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牢中的狱卒并非关键,城内袁绍的兵马才是隐患。”
即便太史慈能突破进入地牢,杀了狱卒救出孔融,也无法将其送出城。
袁绍已下令关闭四方城门,太史慈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唉!”想到此处,太史慈愁眉叹息。
他返回临时住所,屋内十余名游侠早已准备就绪。
“子义,情况如何?”一位游侠问道。
太史慈苦笑着摇头:“地牢易闯,但袁绍封锁城门,我们难以出城。”
因刘备进攻袁绍,城门早已紧闭,不分昼夜。
这成了营救孔融的最大障碍。
“真可惜,刘备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攻城。”
在场之人皆曾受孔融恩惠,不论其初衷为何,既承人情,便当相助。
这时有人来报:“门外有一人声称有办法救孔太守。”
众人面面相觑,随后齐声道:“请他进来。”
太史慈正为营救孔融一筹莫展。
这时有人前来声称有办法,他也顾不上泄露营救孔融计划的风险。
片刻后,一名身形消瘦者步入屋内,正是林百户。太史慈观察发现此人所穿竟是官吏专用的服饰,难道消息已被袁绍知晓?
紧张之际,太史慈拔剑直指林百户,而对方却神色平静。
“解救之法藏于我心中,子义尽可取我性命。”
语气镇定,似谈家常小事。
太史慈稍作缓和,对林百户心生敬意。
“请告知如何救出孔太守?”
林百户指向衣袍回答:“仅凭这身官服。”
众人听后轻蔑发笑。
“你以为穿上官服便是北海郡守?不过区区衣衫罢了。”
面对嘲讽,林百户泰然处之。
“只需将孔太守从地牢救出安置于我住处,袁绍再怎么算计,也想不到孔太守竟藏在我的住所。”
众人恍然大悟,太史慈亦深感震撼。
“你究竟是谁?”
林百户道出身份:“刘备麾下锦衣卫百户。”
此言一出,众人震惊不已,刘备的人竟已潜伏在袁绍阵营之中。
成为袁绍手下文吏的林百户,如今却站在另一条道路上。
“如何确认你的身份?”太史慈目光如炬。
“何须多言。”林百户语气冰冷。
片刻后,太史慈选择信任他。此刻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一试。
“你准备如何协助我们?”太史慈追问。
林百户答道:“今夜四更后,有人会给地牢狱卒送饭,而那人正是我。”
他主管地牢后勤事务。
“你们扮作我的手下即可。”一句话让众人明白。
“为何要帮助我们?”太史慈仍有疑虑。
林百户坦然回答:“我家主公刘备有意招揽你。”
太史慈沉默思索。
“若能救出孔太守,也是我报恩之举。”他说,“我会在城内配合,与刘备内外呼应,拿下据县。”
至于是否追随刘备,他自己心中有数。
“很好。”林百户点头同意。
夜深,黑暗笼罩据县。
城北地牢中,典狱长和狱卒们等待着。
“典狱长,袁绍会派人送饭吗?”狱卒问。
袁绍控制北海郡,对狱卒也有所笼络。
“不清楚。”典狱长答道。
典狱长摇头。
尽管他对袁绍夺取权位的方式并不认同,但他不得不承认,自从袁绍上任后,地牢的条件改善了许多。狱卒们不仅晚上能享用夜宵,就连薪酬也提高了五成。
“袁家威望颇高,追随者众多。”典狱长语气冷漠,“只要他给予好处,我们收下便是。”
他对谁做北海郡守并无偏见,只关心谁能提供更大的利益。
“典狱长,外头刘备大军已到城下。”一名狱卒忧虑地说,“若城破,咱们该如何自处?”
典狱长冷笑:“城若失守,唯有投降。还有什么比性命更重要?”
此话让众狱卒安心不少,纷纷赞同投降以求平安。想起当年袁绍攻陷北海时,正是在典狱长带领下,众人选择归顺。
片刻后,林百户领着七人端着盛满饭菜的盒子进入。囚犯们立刻趴在铁门前恳求施舍口饭充饥,却被狱卒粗暴推回。
“滚开!哪有你们吃的!”狱卒们喝骂一阵后开始大快朵颐。
典狱长察觉今晚的餐食不仅份量增加,味道也更佳。“主公体恤各位守护地牢之劳,特意嘱咐后营供应丰盛膳食。”
听完解释,典狱长默默点头。袁家果然财力雄厚,不多时饭菜就被一扫而空,林百户悄然收拾着空盒。
咚咚作响。
众人皆倒。
膳食被人做了手脚。
室内气氛骤变。
太史慈径直上前,抽出狱卒腰间佩剑。
逐一击杀。
“速速行动!”
林百户提着饭盒先行出发。
而太史慈等人换上狱卒衣装。
众人假扮狱卒,抵达孔融牢房。
连夜将孔融转移。
临行之际,
太史慈命人打开所有牢门。
地牢囚犯蜂拥而出,在街巷穿梭。
太史慈率人隐入夜色。
郡守府内。
“禀报!”
一声急促通报惊醒了袁绍。
“主公,出大事了。”
“典狱长及狱卒悉数遇害。”
“全体囚犯逃出地牢,散落城中。”
“不知去向!”
听闻此言,
袁绍大惊失色。
“怎会如此?”
地牢竟遭外力侵袭,释放全部囚徒?
“孔文举人在何处?”
得知孔融亦失踪后,
袁绍焦急万分。
他最忧虑的是,孔融若现身城中,
可能召集势力,与自己为敌!
“主公可封锁全城,命文丑领兵。”
“彻查搜捕!”
许攸献策。
“表面追缉囚犯。”
“实则寻找孔融。”
“顺势擒拿,再嫁祸他囚。”
许攸之计,迅速获袁绍认可。
文丑与众将分头领军,在全城展开搜捕。
一夜过去,除孔融外,地牢中的囚犯悉数落网。
袁绍下令拷问囚犯,众人皆称是狱卒助孔融逃脱,并连带释放了他们。
袁绍震怒,下令处决所有囚犯,还痛斥狱卒已死无对证,必有内奸。
他扬言要揪出幕后之人,否则将其碎尸万段。
此时,一名士兵慌忙入殿,报告北线和西线失守,刘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
袁绍闻言情绪失控,当场晕厥。
待袁绍苏醒时,已是黄昏。
城中局势愈发复杂,袁军屡战失利,北海郡内据县城内暗潮汹涌。
城内豪强大族对袁绍失去信心,开始谋划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