的们都是跟着公子从战场上下来的,别的本事没有,护着自己人还是能做到的,薛娘子和姜姑娘若有什么,只管吩咐小的们就是。”
薛明珠连忙笑着回礼,“多谢王掌柜费心,我们初来乍到,往后还要多靠你们照拂。”
王掌柜连说不敢,说了几句闲话,李旺又带着薛明珠和姜梨往前面走去,“前面的药铺是靳大夫的远房表弟开的,谁若是有个头疼脑热,可以请他看看。”
姜梨抿唇笑着和年轻大夫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有田大夫跟着,自然也不怕什么头疼脑热。只是,这一路走来,她没有想到晏行心思居然如此缜密。
表面上看,这里一切都平平常常,但若是当真有外敌来犯,靳家城门一关,便自成一体,而且,这座宅子前面有河,后面靠山,前面可防,后面可退,加上宅子里的商户,那可都是跟着晏行上过战场的军人。
这哪里是老宅,完全就是一座坞堡。难怪晏行要让她们搬到这里来。
姜梨含着笑,默不作声跟着李旺往前面走。
青石路面走完,前面便是一片约半亩大的空地。
李旺笑着解释:“公子知道姑娘喜欢打理花草,特意留了这片地。”
姜梨心里一暖,含笑点了点头。
她一路过来仔细看了,这些商铺应该都是才建起来,那些雕花窗户都是簇新的。这片地更是才翻了新,里面什么也没有种。
薛明珠伸手碰了碰女儿的胳膊,“皎皎,这地方可比平阳好多了。”
她薛明珠也不算是没有见过世面,但大的能容纳集市的宅子,她还当真没有见过。
“阿娘喜欢这里?”姜梨回过头望着母亲。
“当然喜欢,”薛明珠目光悠远的望着蓝得凝滞的天空,“日后阿娘老了,便要找这样一处宁静的地方住着,每日无事便四处走走,看看花,晒晒太阳也不枉此生了。”
姜梨笑着道:“阿娘住在这里,不也就提前过上了你想要的日子?”
“倒也是。”薛明珠眯了眯眼,笑着道。
路过那片空地,便到了一座雅致的院落。刚走到门前,里面便快步走出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老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老奴刘忠,是这院子的管家,公子特意吩咐老奴在此等候薛娘子和姜姑娘。”
李旺便退到了后面,刘管家上前引她们进去,“院子是翻新的,您二位瞧瞧,可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尽管跟老奴说。”
院子布置得十分雅致,廊下挂着几盆吊兰,寥寥几盆绿意便让廊下多了几分灵动。屋子里的摆设倒是和平阳薛家里差不多,若实在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绿植少了些。
薛明珠住在中间的正屋,姜梨挑了西边的屋子住下,将东边那间留给了田菱。
“云溪比平阳凉爽得多,我也不怕热,西边屋子阳光更充足。”姜梨解释道。
自己女儿是什么样的脾性薛明珠知道,皎皎分明就是想将好些的屋子让给田菱。向东的屋子早晨光线足,下午又凉快,不像西边的屋子下午太阳抵着晒。
这样的屋子冬日住着倒也还好,夏日住着并不很舒适。
刘忠也愣了愣,“姜姑娘,要不你还是住在东厢。”
“无妨,我喜欢西厢。”姜梨笑着道:“田菱带着星娘,孩子怕热,住东厢更合适。”
薛明珠笑着对刘忠道:“你不用管,随她去就是。”
虽然薛明珠这样说,但刘忠心里始终惴惴不安。毕竟正屋和东厢是根据公子的意思按照主子的住房来布置的,那西厢房虽然也不差,但再好也只是客房。
但他也不能再说什么,只得让人带着姜梨去了西边屋子。
一行十多人很快安置下来,田继文李旺等男子全部住在外院,女眷便都住在内院。
等田菱带着星娘和夷姑等一行拿着东西走进内院时,刘忠已经将住处安排得妥妥帖帖。
锦儿将手中的鸟笼挂在正屋门前的廊下。
或许是换了地方,笼子里的巧哥并没有如家中般聒噪,只是睁着一双黑豆般的眼睛有些好奇又有些胆怯的在笼子里窜上跳下。
“你怎么将它也带来了?”薛明珠笑着道。
“是姑娘让我带来的。”锦儿往笼子里放了一把小米,“姑娘说公子日日住在书院,也管不了它,不如带过来给娘子解解闷。”
薛明珠看了女儿一眼,突然觉得哪里不对,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又有些说不清楚。
“阿娘,你是日日忙着的人,突然闲下来说不定不习惯。”姜梨温声道:“有巧哥在耳边聒噪,倒是多了点乐子。”
“我不会不习惯。”薛明珠慈爱的望着女儿,“难得清闲,阿娘正好可以陪陪你。”
姜梨垂下眼,笑了笑。
她也很想好好陪陪阿娘,只是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怕只能等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