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边吃完,大家准备去看戏。

徐晼紧跟着大人,保证不落单。吃年酒程序都差不多,就是吃喝玩乐。

徐晼跟着太夫人,看小丫鬟跑过来。

荟儿紧紧抓着姑娘浑身发抖。

徐晼要走路被她拽的走不动,不得不拖着她走,要不然掉队了。

卢氏轻声问道:“怎么了?”

荟儿缓口气急忙说道:“我一直跟着姑娘,在那路口被人一撞转眼姑娘就不见了,好在我又追上来了。”

徐晼乖巧的和二奶奶解释:“我这丫鬟胆小,成天担惊受怕。”

卢氏估计没事了,语气缓和:“都小心点,等回去就好了。”

徐晼说道:“得把她拴在裤腰带上。”

卢氏无语,要这丫鬟有何用?不过丫鬟太小,茜儿倒是稳重一些。

众人到了戏台坐好。

徐晼看,今天太夫人都不能坐前边,前边坐的都是长公主、王妃一个层次,其他的都靠后。

徐晼坐的更后,虽然看不见戏台,但能看见戏楼上。

一个媳妇过来找徐氏,轻声说道:“郡主请你出去玩。”她走了。

茜儿看看,今天有好多郡主,压根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而且都很高贵,和县主、郡王妃等都差不多。

台上的戏开唱。

徐晼安静的听戏,不是她听不听得清的问题,而是离着这么远要听见,戏子都有一把好嗓子。

念台词都得铿锵有力,要不然听不清。动作要刚劲有力,节奏感要强。戏子工夫到家,唱起来就好看。

一出戏唱完,一群人闹哄哄的闹到王妃、长公主们跟前。

益王妃很镇定。

一个媳妇回话:“大姑爷、二姑爷和端王府几位打起来了,因为一个戏子。”

徐晼安静的想,这是第几次因为戏子打起来?或者说打起来就不算什么,小孩没事打打架。

齐家老夫人准备骂几句。

平原长公主跳起来着急忙慌的喊:“我儿怎么样了?”

媳妇应道:“都是些小伤。”

平原长公主大怒:“小伤?敢让我儿受伤?你这贱婢!”

彭城郡主插话:“受伤了是打赢还是打输了?”看着冯祁也不可能打赢,她嘲讽道,“连抢个戏子都抢不赢!要是让他上战场能做什么?还是别惹陛下生气!”

平原长公主大喊:“我儿还小!”

郡主骂道:“还小就抢戏子?”

长公主又骂靖安郡主:“你是这么管的?”

郡主骂道:“是关起来打一顿还是怎么管?他从小就抢戏子你怎么不管?”

平原长公主差点被气死。

彭城郡主当她和萧氏、郑氏一样,所以一块骂。

靖安郡主都被惊到了,没想到被传很不如意的三妹妹如今这么彪悍!这就算不如意也爽!

靖安郡主都快烦死平原长公主了,一天事儿多得很,正经事从不管,管了她还有意见。

又有内侍跑来回话:“平原驸马、齐大人等在御前不称旨,被各赏三十大板。”

益王妃惊的差点跳起来,不过是兄长挨打,她得挺住,别闹笑话。

平原长公主尖叫:“什么?”

徐晼心想三十大板不算小伤了,即便驸马不是儿子,长公主也要闹了。

内侍继续说道:“饶侍郎请旨,陛下已经下旨,拜饶侍郎为征北大将军,择日出征。”

徐晼点头,算是尘埃落定了。外敌入侵,朝中那些人就知道闹,子侄为戏子打起来。在国师心里,子不教父之过,三十大板是打少了,一人八十大板还差不多,打死几个更好。

余氏脑子一时空白,看到徐氏的反应一愣,她太平静了吧?可能压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是舍弃了武将让一个文官去带兵,意味着对所有武将不满意!

饶正臣如今的情况和瞿家老侯爷当初的情况不太一样,不过好像就那样。

就是朝中一群人不动手动手也是为戏子只动口一天吵个不停的时候,有人要上战场了。

内侍又说道:“以魏国公为副将。”

众人哗然。

徐晼看着,一群女子虽然不太懂不太关心,但懂一些简单的算学,让魏国公做副将,像乱来。魏国公管五城兵马司,也不算有带兵经验,不过老国公是带过兵的。

平原长公主大声嘲讽:“饶正臣也会带兵?皇帝肯定是糊涂了!我要进宫!”

长公主收拾一下,进宫去也。

徐晼只能说一句牛哔,不过现在要进宫的不少,好像要在皇帝跟前来个大乱炖。

尘埃落定是不可能定的,得从头吵到尾,就算立功了还有的吵。

太夫人很镇定,管不了。

戏台上的戏继续唱。

徐晼继续听,很好听。戏台上也在打板子。

余氏看着她无语,饶正臣要嫁女,庄夫人又有了,他这个时候出征可不是小事。

徐晼像唱戏:“男子汉大丈夫不就是为妻儿?捋袖子上!”

她声音不大,余氏愣了一下,看她是认真的,想想明白了。饶正臣是个实干派,皇帝喜欢实干派,很多时候不是打不了,是有太多人拖后腿。文官武将都一样,把那些一管,就打了。

有人说道:“难道是靠饶大姑娘的旺父命?”

卢氏看有些人急了。若是饶正臣立了大功,那回来就得拜相封侯,权一大,有些人就不太好受。所以有点远见的都要开始拖后腿。

但这个后腿并不好拖,第一看圣意,第二饶正臣不是孤臣,他背后是梅山书院,此时肯定有梅溪先生支持。

梅溪先生也是个实干派,对于那些权贵都看不上,梅山书院若是出手,局面不好说。

卢氏看一些人盯上太夫人。

有人预言:“岂不是又要出一个广武侯?”

太夫人感慨:“大敌当前……”

郡主接话:“陛下圣明,忠臣良将辈出。”

这是又接上董维的事,益王妃不想在她家议论,让台上的戏继续唱,看只有一个人认真听。

一个小媳妇问徐晼:“你兄长成亲怎么办?”

徐晼一愣:“怎么了?”

小媳妇怕她不清楚,再说一遍:“饶大人要出征,万一……”她拿帕子捂着脸。

徐晼懒得理她,继续听戏,唱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