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组长的指令瞬间点燃了整个团队的斗志。
代号园艺小组的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齿轮,紧密地咬合在一起,开始围绕着刘明及其杂货铺展开一场悄无声息的行动。
林默身先士卒,带领着一组训练有素的人手,负责对刘明开设的杂货铺进行全天候的秘密监视。
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怀疑,他们巧妙地化装成各种角色,有的扮成三轮车夫,有的装成街头小贩,还有的则化身为闲聊的居民,甚至伪装成附近工厂下班路过的工人。
他们散布在杂货铺周围的各个角落,看似随意,实则每一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这些侦查员们都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们仔细记录着每一个进出店铺的人员的特征、大致时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每一次货物装卸的过程都被他们严密地监控着,甚至连刘明本人的行为规律和情绪变化也都被他们尽收眼底。
与此同时,另一组人则在幕后默默耕耘,他们继续深入挖掘刘明的历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他们四处寻找当年的知情人,试图从这些人口中拼凑出刘明那笔启动资金的真正来源。
这项工作无疑是更加艰难的,需要大量的走访和无尽的耐心,但他们毫不退缩,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整个调查过程都在高度保密中进行,没有丝毫的风吹草动。时间一天天过去,园艺小组的成员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专注,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够揭开刘明背后隐藏的秘密。
杂货铺表面上看起来一切正常,刘明似乎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老板。
每天早早开门,洒扫店面,摆放货物,和前来买东西的街坊邻居寒暄聊天,傍晚盘账,然后关门回家,生活规律得近乎刻板。
然而,经过近半个月耐心细致的观察和交叉比对,一些细微的、不寻常的蛛丝马迹开始浮现出来。
首先,是货物的异常。林默手下一位心细如发的侦查员发现,杂货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一批来自郊县某家小型日用化工厂的货。
主要是肥皂、蜡烛、蚊香等普通商品。进货量不大,但频率相对固定。这本不稀奇,但侦查员注意到,每次这批货到店后不久,总会有一两箱标着肥皂或蚊香的箱子,会被刘明亲自搬到后院的小仓库里,而很少摆上货架零售。
偶尔有老街坊想多买几块那种牌子的肥皂,刘明还会以货不多,留着零卖或那是次品,不好用为由婉拒,神色间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其次,是人员的异常。调查组发现,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看似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的生面孔。
这些人穿着打扮不像附近的工人或居民,气质上也有些违和,他们会避开白天热闹的时候,在傍晚或者清晨人流量少时,看似随意地走进杂货铺,停留时间不长,有时会买包烟,有时甚至什么都不买,只是和刘明简短交谈几句便离开。他们的眼神往往比较警惕,会下意识地观察四周。
最关键的资金来源调查也取得了突破。另一组同志经过大量走访和查阅旧档案,终于找到了一位当年曾借钱给刘明的远房亲戚。
根据借据和回忆,刘明当时借的钱数额并不大,根本不足以盘下店铺和进货。那么,他开店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哪里?
所有这些零散的线索,汇集到王振华和林默这里,逐渐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景。
“肥皂……蜡烛……日用化工厂……”
林默在临时指挥点里,对着笔记本上记录的线索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突然,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骇然的光芒:“王组长!段云鹏在展览会预谋使用的炸药,其制造原料中,是否包括一些常见的化工品?比如……制作肥皂所需的某些原料,经过提纯和特殊处理,完全可以转化为爆炸物成分!”
王振华组长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严峻:“完全有可能!而且用日用品的包装进行运输和储存,是极其隐蔽且难以察觉的手段!这个刘明,太狡猾了!”
他立刻抓起那部红色的内部电话,再次直接向钱局长汇报了这一重大发现。
钱局长的指示更加明确和果断:立即对那家郊县的日用化工厂进行秘密控制调查,摸清其生产流程、产品成分及流向。
同时对刘明的杂货铺及其后院仓库,准备实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更加严密的人力监视,寻找其交接货物的确凿证据和规律。
协调相关部门,以治安检查或税务核查等合理名义,对近期所有进出四九城的、可能与那家化工厂有关的货物进行秘密抽查!但要绝对避免打草惊蛇!
行动的等级和难度再次提升!更多绝对可靠的生面孔侦查员被秘密调入监视岗位。
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那家郊县的小化工厂被悄然纳入监控范围。侦查员化装成采购员或上级单位的检查人员进入厂区,暗中调查其生产记录和出货单。
同时,对杂货铺的监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侦查员们轮班值守,利用周围建筑物的窗户、阁楼甚至公共厕所作为隐蔽观察点,目不转睛地盯着杂货铺的后院和每一个角落。他们记录下每一次货物进出后院的时间、人员、包装特征。
又是几天紧张的等待和监控。证据在一点一点地积累。
通过对化工厂的秘密调查,确认该厂生产的一种工业用皂基,其成分经过并不复杂的化学处理,确实可以分离出制造烈性炸药的关键前体物质!
而该厂的历史出货记录显示,在段云鹏潜入四九城的时间段前后,有一批次的这种皂基,出货量超出了正常范畴,接收方虽然是一家记录模糊的日杂商店,但追查下去,这条线索若隐若现地指向了刘明活动的区域。
最关键的是,人力监视确认了规律:每次那批特殊的肥皂进货后一两天内,总会有一个之前出现过的神秘生面孔,会在深夜人迹罕至时,悄悄来到杂货铺后门,与刘明进行短暂的接触和货物交接!虽然无法听到具体对话,但其鬼鬼祟祟的行为模式本身就已说明问题!
所有的线索,终于汇聚成一条清晰的、令人不寒而栗的链条!
王组长在听取了所有汇报后,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烁着愤怒和果决的光芒:“证据链已经基本清晰!这个刘明,根本不是什么普通的小老板!他就是那个隐藏极深的花匠!他利用杂货铺作掩护,利用日用化工厂的产品作伪装,为段云鹏之流的特务分子提供制造爆炸物的原料!”
他看向林默,语气斩钉截铁:“林默同志!立刻制定周密的抓捕方案!盯紧下一次他们的交货时间,人赃并获,立即收网!绝不能让哪怕一克危险品流出杂货铺!”
“是!”林默挺身领命,心中充满了即将捣毁毒瘤的激荡和确保行动万无一失的冷静。一场精心策划的抓捕行动,开始悄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