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传来紧急命令,新四军指挥部当机立断,命令第四支队迅速行动起来,第五支队紧跟其后,积极向长江边挺进,以牵制南京的汪伪军队,使其无法再抽调伪军去支援鄂豫皖根据地。
刚刚进入苏北的第一支队,随时威胁第三师团的后背,以减轻鄂豫皖根据地的压力。
与此同时,八路军也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在七月末八月初,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重点破坏京浦路,从而阻止华北的日寇向鄂豫皖地区增兵。
第五战区的李宗仁也果断下令,让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向平汉铁路靠拢,全力保障鄂豫皖根据地西面的安全。
而老蒋这次也表现出了罕见的果断,他严令第九战区无论如何都要拖住武汉的日军,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脱身。
就在这关键时刻,徐剑飞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他在双方阵营中都拥有极高的人气,其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备受各方认可。更凸显出鄂豫皖根据地在三方的重要性。
此刻,徐剑飞站在地图前,神情凝重地再次召集了最后一次作战会议。
在会议上,徐剑飞详细分析了当前的战局:“这一次,敌人来势汹汹,竟然派出了整整一个师团的兵力二万八千人,还配备了伪军一个集团军的两个军。
不仅如此,他们还拥有坦克和飞机等重型装备。
在兵力方面,我们与敌人不相上下,但在轻武器方面,我们或许稍占优势,然而在重装武器上,敌人却明显优于我们。这是一块硬骨头,我们绝对不能够和他们死打硬拼。
而木村给我的消息是,他们将采取先削弱我们的地方,最后强攻我们白马尖山核心,战法还是老一套,三路并进,分进合击。
如今我们所具备的优势在于,南北双方均已积极行动起来,全力配合我们此次的反围剿战役。
这一举动使得日本帝国主义的兵力,受到极大限制,无法再继续增兵。与此同时,我们还拥有广袤的地域,以及将近一千万人口作为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有利条件,我与何总参谋长对原作战计划进行了一些微调。具体来说,就是采取“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策略。
我们将第一纵队的三个旅分散开来,隐藏在各处,时刻保持待命状态,以便随时抓住战机。
而第二纵队则要果断跳出敌人的围剿圈,趁第三师团和伪军深入我根据地、六安地区空虚之际,迅速出击六安,让第三师团陷入首尾难顾的困境。
我们的目标是迫使他们撤军,如果他们拒不撤军,那对我们来说反而更为有利,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顺势攻打安庆。
总而言之,我们的核心思路,就是要趁着第三师团防区兵力空虚的时机,灵活机动地选择攻击目标,将其调动起来,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将其一举歼灭。
大政方针已定,第一纵队的各级军官纷纷握手告别,奔赴自己被指定的区域埋伏待机。
徐剑飞带着第二纵队和特战大队,悄悄地进入了岳西,只等着第3师团一动,他就开始出击。
这时候的第三师团可谓兵强马壮。拥有两个联队的步兵第五旅团,两个联队的第29旅团,三个联队的骑兵第四旅团,三个联队的野战重炮旅团,150毫米重炮和变态的240毫米加农炮合计72门,再加上普通的山野炮,共计117门,高射一个联队,一个拥有三十六辆坦克的战车联队,一个辎重联队,竟然还下辖三个飞行联队。
战斗总兵力达到了恐怖的两万八千人。是侵华日军中最大的师团。
这就是为什么小鬼子,敢于用一个师团就要消灭鄂豫皖抗日根据地的底气。
刚刚上任的第三师团师团长,丰岛房太郎,真的是踌躇满志,他满脸鄙夷地凝视着第四师团,渐行渐远的身影,那背影承载着无数的商品,如同一座移动的金山银山。
他的嘴唇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对着身旁的参谋长怒吼道:“就是这个该死的师团,竟然把鄂豫皖抗日军,养得如此肥壮,如今已成为大日本帝国的心头大患!
这次我们接手他们的防地,肩负着剿灭鄂豫皖抗日军的重任,必须要为帝国铲除这个心腹大患!一定要将那片富饶的大别山区,打造成大日本帝国以战养战的重要基地!”
参谋长却一脸艳羡地望着第四师团离去的方向,似乎对他们带走的财富充满了渴望。
他喃喃自语道:“国内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整个驻华皇军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急需大别山中盛产的那些物资啊,比如花生油、桐油、猪鬃、棉花、粮食、木材,还有铁矿石、明矾等等,这些可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啊。”
稍作停顿后,参谋长接着建议道:“所以,我认为六安的自由贸易区,我们暂时先不要取消,继续利用那些商人,让他们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大日本提供上述这些急需的物资。”
丰岛房太郎目光缓缓扫过自己的参谋长,沉凝片刻后,开口说道:“仅仅只是一个六安自贸区,竟然就让第四师团,成为了整个大日本皇军师团中,最为富庶的一支,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我们同样也迫切需要这个自贸区,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资金和物资,以确保我们的勇士们在战争期间能够饱腹。”
话音未落,参谋长不禁叹息一声,心中有万般无奈。他附和道:“是啊,当初大本营在制定规划时,谁能料到会因为这个鄂豫皖抗日军的横加干涉,导致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变得面目全非。
如今,我们大日本帝国竟然窘迫到如此田地,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所以,我们必须坚决剿灭这支抗日军队,同时与华北的治安整肃行动相互配合,将我们的占领区,真正打造成一个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帝国提供资源、实现以战养战的战略基地。
否则,所谓的南进创立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恐怕都只能是一场虚幻的黄粱美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