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来找事的处理了。想和太夫人说话的从容说起来。

徐晼坐在一边吃吃吃,吃了糖吃山药山楂糕。

郡主跟着吃,看她母妃要把齐家的姑娘嫁给瞿邈,不是齐家的是亲戚家的姑娘。

郡主看六婶。

徐晼点头,挺好。结亲这种事大多是找熟人、亲戚,知根知底,没办法才找媒婆,被骗是常事。结亲也是解决你家儿子我家女儿,气氛很自然,很好。

一个老夫人领着一个端庄的姑娘上前,毛遂自荐:“这孩子也是从小读书,女红也是会的。”

徐晼细声细气的插话:“这是请太夫人做媒?看上了谁?”

长公主、益王妃、颜家老夫人都是一愣,还以为看上侯府的哥儿,现在顾太夫人都时日无多了还请她做媒?谁呀心这么大?

大家面面相觑,竟然都不熟。

徐晼愉快的吃桔子,心想脸这么大的就是新贵,比如梅山书院派,让不少平民、小家族看到机会,能一跃而起,取代原先的名门望族,成就百年霸业。

老夫人对着长公主恭敬的解释道:“我见过长公主的,令狐昺是我外子的门生。”

大家面面相觑,有知道令狐昺的吗?

安丰侯夫人在一边不说话,她今天就是看看顾太夫人。至于那个令狐昺她有听说过,据说能力特别强,那么他的恩师很厉害?能有这么大的面子?

不得不说,有时候小人狂的让人无语。就像那个张嫣,什么都敢想,影响极坏。

老夫人又向长公主推荐:“长公主看看我这孩子,极是贤淑。”

长公主冷冷的问道:“你看上了哪个?”

老夫人谦虚的说道:“没有没有……”

她带着的姑娘傲气的说道:“我谁都看不上!”

老夫人大惊,忙说道:“胡说什么?”

姑娘愈发傲气:“一群凡夫俗子,也配?”

瞿清霞问:“那你要干嘛?”

姑娘说道:“做女官,将来做女帝。”

老夫人大叫:“你是不是中邪了?饶正臣的儿子就很不错!”

长公主下令,让人将俩中邪的赶出去。

益王世子夫人好奇道:“令狐昺是什么人物?”

长公主叫个人来问问。

一个小厮很快跑过来,向长公主、太夫人回话:“陛下下旨,将德庆公主和驸马打入天牢。之前十三王之乱到了慈州,大概那时候有了关系。”

长公主点头,十三王之乱结束的很快,彭鲸有一定的功劳,但彭鲸之所以会倒戈,是因为十三王就是乱,没什么前途,像那张嫣可能能炸死自己。所以彭鲸要换一种方式,和德庆公主联手?或许还有某个皇子。

长公主不多管,皇帝和皇太子自己管去。至于如今梅山书院的乱象,长公主管不了。她年纪也大了,见见顾太夫人,回去安心养老。

小厮又说道:“令狐昺在工部搞军器,卓有成效。据说幼时家贫,被当地一望族教养,如今对恩师十分感激,曾说要为他们求赐封。”

长公主明白了,确实挺孝顺。大孝子干什么都行。

郡主嗤笑一声,像萧氏,这么做无非是想证明自己能耐。还是那一套。

徐晼继续吃。

众人继续围着太夫人聊天。

一个年轻些的夫人说道:“侯府十六七岁的哥儿有五个。”她问瞿卢氏,“令郎还不定亲?”

卢氏兴致不高:“已经看好了。”

妇人好奇道:“是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

卢氏应道:“过一阵就知道了。”

妇人积极的说道:“你看我侄女如何?”

长公主扭头看一眼,说话的是驸马的堂侄女匡氏,嫁的是崔家,说的是崔家侄女。崔家如今衰败了,难怪急着将女儿推销出去,还想借瞿家拉一把,还一挑就挑最好的。

匡氏对着长公主有点怕,但她嫁到崔家,实在不愿这样。她和长公主解释:“孩子是无辜的。”

卢氏应道:“孩子是无辜的。”

匡氏激动的抹眼泪。

余氏接话:“说的是我们家孩子。”

匡氏目瞪口呆。

余氏又说道:“还有那个孩子。”就是吕铉。

匡氏忙说道:“不不我侄女不一样。”

徐晼插话:“这个眼光更高。”

余氏忙说道:“我家孩子配不上。”崔家姑娘眼光高没办法,侯府就随便挑几个吧。

颜家老夫人好心帮太夫人介绍一个:“我家老二有个内侄女,性情十分温顺,被欺负了都不敢说,等姐妹发现了才知道。我看三房的哥儿很好,看他们有没有缘分?”

薛朝晖忙道谢:“你介绍的一定是好的。”

颜安寿小声说道:“那个妹妹性子太软了。”

徐晼笑道:“安排个稳妥的管事就可以了。”

颜安寿笑道:“这主意好。她虽然性子软但也听话,心里是很明白的,还擅长对弈。”

郡主好奇道:“她不会举棋不定吗?”

颜安寿笑道:“不,她要是抬头看人会举棋不定,若是低着头那是蛮犀利的。”

颜家老夫人笑道:“你们一块玩过知道,我都不清楚。”

太夫人笑道:“那定是个好孩子,回头让迥哥儿给你磕头。”

颜家老夫人开心的笑道:“不用不用,我讨一杯喜酒喝即可。”

薛朝晖再次道谢。心里想着,颜家二爷是进士出身,二奶奶也是书香门第,这样的姑娘挺好了。之前还有一些商人想和她联姻,她倒不是看不上商户女,只是没看到合适的。

不得不说,迥哥儿躲过一劫,就不一样,迥哥儿还是承奉郎,随时能找个差事做。

薛朝晖心想,小二房的道哥儿、选哥儿和小大房的适哥儿要难一些了,但作为侯府子孙,只要肯挑差一些的,那多得是。

魏国夫人和太夫人笑道:“我家旁支的哥儿孙镶已经进学,他母亲之前还和我说起,说太夫人教导的姐儿好。”

这话说起来难免尴尬,太夫人坦荡的笑道:“让你见笑了。我这蔷姐儿还想学熊夫人去考一考,我现在也没精力去管她。”

益王妃凑趣:“那正好!快来给我看看!我可是听说几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