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华的话像一记闷雷炸在林默耳边。书房里的台灯将父亲的脸分割成明暗两面,镜片后的眼睛深不可测。
\"你们分局的行动打乱了特勤那边的计划。\"林振华吐出一口烟,声音压得极低,\"他们原本是要放长线钓大鱼的。\"
林默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窜上来。他想起吉普车副驾驶窗口伸出的那支枪管,黑洞洞的枪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赵科长是......\"
林振华打断他,\"在特勤那边,他代号叫丁。潜伏了三年,好不容易才接触到核心线索。\"
父亲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火柴盒上摩挲着,\"你们一追,对方就警觉了。赵科长身死,线索断了。\"
窗外的知了声突然变得刺耳起来。林默想起赵科长倒在血泊中的样子,那双到死都没闭上的眼睛。他原以为自己在追查一起凶杀案,没想到却卷入了更大的漩涡。
\"红星小学的周明远......\"
\"只是个小卒子。\"林振华摇摇头,\"背后的人你动不了。\"他说这话时,目光扫过书桌上的文件,林默敏锐地注意到那是一份关于某工业项目的报告,落款处有铅笔写的甲字。
林默突然明白了什么:\"甲乙是两个派系?\"
林振华的手指猛地一顿,香烟灰落在桌面上。他盯着儿子看了几秒,突然苦笑:\"你从小就这么敏锐。\"他掐灭烟头,\"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上面正在开会,等领导讨论完才能决定下一步。\"
\"那赵科长就白死了?\"林默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小声点!\"
林振华严厉地瞪了他一眼,随即压低声音,\"你以为这是什么?普通的刑事案件?这是......\"
他突然停住,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确认妻子还在厨房后才继续,\"关系到国家工业发展路线的大事!\"
林默突然想起吉普车后备箱喷出的面粉,在阳光下像一场诡异的雪。
还有那块沾着苏联机油的碎布,教育局的车辆通行证......这些碎片在他脑海中旋转,逐渐拼凑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爸,你是不是在乙计划工作小组?\"
林振华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谁告诉你的?\"
\"没人告诉我。\"
林默指了指桌上的火柴盒,\"每个线索都指向重工业和教育系统。赵科长死前攥着这个火柴盒,上面有红星小学的标志,而凶手开的车是教育局的。再加上梁局长说重工业部王副部长亲自过问......\"
林振华突然站起身,走到窗前拉紧了窗帘。房间里顿时变得更加昏暗,只有台灯的光亮照在父子二人脸上。
\"听着,\"
林振华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从明天开始,这个案子会正式移交给西城分局。你不要再插手,不要问为什么,更不要私下调查。明白吗?\"
林默没有立即回答
\"如果我拒绝呢?\"
林振华的表情变得异常复杂,他伸手按住儿子的肩膀,力道大得让林默感到疼痛。
\"那就不仅是你的前途问题,还会连累豆爱国他们!你知道甲那边的人等着抓我们什么把柄吗?\"
厨房传来杨雪哼唱《我的祖国》的声音,轻快的旋律与书房里凝重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林振华松开手,从书柜深处取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
\"看看这个,然后烧掉。\"
林默打开档案袋,里面是几张照片和一份简报。照片上赫然是红星小学教师周明远与几个苏联专家模样的人在一处建筑工地交谈。简报上用红笔圈出了几个关键词:技术转让,图纸,特殊钢材。
\"这是......\"
\"甲那边主张全面学习苏联,甚至不惜代价引进连他们自己都没完全掌握的技术。\"
林振华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而我们认为应该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先吃透基础再......\"他突然停住,\"算了,这些不该跟你说。\"
林默的太阳穴像是被重锤猛击一般,突突直跳,他的心脏也随着这剧烈的跳动而加速,仿佛要冲破胸腔蹦出来一样。
在这一瞬间,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这些念头如同流星一般在他的脑海中疾驰而过,最终汇聚成一个惊人的结论。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辆教育局的吉普车会牵扯到“国家重点项目”,为什么重工业部的副部长会亲自过问一个看似普通的凶杀案。
“赵科长是在调查技术泄密?”
