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日后。

龙科院官网的公告像投入国际学术圈的一颗石子,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巨浪。

霍格·莱尔曼在ScI总部的庆功宴上,举着香槟对着镜头狂笑道:“龙国?他们连NS方程的正确解法都要偷,现在倒想自己办期刊?我建议他们的刊名直接叫‘抄袭者年鉴’,这样至少还算诚实。”

他晃了晃手腕上的菲尔兹奖章,继续道:“真正的学术殿堂,可不是靠几个毛头小子敲键盘就能建起来的。”

台下的灯塔国学者哄堂大笑,有人举着印有“龙跃”刊头的打印纸当众撕碎。

“就凭他们那些连英文摘要都写不标准的论文,也配跟我们谈‘学术规范’?”

“就是,一个靠抄袭起家的小偷。”

“学术期刊没有个几十年的沉淀怎么可能有资格成立?”

“好高骛远的龙国人……”

大洋彼岸的考夫曼·林克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里捏着那份公告复印件。

巴黎科技大会上钱老失望的眼神又在眼前浮现,老人那句“我对你很失望”像根刺,扎得他心口发疼。

可当他看到“龙跃”拒绝采用影响因子评价体系时,又忍不住皱眉——脱离国际公认的标准,这跟闭门造车有什么区别?太急了……”

他对着窗外的莱茵河喃喃自语,指尖在公告上划出折痕,喃喃道:“钱老,您教过我学术要循序渐进,可您的后辈,怎么偏要走这险棋?”

桌上的台灯照着他刚写完的评审意见,关于龙国某团队的湍流模型论文,他最终还是打了“拒稿”——不是因为成果不好,而是怕触怒灯塔国的学术寡头。

国内的质疑声则像潮水般漫过科研圈。

清北的一个老教授在教研组会议上把水杯重重一墩,怒道:“这是把学术当儿戏!我们实验室的博士好不容易攒够三篇ScI,就等着评职称,现在让他们投‘龙跃’?这不是毁人前程吗?”

齐正文在龙科大的走廊里被年轻教师围住,七嘴八舌的焦虑撞得人头疼:。

“齐老,听说‘龙跃’连参考文献格式都要自己搞一套,这不是跟国际接轨对着干吗?”

“我学生的论文刚被《自然》小修,现在让他转投,人家能愿意?”

“万一国外高校不认‘龙跃’的刊文,咱们的留学生还怎么申请博士后?”

当钱老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许阳时,少年正对着电脑调试在线评审系统。

屏幕上,林素月投稿的“固体燃料精准调节”论文已经通过初审,评审意见栏里,于老的批注赫然在目:“比投给清北学报的版本精进三成,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老师,您看这个。”

许阳调出后台数据,来自西北军工的投稿量一夜之间涨了七成,其中多半是被ScI拒稿多次的国防项目论文。

“他们说,就算‘龙跃’永远进不了JcR分区,至少这里不会因为‘涉及敏感技术’就退稿。”

钱老望着那些带着油污和公式演算痕迹的扫描件,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西南联大,用油印机印发的《算学通讯》——那时候哪有什么影响因子,可正是那些粗糙的纸页,藏着龙国最早的数学火种。

“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

老人拍了拍许阳的肩膀,目光落在窗外刚栽下的银杏树苗上,道:“当年咱们造原子弹,不也被说‘十年内绝无可能’?”

许阳点了点头,将“龙跃”的创刊号封面设为默认桌面——那是用六代机尾焰数据生成的龙形图案,在屏幕上舒展着鳞爪,仿佛要冲破所有看不见的枷锁。

此时系统提示音响起,又一篇新投稿进来,作者栏填着“迈克尔·摩根”,论文标题赫然是《量子隧穿效应的龙国解法》。

……

龙科院实验室的灯光彻夜未熄,许阳将一摞厚厚的论文稿推到钱老和于老面前时,窗外的启明星刚爬上云层。

“这是……”钱老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手指抚过首页标题,刹那间,手如同被电流击中般僵住——《Abc猜想的全新证明路径》。

而在论文附录里,竟夹着几页关于黎曼猜想的补充论证,通过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分布,为Abc猜想的关键步骤提供了坚实支撑。

他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瞬间布满血丝,失声惊道:“你疯了?不仅证了Abc猜想,还把黎曼猜想的局部成果嵌进来了?这种级别的成果,投给‘龙跃’第一期?”

于老一把抢过论文,指腹在那复杂而精妙的公式推导处反复摩挲,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道:“还有这个,《朗兰兹纲领下数论与几何的统一框架构建》……许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忽然翻到中间章节,瞳孔骤然收缩,惊呼道:“这里竟然用朗兰兹纲领的思想,解决了考拉兹猜想的奇偶循环难题!从3x+1到2^k的收敛路径,被你用群论彻底讲透了!这些成果,足以颠覆现有的数学认知体系,让整个国际学术界为之颤抖!”

