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点头,步入大殿坐下。
“某些地方,还是得有所节制。”他说。
此话一出,精明如甄俨,立刻察觉到了弦外之音。
“主公,可是我们甄家最近有何不当之处?”甄俨心中微颤。
甄家所拥有的一切,都源于刘备。他一句话可让甄家兴盛,亦可使其衰败。
因此,甄俨难以保持从容。
刘备安抚道:“甄家一直勤勉尽责,无过失。”
但这句话并未让甄俨安心,反使他更紧张。既然无错,为何主公要提醒收敛?
甄俨正焦虑时,刘备又说:“甄家的生意扩展得太快了。”
“已在多领域影响冀州发展。”
“名声大了,也带来了一些小问题。”
不只是甄家,整个商贾群体都惹人嫉妒。
“主公!”
甄俨立刻表明态度:“自追随主公以来,一直遵循您的规定,不曾越矩。”
甄家究竟遭遇何事?
刘备道:“甄家的财富增长过快。”
财富过多也会成问题?
刘备继续道:“近期冀州军以朝廷名义攻打青州。”
“战斗中伤亡不少。”
战争必然有伤亡,即便冀州军实力超群。
这很正常,却也成了问题。
新朝廷刚在邺城建立,财政状况十分紧张。
“实在挤不出更多资金来发放抚恤金。”
“所以……”
刘备低声说道。
后面的话甄俨已经能听明白。
“主公,我想请问一下。”
甄俨已领会刘备的意思。
朝廷需要资金,这笔钱用来作为抚恤金!
而负担这笔抚恤金的,不仅是甄家。
而是整个商贾群体!
上次商贾们出资为朝廷建造了新皇宫。
还没喘口气,如今又要为抚恤金买单。
“这次朝廷要钱,是强行征收吗?”
甄俨的表情有些尴尬。
如果是强行征收,那就等于白白拿走,毫无益处。
甄家倒没什么问题,毕竟与刘备共同进退。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下面的商贾可能会……
“我已经和陛下商量好了。”
“朝廷打算向你们借款。”
刘备此话一出。
甄俨顿时懵了。
许久没缓过神来。
借款?
前所未闻!
自古以来,哪有朝廷向商贾借钱的道理?
历朝历代,哪个朝廷缺钱了,不是立刻抄家问斩?
没收资产?
“借……借款?”
甄俨的身体都不禁微微发抖。
刘备说:“没错,借款。”
“你们并未触犯任何法律,新朝廷也希望塑造正面形象。”
“强制征收会失去冀州民众的支持。”
“所以不管是新朝廷还是陛下,都需要保留几分颜面。”
在刘备详细解释后。
甄俨才略感安心。
朝廷欲向商贾借贷,甄俨询于刘备。此事看似寻常,实则不然,朝廷若赖账,商贾亦无可奈何。然借名头总好过强夺。
刘备提醒甄俨,若朝廷开此先例,后续恐难断绝。甄俨称主公建新朝需资,理应相助。
刘备笑言已有良策,乃靖王刘胜所授,可借用未来之财。甄俨急切求教,刘备递上布帛详述计划。甄俨阅后震惊,叹服其非凡智慧,谓此法震动全冀州。
甄俨问道:“主公,陛下会应允此事吗?”
刘备笑着回应:“陛下那边的事情,我会妥善说明。”
他随即目光灼灼地问道:“我只问你一句,敢不敢放手一搏?”
这项计划能否成事,全在于甄俨能否说服商贾群体。
“主公既然已制定详尽计划,我怎可退缩?”
甄俨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刘备继续追问:“你们往来冀州各郡频繁,商旅不断,觉得当地百姓生活如何?手头宽裕否?”
身为冀州牧、大汉皇叔的刘备,虽掌控冀州众人命运,但对百姓实际状况的了解,却不及那些常年奔波的商贾。商贾心中清楚百姓的经济状况。
听闻刘备询问,甄俨稍作思索后,条理清晰地回答:
“总体而言,冀州十郡中,百姓的富裕程度可分为三等。”
他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拿出一张行商地图放在桌上。
“主公请看。”
地图展开后,他指出:“北部中山郡与南部魏郡,其境内百姓最为富足。”
中山郡本就是刘备治理有方之地,再加上甄家在此发迹,早期与商贾的合作也促进了该郡经济的发展,所以这里的百姓手头积蓄颇丰。
魏郡则是冀州十郡里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最繁荣的区域。除去中山郡,其他八郡的财富总和也无法与魏郡相比。
“魏郡和中山郡的经济实力,在冀州首屈一指。”
甄俨划定了两个郡的重点区域。
“接下来,渤海、博陵、河间三郡构成第二梯队。”
“在主公担任中山郡守时,这三个郡已深受袁氏威名的影响。”
“郡中百姓的生活尚可。”
袁绍任渤海太守时,博陵郡便依附于袁家,是其附属力量。
河间郡因靠近渤海,同样获益良多。
“至于常山、赵国、安平、甘陵、巨鹿等地,则稍显落后。”
甄俨分析道。
冀州如父母,十郡似子女。
子女境遇不同,有好有坏,实属正常。
“尤其是巨鹿郡。”
“自黄巾战乱后,至今仍未恢复。”
甄俨对巨鹿的情况较为熟悉。
如今,巨鹿的百姓大多出身黑山或黄巾余部!
指望这些下山的叛军富足,显然不现实。
“主公此计,巨鹿郡大可舍弃。”
甄俨直言。
“应聚焦魏郡和中山郡。”
“渤海、博陵、河间也可适当考虑。”
“剩余郡县,能起些作用即可。”
这是他的建议。
“很好!”
刘备赞同。
“你的意见足够关键。”
“暂按此方案推进。”
“你去联系各地商家,引导他们率先响应。”
“唯有先行示范,方能让计划顺利实施。”
刘备语重心长地说。
“主公请放心!”
甄俨拍胸承诺。
“此事,某定为您办好!”
数日后。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这天清晨,旭日初升,冬日的阳光驱散寒意,将积雪慢慢融化。邺城的大街小巷、酒楼茶馆里,人们热议的话题惊人一致。
“听说了吗?陛下入住皇宫后,以朝廷之名打算推出冀州债券!”
“没错,不管你是谁,只要愿意,都能买!”
“还有皇叔担保,大家尽管放心购买!”
无论哪里有人聚集,债券发行的消息总是传得飞快。一时间,整个邺城沸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