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快,农活组也干完活回来了,一桌虽不奢华但色香味俱全、充满了“家”的味道的饭菜就摆上了桌。

没有陆雪凝的“艺术加成”,只有朴实的饭菜香,众人围坐吃得格外满足安心。

连一直有点小情绪的苏晓晓,吃到齐云那盘鲜嫩入味的小炒肉时,都忍不住夸了一句:“你这手艺还真可以!”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带着田野的清新。吃饱喝足,又休息了个把小时,大家的精神头都恢复了不少。

“好了各位!” 赵导拿着喇叭,声音带着一丝不同往日的郑重,“下午咱们换个地方,换个形式。村里知道咱们节目组在这儿,特意把村里的活动室收拾出来了,想请咱们过去,跟村里的乡亲们…聊聊天,说说话。”

“座谈会?” 陈昊立刻领会了意图,点点头,“这个好!深入群众,接地气!”

一行人走出小屋,沿着村里干净的石板路,走向村子中央那栋相对崭新的二层小楼。活动室被布置得简单而温馨:几张长条桌拼在一起,铺上了洗得发白的蓝布;桌上摆着村里自产的瓜果和清茶;几十把塑料椅子围坐一圈,已经坐满了闻讯赶来的村民,男女老少都有,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和好奇的目光。

明星们的到来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尤其是年轻人和孩子们,看到陆雪凝和林远这两位新科影帝影后,眼睛都亮了。在村长的热情招呼下,大家依次落座。没有舞台,没有聚光灯(除了节目组的补光灯),只有近距离的、平等的围坐。

村长是个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中年汉子,他搓着手,有些局促地开场:“那个…欢迎各位大明星、大导演来我们村!我们这儿偏僻,条件差,大家多担待!今天呢,就是随便聊聊,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都别客气!”

刚开始,气氛还有些拘谨。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先开口。

陈昊作为老大哥,主动破冰,笑呵呵地问:“村长,咱们村主要靠什么产业啊?我看地里庄稼长得挺好。”

提到这个,村长来了精神:“主要是种菜!还有几户养蜜蜂的!我们这儿水土好,种出来的菜水灵,没污染!就是…就是路不太好,卖不上好价钱,好多菜都烂地里了…”说到后面,语气有些低落。

这时,一个坐在角落、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女孩,怯生生地举起了手。她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眼神清澈又带着点胆怯。

“小娟,你有话想说?” 村长鼓励道。

叫小娟的女孩站起来,小手紧张地绞着衣角,声音细若蚊呐:“我…我想问…当明星…是不是…是不是就能赚很多钱?能…能帮爸爸妈妈…把家里的菜都卖出去吗?”她说完,脸涨得通红,飞快地低下头。

这个问题,如此直白,如此沉重,又如此真实。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陆雪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看着那个和自己妹妹差不多大的女孩,眼神里充满了心疼。她刚要开口,旁边的林远轻轻按住了她的手,示意她别急。

陈昊收敛了笑容,语气温和而认真:“小娟,当明星能赚钱,这不假。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用我们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看到你们的好东西,就像你们种的好菜。”他看向镜头,也看向在场的村民,“我们录这个节目,就是想把像你们这样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地方,介绍给外面的人。让大家知道,这里的菜好,这里的人朴实!”

林远接过话,声音沉稳有力:“村长,小娟,其实现在网络很发达。等我们节目播出后,肯定会有很多人看到咱们村的好东西。到时候,也许会有电商平台、有物流公司愿意进来合作,把咱们的菜直接卖到城里人的餐桌上!路,会慢慢修好的;销路,也会慢慢打开的!关键是要把东西种好,保持这份纯天然!”

齐云也忍不住开口,语气真诚:“对!我们拍节目,也是想让外面的人知道,有这样一群勤劳的人在努力生活!村里的好东西,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小娟听着,虽然有些词不太懂,但能感受到话语里的善意和希望,她抬起头,眼睛亮亮的,用力点了点头。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阿婆颤巍巍地站起来,手里捧着一个用蓝布包着的东西。她走到陆雪凝面前,布满老茧的手有些颤抖地打开蓝布,里面是几双做工极其精巧、色彩鲜艳的虎头鞋和小肚兜。

“闺女…” 阿婆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有些沙哑,“俺…俺听说你是大明星…俺没啥值钱东西…这是俺自己做的…俺们这儿的老手艺了…以前娃娃出生都穿这个…现在…快没人会做咯…送给你…别嫌弃…”阿婆的眼神里,有期盼,也有一种手艺即将失传的落寞。

陆雪凝看着那凝聚着心血和时光的精美绣品,再看着阿婆沧桑而真诚的脸,眼眶瞬间就红了!她连忙站起身,双手郑重地接过那沉甸甸的蓝布包,声音有些哽咽:“阿婆!谢谢您!这太珍贵了!这手艺太美了!怎么能让它失传呢?” 她转向镜头,也看向节目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和恳求,“赵导!陈老师!我们能不能…帮阿婆她们宣传一下这个手艺?这么美的东西,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应该传下去!”

赵导和陈昊都重重地点头。陈昊感慨道:“阿婆,您放心!您这手艺,是宝贝!雪凝说得对,我们一定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说不定,还能帮咱们村发展点旅游,让城里人来学学手艺,买买这些好东西!”

座谈会的气氛,在这一刻被推向了高潮。有了小娟和阿婆的开头,村民们也渐渐放开了,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有问城里生活的。

有好奇明星平时吃什么的——当得知他们昨天也吃便当时,大家都笑了。

有分享自家种菜养蜂心得的。

还有个大爷,拉着林皓的手,非要教他怎么看天气。“看云识天气,比天气预报准!”,把林皓唬得一愣一愣的。

没有脚本,没有排练。有的只是最朴实的交流,最真实的情感碰撞。

镜头捕捉着:

陆雪凝小心抚摸着虎头鞋上细腻的针脚,眼神专注而温柔,与阿婆低声细语地交谈。

林远耐心地听着养蜂大叔讲如何辨别蜂蜜真假,不时点头。

齐云被几个半大小子围着,问他在剧组拍戏的事,他认真地回答,还比划了几个动作。

林皓则被一群孩子“围攻”,嘻嘻哈哈地玩闹在一起。

连苏晓晓都放下了那点小心思,蹲在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村姑旁边,好奇地看着对方灵巧地编着竹篮。

陈昊和村长坐在一起,聊着村里的发展和困难,表情认真。

夕阳的金辉透过窗户,洒在活动室里每个人的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茶香、瓜果的清香,还有浓浓的人情味。

笑声、说话声、偶尔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远比任何剧本都动人、都真实的乡村图景。

座谈会结束时,村民们依依不舍地送别。小娟鼓起勇气跑过来,塞给齐云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大番茄,红着脸说:“云哥哥,给你吃!可甜了!”齐云笑着接过,摸了摸她的头:“谢谢小娟!哥哥一定好好吃!”

许渊在监视器后看着这温馨而富有力量的一幕幕,心中也充满了感慨。

这期节目的分量,早已超出了普通的综艺娱乐。它记录下的,是城市与乡村的连接,是明星与普通人的共情,是古老手艺的呼唤,是乡村振兴的希望。

而齐云,作为其中真诚的一份子,他的形象,也在这真实的互动中,变得更加立体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