桌上的座机突兀响起,尖锐的铃声瞬间划破凝重的空气。

许阳接起电话,大长老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连日操劳后的疲惫:“许阳,外媒又在大肆宣扬‘龙跃’不过是自娱自乐,清北有七位院士联名建议暂缓发刊……”

“大长老!”许阳果断打断他,将话筒转向钱老和于老,道:“您听听这个。”

钱老此刻已抓起最上面的论文,对着话筒朗声道:“就凭这篇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突破性研究,精确界定了孪生素数分布规律,把张益唐先生的7000万改进到246,甚至证明了无穷多对差值为2的素数存在!‘龙跃’第一期就能让西方学术界彻底闭嘴!”

他的拐杖重重砸在地板上,红木杖头的龙纹震得嗡嗡作响,道:“当年咱们的原子弹试爆,不也被他们断言‘绝不可能成功’?现在事实如何?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无比漂亮!如今,在学术领域,我们同样能行!”

于老快速翻到最后一页,看着上面的论证,突然笑出声,那笑声里带着如释重负的哽咽道:“还有这个,对‘哥德巴赫猜想’近乎完美的论证思路,通过殆素数的密度估计,把1+2推进到1+1的临界状态!许阳,你这是把数学界的‘皇冠明珠’摘下来,要放在‘龙跃’的创刊号上啊!”

他激动地对着话筒喊道,“大长老,给印刷厂下令,加印五十万册!不,一百万册!我要让全世界都清楚,龙国的期刊,承载的是改变学术格局的力量!”

许阳挂了电话,看着两位老人围着论文激烈争执——钱老坚持要把《bSd猜想的全新解析视角》放在头条,认为其对代数几何与数论的交叉研究意义非凡;

于老却力主用《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问题的创新解法》开篇,论文里通过非阿贝尔规范场的量子隧穿效应,直接推导出夸克禁闭的数学表达式。

他大声道:“这可是能让粒子物理教科书重写的成果!放在开篇,才能彰显我们在基础物理领域的硬实力!”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可眼角的皱纹里却滚动着滚烫的泪珠。

“别争了。”

许阳轻轻抽出最底下的论文,标题赫然是《量子场论中的非微扰重整化猜想的证明》,自信的说道:“这篇压轴。它融合了杨-米尔斯方程的质量缺口解法与黎曼猜想的局部成果,将为我们打开全新的研究视野,理应放在最关键的位置。”

钱老突然按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他道:“你早就计划好了,对不对?从决定办刊那天起,就憋着把这些世纪难题打包解决,给他们来个惊天动地的惊雷。”

许阳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想起系统空间里那些闪烁的知识碎片——原来所有的质疑和嘲讽,终将被最硬核的成果碾碎。

实验室的晨光里,三个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在那摞足以震动世界的论文上,投下坚定的轮廓。

……

龙科院的银杏道上落满碎金般的叶子,林素月站在\"龙跃\"期刊编辑部楼下,米白色风衣的下摆被秋风掀起一角。

许阳从旋转门出来时,她正低头踢着脚边的银杏果,听见脚步声便抬起头,阳光透过她耳后的碎发,在鼻尖投下浅浅的阴影。

\"你怎么来了?\"

许阳的喉结动了动。

两人沿着银杏道慢慢走,踩着叶子的沙沙声里,藏着细碎的沉默。

林素月突然停下,捡起一片完整的银杏叶,忽然转过头,睫毛上沾着点阳光,樱唇轻启道:”许阳,你是不是很会骗人?\"

许阳有些不明所以。

随即道:“我骗人?”

林素月却笑了,俏皮道:\"你骗我的地方可多了,说自己制造热气球只是爱好,但却直接到了灯塔国;编程只会皮毛,结果写出了期刊投稿系统的核心算法;说不懂量子物理,却能跟迈克尔教授讨论隧穿效应......\"

许阳猛地抬头,撞进她亮闪闪的眼睛里。

那里面没有责备,只有点狡黠的笑意。

风突然大了些,吹得银杏叶簌簌往下落。

林素月拢了拢风衣,轻声说道:“我把固体燃料调节的最新论文投给龙跃了,第一作者写的是你的名字。\"

她看着他惊讶的表情,突然踮起脚,在他耳边说,道:”许阳,以后别再瞒着我了。你的秘密,我想听。\"

许阳的心跳突然乱了节拍,比调试六代机发动机时的震颤更猛烈。

他看着她转身离开的背影,米白色风衣在银杏叶里像朵移动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