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时——

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引擎轰鸣声,如同滚雷般由远及近,瞬间压过了粮店门口所有的窃窃私语和抱怨!

“让开!让开!运粮车来了!后面的车等着呢!” 一个街道干部的声音穿透嘈杂,带着明显的催促和一丝振奋。

人群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面,猛地骚动起来!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声音来源!

只见一辆深绿色的大卡车,庞大的身躯正小心翼翼地倒车,试图靠近粮店后门那狭窄的卸货斜坡。卡车车厢用厚重的绿色帆布盖得严严实实,但那帆布下方鼓胀到极限的轮廓,以及车轴因重压而发出的、令人牙酸的细微呻吟声,都在无声地宣告着——希望,就在那帆布之下!

卡车司机技术娴熟,在街道干部挥舞手臂的指挥下,庞大的车尾最终精准地抵住了水泥斜坡。

“卸车!动作麻利点!” 粮店里面一个负责人模样的中年人立刻高声喊道,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后门被完全打开。几个早已等候在旁的粮店青壮职工,如同听到冲锋号令,动作迅捷地跳上车厢。他们合力掀开帆布的一角!

哗——!

金灿灿、饱满得几乎要胀破麻袋的玉米粒,在初升的阳光下,瞬间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如同打开了一座小小的金山!紧接着,旁边暗红色、沉甸甸的高粱米麻袋也露出了真容,甚至还能看到几袋珍贵的、雪白耀眼的富强粉被压在下面!

“嘿哟!加把劲!后面车等着呢!” 一声粗犷的号子响起。

一个身材敦实的职工猛地弯腰,双臂肌肉贲张,青筋暴起,低吼一声,将一个足有百多斤的玉米面麻袋猛地扛上肩头!那巨大的重量让他壮实的身躯也猛地一沉,脚下趔趄了一下,但他立刻咬紧牙关,额头青筋跳动,豆大的汗珠瞬间从鬓角滚落。他稳住重心,顺着搭好的跳板,一步一步,沉重而坚定地向下走去。咚咚咚!每一下脚步声都像敲在人心坎上。

第二个、第三个麻袋被扛起!扛粮的临时工排成一条人链,动作迅疾如风。沉重的麻袋在他们汗湿的肩背上起落,如同传递着生命的希望。汗水迅速浸透了他们的衣裳,在后背洇开深色的汗渍,在阳光下反射着微光。

空气中,新粮特有的、混合着阳光和泥土气息的干燥谷物芬芳,随着麻袋的移动汹涌澎湃地弥漫开来,瞬间盖过了人群的汗味和焦躁,混合着卡车柴油的刺鼻味道和搬运工粗重的喘息,形成一股极其强悍、令人心神剧震的生命力量!

“好!这边!玉米面堆这边!高粱米靠里!腾地方,下一车马上到!” 粮店负责人站在门口,声音洪亮地指挥着,脸上带着一种“粮草如山”的笃定。

一袋,两袋,三袋……印着河北玉米面、天津高粱米、富强粉字样的麻袋,如同金色的、红色的、白色的洪流,被源源不断地扛进粮店后门,重重地堆放在柜台内侧那片刚刚空出来的地方。新的粮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垒砌,甚至比之前卖掉的还要高耸!

这景象,比一百句空洞的保证都更有力量!

原本因漫长等待而滋生的绝望和怨毒,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瞬间被这源源不断、触手可及的“粮援”景象冲刷得一干二净!希望的光芒在每一双疲惫的眼睛里重新点燃!

“看!新粮!全是新粮!”

“真拉来了!这么多!管够!”

“太好了!这下不用慌了!”

“前面的兄弟,快点啊!后面还有车等着卸呢!” 队伍后面有人大声催促,语气虽然急切,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笃定,与之前的恐慌咒骂判若云泥。

豆爱国和维持秩序的民警、街道干部们,紧绷的神经明显松弛下来。豆爱国按在武装带上的手彻底放了下来,他转头看向那辆正在快速卸空的卡车和负责人,微微点了点头,冷峻的脸上线条缓和了许多。这持续不断的补给洪流,是对秩序最坚实的支撑。

卡车引擎低沉地轰鸣着,并未熄火,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巨兽。第一辆车刚卸空驶离,腾出位置,第二辆盖着同样厚重帆布的大卡车,在无数道充满感激和期盼的目光注视下,再次小心翼翼地倒车,精准地停靠在卸货位上。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帆布掀开,麻袋扛起,新粮如山!引擎声、号子声、沉重的脚步声、麻袋落地的闷响、负责人的指挥声……交织成一曲雄浑的、关于生存保障的交响乐,持续不断地轰击着每个人的耳膜,也夯实着每个人心中的希望——粮食,真的管够!

就在这第二辆卡车开始卸下第一批高粱米麻袋,沉重的闷响与搬运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赵大锤眼皮都没抬,手指不耐烦地敲着登记簿,算盘珠子哗啦作响。他显然也被外面持续不断的运粮动静稍稍分散了注意力,但脸上的不耐烦和公事公办的冷硬丝毫未减。

贾东旭被这声音砸得一激灵,仿佛从巨大的背景音中被硬生生拽了出来。他赶紧递上粮本,声音因为紧张和外面卡车的轰鸣而有些发飘。

赵大锤翻看着粮本,眉头习惯性地皱着:“定量人口一人。玉米面……二十斤,高粱米……十五斤。”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这对年轻夫妻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衣着,以及脸上掩饰不住的憔悴和紧张,语气依旧毫无波澜,“细粮定量呢?富强粉还是大米?” 他的目光扫过贾东旭空空如也的双手和秦淮茹紧抱的空瘪口袋。

贾东旭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下意识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细粮?那雪白的富强粉,就在柜台后不远处的粮堆上,在阳光下白得晃眼!可……他裤兜里那几张带着师傅体温的毛票和粮票……是易中海塞给他的,只够买定量粗粮的钱!他甚至还记得易中海递钱时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和那句“省着点花”。

“同……同志,先要粗粮。” 贾东旭的声音干涩发紧,

赵大锤对这种选择似乎见怪不怪,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拿起笔在登记簿上刷刷划着:“贾东旭,玉米面二十斤,高粱米十五斤。钱票!” 声音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

贾东旭深吸一口气,掏出那个卷得紧紧的旧手帕包。他一层层小心地打开,露出里面寥寥几张被汗水微微浸湿的粮票和卷在一起、皱巴巴的几毛钱——正是易中海给他的钱。他仔细捻出购买二十斤玉米面和十五斤高粱米所需的粮票和毛票,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递进那个狭小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