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龙啸克什米尔 > 第43章 巴军信息漏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克什米尔前线的无线电静默被一串异常信号打破。周剑锋中校的战术耳机里先是传来刺耳的电流杂音,随后响起一段加密的摩尔斯电码——这组本该在三年前就废止的密码,此刻却清晰地回荡在通讯频道中。信号源定位显示在印度控制线后方五公里处,正是上周被无人机摧毁的巴军前哨站坐标。电子战专家陈默的量子计算机突然弹出九个红色警告窗口。\"这不是简单的电子干扰。\"他快速分析着频谱特征,\"信号使用了巴军特有的加密波段,但调制方式却与印度最新列装的电子战系统特征完全吻合。\"最令人不安的是,信号中夹杂着周剑锋在朱日和演习中下达撤退命令的录音片段。周剑锋的野战终端剧烈震动。巴军情报中心传来紧急通报:所有接收到该信号的巡逻队都在改变预定路线,向信号源靠拢。重新规划的路线图经比对,与周剑锋电脑里存放的《边境防御漏洞分析》中标记的高危区域完全重合。\"中校,您看这个!\"陈默用军刀撬开一台缴获的印度通信车,控制面板上焊接着改装过的华为基站。设备启动界面显示着已阵亡的巴军通信兵哈桑的军籍编号,而信号发射日志里记录的频率切换模式,竟与周剑锋某次秘密行动中使用的通讯协议完全一致。临时指挥所里,陈默将截获的无线电信号输入量子计算机。解码进度条刚走到63%,屏幕上突然弹出二十七个加密通讯频道——每个频道的握手协议都带有周剑锋特有的加密特征。防火墙日志显示,这些频道在过去48小时里持续接收着来自新德里的电子战指令。\"他们在利用我们的通讯漏洞设陷阱。\"周剑锋用红笔圈出信号波形中的异常脉冲。每次呼救信号发出前20秒,量子雷达都会捕捉到特定频率的测试信号。更惊人的是,信号内容精确对应着他未发表的《边境电子对抗手册》中的通讯漏洞章节。技术兵突然发出警报。巴军通信中心的监控录像显示,哈桑阵亡前曾接触过某台异常设备。画面里那台伪装成巴军电台的装置,经x光扫描发现内置了印度国产的量子通信模块——启动密码竟是周剑锋某次跨境行动时使用的临时验证码。\"这个发现很重要!\"陈默从通信车硬盘中提取出一段可疑代码。这段本该处理无线电信号的程序,实际在运行某种战场诱导算法。当输入周剑锋的战术参数时,系统准确预测出他两天后将要派出的巡逻路线。代码注释里反复出现的\"K.m\"缩写,经查证属于某位常驻伊斯兰堡的军事顾问。午夜的战术分析会上,周剑锋将无线电信号轨迹投射到全息沙盘上。电磁波传播路径在三维模型中形成完美的包围圈——正是印度陆军最新演练的伏击战术。更诡异的是,每个信号频点的数字编号,组合起来竟是量子雷达上次锁定的坐标。突击队带回了决定性证据。在缴获的通信车里,技术团队发现了一套神经网络算法。系统将周剑锋的战术思维特征转化为电磁信号,每当他的战术平板接收新情报时,算法就会自动调整诱骗策略。最可怕的是,这套系统的训练数据,竟来自他十五年前在军校发表的《无线电心理学》论文。量子计算机突然发出刺耳警报。信号追踪程序捕捉到新的异常:呼救信号正通过军用通讯卫星分流,最终接收方是某家名不见经传的电子公司。公司注册文件上的笔迹鉴定显示,签名用的墨水配方与周剑锋常用钢笔的墨水完全一致。当黎明照亮前线哨所时,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这不是简单的电子干扰,而是精心设计的\"通讯镜像陷阱\"——通过克隆指挥官思维来诱导部队行动。\"每个信号都在模仿我的决策模式。\"周剑锋指着全息图上交织的电磁波轨迹。量子雷达数据显示,假信号的发射节奏与他的战术思维活跃曲线高度同步。更可怕的是,诱骗系统的核心算法研发资金,源自某次做空中企获得的利润。陈默突然从区块链数据中挖出关键线索。某个看似随机的信号校验码,实际是组经过编码的地理坐标。定位发现是片位于实控线附近的雷区——正是周剑锋上周建议巴军重点布防的区域。最终的证据藏在主控程序的底层代码里。系统在每次信号发射前,都会向新德里发送段加密数据包。解码后的内容令人震惊——竟是周剑锋某次内部讲话的语音特征模型,被用作生物识别密钥来授权行动。\"最致命的不是假信号。\"周剑锋关闭全息投影,\"而是他们把我的战术直觉变成了电子诱饵。\"量子计算机分析显示,这套系统正在学习他的决策逻辑,最新生成的诱骗方案与他未公开的《边境巡逻手册》相似度达91%。当阳光洒满指挥所时,周剑锋的卫星终端收到新警报。量子雷达刚标记的二十七个可疑频点仍在持续发送信号,而信号发射中心的某个备用频道仍在活跃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