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追源者不弃 >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叉口暗影与沙民传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叉口暗影与沙民传闻

驼队沿着干涸的河床遗迹,在死寂的沙海中艰难前行。烈日炙烤着无垠的黄沙,热浪扭曲着视线,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气息。昨日的厮杀仿佛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留下的除了几座新坟和商队众人心头的阴霾,便是对“黑蝎子”更深的忌惮。

刘臻骑在骆驼上,微眯着眼,看似在打盹,实则感知全开,警惕着四周任何一丝异动。与商队同行,固然能稍作掩护,但也意味着目标更大,更容易被盯上。韩管事和那名叫做“青珞”的女弩手对他恭敬有加,却也带着几分探究。他并不多言,大部分时间沉默寡言,维持着一个身手不凡、目的神秘的游历者形象。

连续跋涉两日,除了偶尔掠过天空的孤鹰和沙地上迅捷爬行的蜥蜴,并未再遇到其他活物,连“黑蝎子”的踪影也仿佛消失了一般。但这种平静,反而更让人不安。

第三日黄昏,天际被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时,前方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片模糊的轮廓。那并非绿洲,而是一片依托着几座巨大风蚀岩山建立的、由低矮土坯房屋和帐篷组成的聚居地。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在空旷的荒漠中显得格外珍贵。

“到了!前面就是三叉口!”韩管事指着那片轮廓,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声音却压得很低,“大家都打起精神,这地方鱼龙混杂,不比外面安全多少。”

随着驼队靠近,三叉口的全貌逐渐清晰。它坐落在一个天然形成的、三股干涸古河道交汇的洼地中,地势相对隐蔽。房屋大多破败,用黄土和碎石垒成,街道狭窄肮脏,空气中混杂着牲畜粪便、烤馕和某种劣质烟草的味道。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其中:有裹着厚实头巾、眼神警惕的沙漠旅人,有袒露着精壮上身、腰间挎着弯刀的佣兵,也有穿着破烂、眼神麻木的本地居民。几个看似驿站伙计的人懒洋洋地靠在土墙边,打量着到来的驼队。

这里没有明显的秩序,一种混乱而压抑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韩管事显然对这里颇为熟悉,指挥驼队熟门熟路地绕到聚居地边缘一处相对独立、有土墙围拢的大院前。院门口挂着一个歪斜的木牌,上面用模糊的颜料画着一只骆驼和一碗水的图案,看来是一处兼营住宿的骆驼驿站。

“老沙克!老沙克!开门!是我,老韩!”韩管事上前拍打着厚重的木门。

过了好一会儿,门上的一个小窗才被拉开,露出一双浑浊而警惕的眼睛。看清是韩管事后,里面传来卸下门闩的沉重声响,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佝偻着背、脸上布满深壑般皱纹的老者站在门内,沙哑着嗓子道:“是老韩啊,这次怎么这么晚?路上不太平?”

“别提了,差点栽在‘黑蝎子’手里。”韩管事叹了口气,侧身让开,示意驼队进院,“多亏了这位刘壮士出手相助。”他指了指刘臻。

老沙克浑浊的目光在刘臻身上扫过,尤其是在他腰间的刀上停留了一瞬,微微点头,没再多问,转身引着众人进入院子。院子很大,堆放着一些杂物和草料,角落里有水井和牲口棚。虽然简陋,但围墙高大,给人一种安全感。

安顿好驼队,分配了房间(不过是土坯房里的大通铺),韩管事招呼刘臻和青珞到一间充当账房的小土屋里,老沙克端来了粗茶和烤饼。

“刘壮士,这里是三叉口最大的驿站,老沙克是这里的老板,也是消息最灵通的人之一。”韩管事介绍道,“你有什么想打听的,或许可以问问老沙克。”

刘臻看向老沙克,直接问道:“老人家,可曾听说过‘石肤部落’?”

老沙克正低头拨弄着炭火盆,闻言动作微微一顿,抬起眼皮,深深看了刘臻一眼,慢悠悠地道:“石肤部落,年轻人,打听这个做什么?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传说了。”

“游历之人,对荒漠古事有些兴趣。”刘臻语气平淡。

老沙克呷了一口粗茶,缓缓道:“传说罢了,说是住在西边黑石山脉里的野人,皮肤像石头一样硬,力气比骆驼还大,不跟外人打交道。几十年前好像还有人见过他们的踪迹,后来就再没消息了。有人说他们迁到更深的山里去了,也有人说惹了不该惹的东西,灭族了。”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沧桑。

“黑石山脉怎么走?”刘臻追问。

老沙克伸出枯瘦的手指,蘸了点茶水,在破旧的木桌上画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从这里往西,穿过‘鬼哭戈壁’,看到一片像被火烧过一样的黑石头山,就是了。不过。”他顿了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告,“那地方邪门得很,戈壁里有流沙和毒蝎,黑石山更是不干净。这些年,想去那边发财或找刺激的愣头青,十个有九个没回来。我劝你啊,年轻人,别去招惹。”

“不干净?”刘臻捕捉到这个字眼。

老沙克却闭上了嘴,只是摇头,不肯再多说,仿佛触及了什么禁忌。

刘臻知道再问也无用,便换了个问题:“最近这附近,除了‘黑蝎子’,还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或者生面孔吗?”

老沙克抬起眼皮,看了看窗外渐暗的天色,低声道:“三叉口哪天没有生面孔?不过前几天倒是来了几个怪人。”

“怪人?”

