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枣子,简述又顺手摸了一把晒在一旁的黄瓜钮。
这些黄瓜钮昨天晒了小半天,今天早上又晒了两个多小时。
黄瓜钮本就没有多少水份,又晒了这么长时间,表皮已经开始出现褶皱,本来看起来挺多的黄瓜钮,直接缩水了一半。
二十斤的黄瓜钮,晒至半干,也就剩下十三、四斤。
感觉已经到了可以继续加工的程度,简述把晒好的黄瓜钮,归拢到一个筲箕里面。放在红枣的下面一层。
简述走进厨房,将锅里蒸红枣的热水舀出来倒掉,又把锅刷干净。
在锅里倒入酱油5斤,米醋1斤,加盐110克,冰糖6克,然后大火煮沸。
等调汁翻滚,料香浓郁后,简述就把调汁舀了出来,装在了搪瓷盆里放晾,为了防止落入灰尘,简述还在上面盖了一个竹帘子。
然后,又把锅刷干净,加入干净的水,放好蒸笼,预备第三次蒸煮枣子。
做好所有准备工作,简述从厨房里拿了一个菜板,一把菜刀,一双筷子和一个空盆出来,坐在贺远海的身边。
把菜板架在盆子上,从贺远海的盆里选了几根黄瓜出来。
简述打算再做点蓑衣黄瓜。
蓑衣黄瓜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鲜黄瓜,一种是用黄瓜干。
简述最喜欢用黄瓜干的蓑衣黄瓜,虽然不如鲜黄瓜清脆,却也别有一番风味,而且耐放。
做蓑衣黄瓜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切花。
简述选了几根长的直溜的放在菜板上,用筷子夹住,斜刀切片,但不切断。
切完一根后,给黄瓜翻面,从背面同样操作。
这样切出来的黄瓜就是一整根的,可以像拉花一样拉开,片片相连不断。
切蓑衣黄瓜不需要去根,等吃的时候再切掉就可以。
切好的黄瓜放进盆里,简述又开始切下一根。
沙满仓去酱园搬了三四个小号酱菜坛子,在池溏边上,用井水刷洗干净。
又按简述说的,在坛子里倒了一小杯白酒,晃动几下给坛子消毒,再把酒倒掉。
消过毒的坛子倒扣在观景台上,下面还垫着防尘布,打算一会腌黄瓜用。
做完这些,沙满仓回了前院,对简述说道:“叔,坛子刷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腌黄瓜?”
简述说道:“我刚刚煮了调汁,等放晒了就可以开始腌了。”
沙满仓说道:“叔,家里茄子挺多的,能再晒点茄子干不?”
简述说道:“行啊,反正今天没什么事,你喜欢吃茄子?”
沙满仓说道:“喜欢,我最喜欢吃炖茄子了,尤其是茄子干,吃起来跟肉似的。”
简述说道:“那就多晒点,东北那边有一道菜叫鲶鱼炖茄子,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顺口溜,叫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
这话一落,就听老齐头的声音传来,他说道:“谁要撑死老头子!”
简述回过头,就看见老齐头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简述站起来,说道:“爷爷,您回来了,事情处理完了?”
老齐头对简述使了一眼色,说道:“快了,正收尾呢,今天肯定完事。”
简述放下手里东西,擦了擦手,说道:“山子哥,和你海子先忙着,我跟老爷子说点事儿。”
贺远山、贺远海明白,这是老齐头有事跟简述说,不想他们知道,就点了点头。
沙满仓也把春妮儿揽在身前,不让她乱跑。
老齐头和简述没留在前院,而是去了中院,两人在院子中间面对面站着。
简述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事情小不了。他从兜里掏出烟,给自己和老齐子各点了一根。
吞出一口烟,简述率先说道:“老爷子,我看你眼珠上都是血丝,咋的昨晚没睡好?”
