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任务:从安陵容开始 > 第439章 就是要美名远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宫外之人对这事本就听得一知半解,只知道淑和公主在生母孝期未满时,就改了玉牒、认了养母,

而背后操办这事的,也正是当时风头正盛的莞嫔娘娘......

而她们这些内宅妇人,也自然懂得这世间没有平白无故的爱,所以这其中定然是包含了拉拢人的手段在里面。

只是后来莞贵人又忽然被罚,也着实让她们这些吃瓜的外命妇们大跌眼镜、满心诧异:

既然皇上当初都已经点头同意,又为此下了圣旨,那这事后再罚她,又有什么意义?

真当大家伙不清楚内情所在吗?只是这么一来,就开始有不少妇人暗自感慨,这君恩如流水,一去不回头。

而从甄嬛的这番话中,敦亲王福晋却是品出了几分不对劲的地方 ——

如今看来,这里头定然是着高位之人,挟着 “大义” 压下来,才令皇上不得不如此处置这莞贵人。

于是她也当即开口,顺着话头打抱不平:“这么说来,贵人本也是不当受这罚的。”

“倒也不能这么讲。” 甄嬛见眼前之人上钩后,便轻轻摇头,语气里也带着一丝无奈,

“这事,也是我自愿受罚的。权当是弥补下我心中的愧疚吧。况且,从前风头太盛,于我而言,也未必是件好事.....”

两人正说着,就见崔槿汐端着雪顶寒翠回到了屋内。

甄嬛见状,便顺势撂下了方才的话茬。这该解释的都已经说清,再多说反倒开始显得刻意了。

于是二人就都端起茶盏,甄嬛先浅啜了一口,随即眉梢微蹙,疑惑地望向了槿汐。

而崔槿汐也早就等着这一刻,见自家小主望来,忙上回话:“小主的这杯雪顶寒翠,奴婢也是特意少放了些,

您如今正在养着身子,太医可是嘱咐过了,这等浓茶还是得适当少饮些才好,免得冲淡了药效。”

敦亲王福晋一听 “养身子”,也当即关切地问道:“怎的连茶都不能喝了,可是很严重么?

臣妇府上也是存了不少滋补的药材,若是贵人用得着的话,也尽管开口便是!”

甄嬛这时候也才明白崔槿汐的用意,忙一脸不好意思地摆手:“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前些日子献了些血,

只要养上些时日便会好了,实在不必劳烦福晋府上的药材。”

见她话说得含糊,又还带着点 “意犹未尽” 的模样,敦亲王福晋只当她是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当即大包大揽道: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贵人尽管说缺什么 —— 哪怕这宫里暂时没有,回头臣妇让王爷从京外寻来给您送过来!”

“当不得福晋这般费心。” 甄嬛听了,也知道时机已到,便也笑着开口解释道,

“我这身子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需养养便好 ,其实......

想必福晋也听说了,前些日子在园子里,皇后娘娘头疾突然发作之事吧。”

待得到确认后,甄嬛才继续说道:“当时后宫姐妹都在娘娘寝殿侍疾,可那日偏巧太医们一时没赶到,

最后也是实在没了法子,我便用了个偏方,以自身血肉,熬药为皇后娘娘服用。”

接着她有意顿了顿,语气虽轻缓却又异常清晰:“没想到效果倒也不错,而且娘娘第二日病情就好转了。

于是我便连着熬了四日药、献了四日血。所以太医说我如今有些缺血,但也只需养养便好,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话一出,敦亲王福晋的脸上却也满是诧异。这等大事,她们这些宫外的,竟是半点都不知道。

而甄嬛瞧着她的表情,眼神也跟着悄悄闪了闪,表情做不了假,看来她忠孝仁义的美名是被有心人给拦下了。

也还好今日这敦亲王福晋来了,不然自己当初的那番牺牲,怕是就要做了无用功。

这怎么能行?自己豁出身子做了这等大事,本就是要让 “忠孝” 的名声传出去。

皇后既然喝了她的血,却捂着不让人知道,难道是怕自己借这名声踩着她往上爬?当真是个小人!

而甄嬛能想到的,这敦亲王福晋自然也能琢磨透。别小瞧内宅宅斗,论起阴私手段,有时比后宫争斗更不留余地。

更何况莞贵人把献血的事说得这般细致,用意也是再明显不过。

即便换做是她,若不是有所图,又怎会乐意自献鲜血、去捧皇后的 “臭脚”?

能做出这般舍身的事,也定然是奔着实打实的好处去的。

可看眼下这情形,莞贵人的这步棋怕是没能走通,想来也是半道被人给拦了下来。

但是敦亲王福晋倒也没笑话她 —— 毕竟是身在这深宅宫廷,谁不是为了前程算计?这点心思,她可是太懂了。

自救嘛,不寒碜。更何况在这宫里,能主动想着自救,而非坐以待毙,早就比那些只知等着命运安排的人强多了。

相比之下,她还更愿意同这种有头脑、肯为自己盘算的嫔妃打交道 —— 这样合作起来,才有意思,也才有价值。

“当不得福晋这般夸赞。” 甄嬛忙摆手,语气诚恳,

“咱们虽是后宅女子,却也懂‘忠孝’二字的分量。当时皇后那般痛苦,情况又紧急,我也是没办法,才敢兵行险招。

所幸老天保佑,娘娘病情好转,这事才算有了个圆满。”

“何止是圆满?” 敦亲王福晋立刻接话,语气里也满是赞叹,

“贵人这行径,不管是论小情还是论大义,都让臣妇打心眼儿里刮目相看,您当真是我等女子的楷模!

要不是您今日亲口说,臣妇怕是到现在都不知道!” 敦亲王福晋话里带着点惋惜,

“只是,贵人也太藏拙了些, 这等舍身尽忠的大事,本就该歌颂出去,不说人尽皆知,也该让美名传扬才是!”

甄嬛一听,立刻伸手拦了拦,神情分外认真地对她说道:“福晋千万别!若有人为我传出这事,怕会被有心人曲解,

说我是挟恩图报。而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本是件求个心安的事,到最后落得里外不是人,那就不美了。”

敦亲王福晋刚听这话时,心里还犯着嘀咕:既然不让传,方才又特意把这事儿说与自己听,图什么?

可略一琢磨,她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莞贵人这哪是不想让这事传出去,而是不想让她 “刻意” 去传。

若自己上赶着四处吆喝,反倒显得刻意,更容易得罪封锁消息的幕后之人,而莞贵人也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说闲话;

可若是她今日听了,回头在合适的场合 “无意” 提一嘴,那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

这样既传了消息,又显得全是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