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龙啸克什米尔 > 第83章 印军错过导弹拦截窗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印军错过导弹拦截窗口

三枚\"布拉莫斯-NG\"导弹突破边境线时,周剑锋的战术终端正显示着异常数据流。这些采用乘波体构型的新型导弹,其飞行轨迹在雷达屏幕上呈现完美的分形几何图案。\"算法陷阱!\"林雪突然将战术平板砸向地面,飞溅的液晶屏碎片在强光下折射出维克多集团的量子加密特征——每枚导弹的制导系统都在运行不同版本的拦截预测模型。马哈茂德从怀中掏出的六分仪在月光下自动校准,黄铜刻度盘投射的阴影竟与导弹实时弹道完全吻合。巴军侦察机用激光通信传来的关键数据:印军新型防空系统存在3.7秒的决策延迟,源自其AI核心采用的过时博弈论模型。当第二枚导弹突破海拔8000米拦截线时,林雪启动了量子计算机的博弈树破解模块。全息投影中展开的决策网络显示:印军AI始终在重复\"囚徒困境\"的最优解,而\"布拉莫斯-NG\"的变轨算法早已进化到\"千囚博弈\"维度。马哈茂德突然扯断铜钱红线,落地的钱币组成完整的纳什均衡破缺点。\"看这个学习速率!\"周剑锋用军刺尖端挑起数据链,刀刃上纳米级的碳化钨镀层将电磁信号转化为可视光谱。分析表明:维克多集团的AI训练集存在致命缺陷——其2019年后采集的弹道数据全部来自美国\"爱国者\"系统,完全忽略了南亚特殊的地磁环境对超高音速武器的影响。指挥中心警报大作,供电系统遭到定向电磁脉冲攻击。黑暗中,林雪战术手套上的荧光纤维自动组网,形成临时量子通信通道。最后一枚导弹突然实施\"莫比乌斯机动\",其弹道在三维空间形成拓扑环。林雪撕开应急装备包,敦煌矿物颜料在强磁场中形成动态概率云,精确模拟出导弹的量子叠加态。马哈茂德用铜壶蒸汽凝结的冰晶,此刻正在空中构建冯·诺依曼博弈树的实体模型。\"不是电子对抗...\"周剑锋的军刺突然高频震颤,刀刃上手工锻造的晶界结构产生压电效应,将周围电磁场转化为可计算的博弈参数。量子计算机警报响起——导弹的变轨模式正在复制2017年deepmind开发的\"阿尔法零\"棋路,但其底层仍受限于传统博弈论的线性思维。危急关头,林雪将断弦的琵琶接入战术网络。弦振动产生的混沌波形,恰好构成破解量子博弈模型的初始扰动。监测屏幕突然显示:南极某科研站的量子计算机正在同步运行相同的算法——两个战场间存在诡异的量子纠缠现象。最终拦截在林雪拨动最后根琴弦时完成。超导体断裂释放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瞬间冻结了导弹控制系统的时序逻辑。周剑锋将军刺掷向全息投影,刀刃穿透的虚拟决策节点竟引发实体电路的连锁反应——这是维克多集团未曾预料到的\"宏观量子隧穿效应\"。\"时间晶体...\"马哈茂德看着悬浮在空中的铜钱,金属表面浮现出非晶态合金特有的分形图案。监测数据表明:当导弹AI的决策周期与巴军干扰脉冲形成4:7的共振比时,整个制导系统会像过载的神经网络那样自我消融。最后一枚\"布拉莫斯-NG\"在距目标500米处突然垂直爬升,其燃料耗尽后坠入无人区的雪原。但量子计算机截获的更惊人:新德里郊外某实验室的原子钟群,其时间流速比外界慢了0.00017秒——这正是维克多集团测试时间晶体武器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