老齐头没好气地说道:“这么大的事,谁能睡得着,都跟着熬了一宿,全靠烟顶着,我的这点烟丝,上半夜就抽没了,后半夜都是蹭你傅爷爷的。”
说完还活动了一下身子,说道:“老啦,不中用了,就一晚上没睡,就有点撑不住了。”
简述弹了弹烟灰,说道:“老爷子,有啥事你就直说吧,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我听吆喝就是了。”
老齐头抬手搓了搓干涩的脸皮,说道:“昨天晚上,上面开了一宿会,所有在家的头头都出席了……这会,是专门为你开的。”
简述不可置信地说道:“不会吧,我没干什么啊?”
老齐头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还想干啥?就这两回的事就够大了。这也就是你了,以前从来没来过京市,祖上三辈都是清清白白的,你以为你还能平平安安地站在这?”
上次出事的时候,简述就做了被查三代的准备。
蓁蓁是这方世界的天道,她演化的人生或许有瑕疵,但决不会有漏洞。
简述回想了一下,前后两次事件中自己的表现,没发觉自己有什么大的破绽。
最多,就是一些生活细节上,有些差异。
可以用不习惯京市生活来解释。
而且看老齐头的态度,也不像是有什么大事的样子。
简述说道:“老爷子,你老就别耍我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就说吧,我人小,胆子也小,经不得吓。”
老齐头知道唬不住他,就说道:“上次那个藏黄金的铺子,房契还在你手里吧?”
简述点了点头说道:“在,昨天我本来想上交的,商业局的刘主任没收,说是想通过这几间铺子,给街道办赚点活动经费,我没直接同意,让她回去打报告去了。”
老齐头吞出一口白烟,说道:“不忘初心,永远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句话说得好。”
简述一惊,手上的香烟险些掉了。
他没想到,就连自己私下里跟刘主任说的话,上面也知道了。
简述试探地问道:“那上面的意思?”
老齐头说道:“其他的铺子都给你留着,怎么运作由你自己决定。不过,你提出的组建联合监督小组和定期向百姓公示工作成果这两条,上面都采纳了,过完节就会有文件下发到街道办。以后,街道办的所有的工作都要加上这两个程序。”
简述闻言自嘲地说道:“恐怕不少人得恨死我。”
老齐头说道:“放心,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没人知道这事是你提的。”
简述感慨地说道:“希望不是走形式。监督程序运用的好,能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发生,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简述没说出口的是,如果能避免基层政府的浮夸风,就能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大锅饭'制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粮食浪费。
面临即将到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华国也不会那么难过。
老百姓也能真真切切地,明白国家目前面临的处境。真真正正地做到上下一心,共度时艰。
老齐头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在执行时,往往因为少部分人的私心或理解问题,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7年,教员就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56年,在党和各党派的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长期合作、互相监督\"的工作方针。
后来随着党和各党派之间合作加深,更是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可见,民主监督一直都是党和人民之间的纽带。
老齐头捡了一根树枝,在院里的泥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
虽然简单,但简述还是一眼就看出来,老齐头画的就是后边的那片空地和附近相临的建筑。
他用树枝指着上次发现黄金的铺子,说道:“这个铺子和这块空地,上面征用了。”
空地已经上交了,交接的事不用他管,简述只要再把铺子的房契交出来就行,他说道:“行,我一会儿就把铺子的房契交给您。”
老齐头又指着空地北面的那一块,说道:“为了不显得突兀,上面这次连这块地方也征用了。以后这一片会建个研究所,听说规格还挺高的,由军队直管,安全上面不用担心。”
简述老齐头说的这个安全,是指他和以后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人的安全。
安全是安全了,就是他以后的生活,都在人家的眼皮底下。
若是想隐秘地做些什么……就难了。
老齐头,又指着空地东西两侧的院墙,说道:“街道办的规划也通过了,原来的院墙会折除一部分,铺设四米宽的胡同,因为与方砖胡同交接,就不另外再起名字了,就叫方砖胡同。
你这边的洞门,我让小于给加宽了一下,装了一个铁门,就当后门用,钥匙过两天给你送过来。”
简述说道:“加上北边那块地,这得有两万多平吧?就建个研究所?”
老齐头说道:“不光是研究所,还要建几栋宿舍楼,听说规格还挺高的。”
不管规格高低,跟简述的关系都不大,他说道:“地我已经交出去了,上面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跟我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