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收好针后,床榻之上,一直昏迷不醒的耶律雅,眼睫毛……忽然轻轻颤动了一下!
随即,她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虽然眼神还有些迷茫,但……她醒了!
“七妹!七妹你醒了!”耶律洪喜极而泣,扑到床边,紧紧握住妹妹的手。
耶律雅看着眼前泪流满面的兄长,又看了看周围陌生的环境,
以及……站在床边,脸色苍白却眼神明亮的苏晚,眼中充满了困惑。
“三哥……我……我这是在哪?”她的声音,虚弱而沙哑。
“你醒了就好!醒了就好!”耶律洪激动得语无伦次,
“是……是护国郡主救了你!是她救了你啊!”
耶律雅的目光,转向苏晚。
她想起了昏迷前发生的一切,想起了那场国宴上的比试,
想起了这个让自己又嫉又恨的大夏女子……没想到……
最后救了自己的,竟然是她?
耶律雅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
最终……却只是虚弱地道了声:“多……谢……”
苏晚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公主殿下吉人天相,能醒来便好。只是余毒未清,还需静养。”
她又交代了耶律洪一些后续调理的注意事项,才准备离开。
这一次,耶律雄没有再阻拦,只是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眼神看着苏晚,仿佛想将她看穿。
苏晚走到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耶律洪和耶律雄。
“两位王子殿下,公主殿下虽然醒了,但下毒的真凶尚未找到。
依臣女看……此地并非久留之地。
两位还是……尽快带着公主殿下,返回北凛,彻查此事为好。”
她的话,正中耶律洪下怀。
他也正有此意,妹妹在大夏多待一日,便多一分危险。
耶律雄闻言,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也觉得苏晚的话有道理。
他也想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国去处理那些“麻烦”。
“护国郡主所言极是。”耶律雄难得地附和了一句,
“我等……明日便启程回国!”
苏晚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驿馆的风波,至此算是告一段落。
虽然真凶未明,但至少……耶律雅的性命保住了,
大夏与北凛的冲突,也暂时避免了。
苏晚的心情,却并未因此而轻松。
她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次日,北凛使团便匆匆离开了京城。
临行前,耶律洪和已经能下床走动的耶律雅,特意来到靖国公府,向苏晚辞行。
“护国郡主!大恩不言谢!”
耶律洪对着苏晚,再次郑重行礼,
“日后但凡用得着我耶律洪的地方,郡主一句话,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耶律雅看着苏晚,脸上虽然还带着几分公主的骄傲,
但眼神中的敌意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激和……钦佩。
“苏晚,”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之前……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她顿了顿,从手腕上褪下一个,镶嵌着蓝色宝石的精致手镯,递给苏晚。
“这个……送给你。算是我……一点心意。”
苏晚看着那手镯,又看了看耶律雅,淡淡一笑,接了过来。
“公主殿下客气了。”
“苏晚!以后若是有机会,来我们北凛草原玩!我带你骑马打猎!”耶律洪热情地邀请道。
耶律雅也难得地附和了一句:“嗯,北凛的风景……与大夏不同,你……会喜欢的。”
看着这对兄妹,尤其是耶律雅前后态度的转变,苏晚心中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
或许……这世间之事,并非只有黑白对错,恩怨情仇。
“好。”苏晚微笑着点头,“若有机会,定去叨扰。”
送走北凛使团,苏晚感觉肩上的担子,似乎轻了一些。
至少,眼前的危机,算是暂时解除了。
皇宫之中,皇帝的身体也在苏晚的精心调理下,日渐康复。
他已经可以正常上朝,处理政务,整个大夏朝堂,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只是,经历过这一次的“天灾人祸”和“下毒风波”,
皇帝的心境,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对权力的掌控欲更强,对身边人的猜忌也更深。
尤其是太子和誉王,虽然表面上依旧委以重任,
但暗地里的敲打和制衡,却从未停止。
而苏晚,则因为救驾有功,又“力挫”北凛使团,声望日隆,
成为了皇帝和太后面前,最炙手可热的红人。
各种赏赐流水般送入靖国公府,苏承安更是与有荣焉,走路都带风。
晚晴苑内,苏晚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赏赐,心中却无半分波澜。
她知道,这一切的荣宠,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她真正的目标,从未改变。
复仇!
只是……在复仇的道路上,似乎……多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牵绊。
夜深人静,苏晚偶尔会想起,那个总是在危急时刻出现的玄衣身影。
想起他那双深邃莫测的眼睛,想起他那句“本王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想起他将那块沉甸甸的鹰火令,交到自己手中时的复杂眼神……
她的心,会没来由地,漏跳一拍。
一种陌生的,带着些许悸动的情愫,在心底悄然滋生。
但很快,她便会用力地将这种感觉压下去。
不行!她重生归来,是为了复仇!
是为了让那些前世害她之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她不能……也不可以,被这些儿女情长所牵绊!
慕容璟……他或许是盟友,或许……也只是另一个,想利用她这颗棋子的,野心家。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她绝不能……动心!
苏晚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冰冷而坚定。
复仇之路,才刚刚开始。她……绝不能停下脚步!
送走北凛使团,皇帝龙体日渐康复,京城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平静。
夏日炎炎,暑气蒸腾,连御花园里的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
皇帝许是为了驱散近来的阴霾,也或许是想借机考察一下皇子们的才情,
亦或是单纯觉得宫里闷热,便下旨在京郊的玉泉山行宫,举办了一场“清风诗会”。
玉泉山地势高爽,林木葱郁,山间有清泉流淌,是京城勋贵们夏日避暑的胜地。
行宫依山而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风景极佳。
诗会便设在行宫后山一处开阔的草坪上,四周绿树环绕,
凉风习习,倒真是个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能得圣上邀请参加诗会的,自然都是京中身份贵重之人。
除了皇子公主、宗室勋贵,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文坛宿儒,
以及一些才名在外的世家子弟和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