林默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父亲林振华,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丝肯定的答案。
然而,林振华并没有直接回答儿子的问题,他只是默默地划着一根火柴,然后将火柴递到林默面前,示意他把手中的文件烧掉。
林默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照做了。他看着那叠文件在火焰中渐渐化为灰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记住,从今天起,这个案子与你无关。”林振华看着最后一片纸灰如蝴蝶般飘落在烟灰缸中,语气严肃地说道。
林默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他知道父亲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而且他也明白父亲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杨雪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她那清脆的声音:“老林,小默,出来吃西瓜啦!”
林振华的脸上瞬间换上了一副平常的表情,就好像刚才那段紧张而严肃的对话从未发生过一样。他微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背,声音也恢复了往日的沉稳:“走吧,别让你妈等急了。”
林默机械地站起身,脑海中却翻腾着无数疑问。
那个戴鸭舌帽的司机是谁?副驾驶上开枪的人又是谁?为什么苏联机油会出现在教育局的车上?最重要的是——父亲究竟在这场斗争中扮演什么角色?
客厅里,杨雪已经把西瓜切成整齐的三角形,鲜红的瓜瓤上泛着晶莹的水珠。她笑着递给林默最大的一块:\"快尝尝,这可是大兴新摘的早熟品种。\"
林默咬了一口,甜腻的汁水在口腔中爆开,却尝不出任何味道。
现在想来,那时的平静表象下,暗流早已开始涌动。
\"对了,\"杨雪突然说,\"老林,王副部长爱人今天打电话来,说小王下个月从苏联留学回来了,想请咱们吃饭。\"
林振华吃瓜的动作顿了一下:\"哦?学什么专业的来着?\"
\"好像是冶金工程。\"杨雪用毛巾擦着手,\"听说在莫斯科那边表现很好,带回来不少新技术呢。\"
林默注意到父亲的眼神瞬间变得警觉,但转瞬即逝。林振华笑着点点头:\"那是该聚聚,正好我也有事想请教王部长。\"
西瓜吃完了,林默借口局里有事提前离开。走出干部大院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夏夜的风带着白天的余温,吹不散他心头的迷雾。
在回分局的路上,林默绕道去了趟红星小学。夜色中的校园静悄悄的,只有门卫室亮着灯。他亮出证件,轻易就进入了校区。
教师办公室都锁着,但通过窗户,林默很快找到了周明远的座位——桌上摆着那个戴圆框眼镜男人的照片。他用手电筒照了照,发现抽屉没有完全关严。
一把小螺丝刀就足以撬开这种老式抽屉。里面除了一些教学笔记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本俄语技术词典和几张写满演算公式的草稿纸。
林默对俄语一窍不通,但那些公式旁边的中文注释引起了他的注意:特种钢淬火参数,临界温度计算。
正当他想进一步翻找时,远处传来脚步声。林默迅速关好抽屉,闪到门后。脚步声在办公室门口停了一下,然后渐渐远去。
林默等了几分钟才离开。走出校门时,他回头望了望这座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安静的小学,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尽管父亲警告他不要插手,但赵科长的死、那些苏联机油、还有父亲眼中罕见的恐惧,都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就此罢手。
回到分局,豆爱国还在等他。见到林默立刻跳起来:\"默哥!西城分局的人明天就来接手了,但他们把最关键的那块碎布证物弄丢了!\"
林默眯起眼睛:\"什么时候的事?\"
“就今天下午!”
豆爱国愤愤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我可是亲眼看见他们把东西放进证物袋的,可刚才整理移交清单的时候,居然发现那东西不见了!”
林默的脑海中突然闪过父亲曾经说过的话:“甲那边的人正等着抓我们的把柄呢。”他的心中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林默凝视着豆爱国,沉默片刻后,突然开口问道:“爱国,你相信我吗?”
豆爱国显然没有料到林默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他愣了一下,随即挺直了腰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默哥,我这条命都是你从朝鲜战场上背回来的,你说往东我绝不往西!”
林默环顾了一下四周,确认附近没有人后,他压低声音对豆爱国说:“明天开始,我们表面上要服从命令,停止对这件事情的调查。但是,在私下里,我需要你帮我盯紧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