“嗯。”老沙克压低了声音,“打扮不像商旅,也不像佣兵,穿着灰扑扑的长袍,遮着脸,话很少。他们不住店,就在镇子外头的废墟里扎营。白天不见人,晚上才出来活动,神神秘秘的。镇上的老人都说,他们身上有股说不出的阴冷气,不像活人该有的。”

灰袍人?神出鬼没?刘臻心中一动,想起了总部那些“蛇瞳”杀手的装扮,虽然不尽相同,但这种神秘阴冷的感觉却有些相似。难道“蛇瞳”的触角已经伸到西境荒漠了?他们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另有图谋?

“他们往哪个方向去了?”刘臻不动声色地问。

“昨天一早就往西边走了,也是去黑石山脉的方向。”老沙克说道,眼神意味深长地看了刘臻一眼。

西边?黑石山脉?刘臻的心沉了下去。这绝不是巧合。无论这些灰袍人是不是“蛇瞳”,他们的目标很可能与“石肤部落”或“不朽之核”有关。自己的行踪,或许已经暴露,或者,有另一股势力也在追寻同样的东西。

必须尽快行动!

就在这时,驿站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和马蹄声,似乎又有一支队伍抵达了三叉口。隐约还能听到几声呵斥和皮鞭抽打的声音。

老沙克脸色微变,站起身走到窗边,撩开破旧的布帘向外窥视。韩管事和青珞也紧张起来。

刘臻感知延伸出去,听到外面一个粗野的声音喊道:“都给老子听好了!搜!仔细搜!任何一个生面孔都不能放过!尤其是带刀的,独行的!”

脚步声和敲门声开始在驿站外的街道上响起,逐渐向驿站靠近。

韩管事脸色发白,看向刘臻:“刘壮士,这好像是冲着你来的?”

刘臻眼神冰冷。来得真快!是“黑蝎子”的报复?还是那些灰袍人的同伙?他迅速判断形势:驿站目标明显,硬闯出去风险太大,对方人数不明。

他看向老沙克:“老人家,可有隐蔽之处?”

老沙克浑浊的眼睛闪烁了一下,看了看刘臻,又看了看窗外,快速低声道:“跟我来!”他示意刘臻跟上,转身走向屋子角落,挪开一个堆满杂物的破木柜,后面竟然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延伸的黑黝黝的洞口!一股土腥味扑面而来。

“下面是废弃的地窖,以前存水用的,现在没人知道。躲好,别出声!”老沙克急促地说道。

刘臻不再犹豫,一闪身钻入地窖入口。老沙克迅速将木柜推回原处,掩盖了洞口。

地窖内一片漆黑,潮湿阴冷。刘臻屏住呼吸,贴在土壁旁,仔细倾听着上面的动静。

很快,驿站大门被拍得山响,夹杂着嚣张的叫骂声。老沙克慢吞吞地去开了门。

“老家伙!有没有看到一个二十多岁、带着刀、生面孔的小子住进来?”一个粗鲁的声音问道。

“军爷,哦不,好汉爷,”老沙克的声音带着惶恐,“小老儿这今天刚到的就是老韩的驼队,都是熟人,没见什么生面孔的年轻人啊。”

“搜!”那声音不耐烦地命令道。

杂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响起,翻箱倒柜的声音,骆驼受惊的嘶鸣声,韩管事的辩解声,青珞压抑的惊呼声,混成一片。

刘臻握紧了刀柄,心中杀意涌动,但强行压下。现在不是动手的时候。

脚步声最终来到了这间小土屋外。

“这里面是什么?”

“就是小老儿记账歇脚的地方,没啥好看的。”老沙克的声音。

门被粗暴地推开。几双脚在屋子里走动。刘臻能感觉到有人就在头顶的木柜前来回踱步。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幸运的是,那人似乎并未察觉木柜后的异常,骂骂咧咧地转了一圈,便走了出去。

“头儿,没有!”

“妈的,难道跑别处去了?继续搜!就是把三叉口翻过来,也要把那小子找出来!”叫骂声和脚步声渐渐远去。

地窖里,刘臻缓缓松了口气,但眉头却锁得更紧。对方目标明确,就是冲着他来的。而且如此大张旗鼓地搜查,显然势力不小。这三叉口,不能再待了。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上面的喧闹声才彻底平息。木柜被轻轻移开,老沙克苍老的脸出现在洞口,低声道:“人走了,是‘沙狐’的人。”

“沙狐?”刘臻钻出地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另一股马贼,比‘黑蝎子’更狡猾,消息更灵通,经常给某些大人物干脏活。”老沙克面色凝重地看着刘臻,“年轻人,你惹的麻烦不小啊。他们这么搜你,肯定不是为了一点钱财。”

刘臻心中明了。“沙狐”背后,很可能就是那些灰袍人,或者与“蛇瞳”相关的势力。他们果然已经布下了网。

“多谢老人家相助。”刘臻拱手道谢,随即看向韩管事和青珞,“韩管事,青珞姑娘,看来我不能连累你们了。今夜我便离开。”

韩管事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化作一声叹息:“刘壮士保重。这份恩情,老韩记下了。”青珞也默默点了点头,眼神复杂。

刘臻不再耽搁,向老沙克详细询问了通往黑石山脉最隐蔽的路径,又补充了些清水和干粮。趁着夜色深沉,他悄无声息地翻出驿站后墙,如同融入阴影的猎豹,向着西方那片更加未知、更加危险的荒漠深处,疾驰而去。

他的身后,三叉口的零星灯火在无边的黑暗中,如同鬼火般摇曳,很快便被吞没。前路,是更加凶险的“鬼哭戈壁”和神秘莫测的“黑石山脉”,以及,未知的敌人和等待揭晓的真相。时间,越发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