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五等分的花嫁之蓝紫恋歌 > 第314章 手术台前的电话与红透的耳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4章 手术台前的电话与红透的耳根

院长办公室的空调有点冷,丁子轩捏着手机站在窗前,指尖的凉意顺着屏幕爬上来,像刚消过毒的手术刀。窗外的阳光很好,把医院的草坪照得绿油油的,却暖不透他掌心的汗——刚接到的通知,省里转来一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主动脉瘤的手术,难度系数极高,院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全院就你最熟这种术式,只能靠你了,丁子轩。”

他没立刻答应。

放在以前,他会直接拿起手术刀,可现在,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三玖发来的表情包——一只举着面包的小狐狸,配文“下午做了你的巧克力包,等你回来吃”。

指尖在屏幕上悬了两秒,他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喂?子轩?”三玖的声音带着点面包房的嘈杂,背景里能听到烤箱“叮”的提示音,像颗甜甜的音符。

“在忙吗?”丁子轩的声音放得很轻,走廊里的脚步声和说话声都刻意避开了,“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不忙,刚出炉一盘蔓越莓司康。”她的声音轻快起来,“什么事呀?是不是又想偷吃面包?”

丁子轩低笑出声,胸腔的紧绷松了些:“不是。院长刚找我,有台高难度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主动脉瘤,风险挺高,问我能不能接。”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然后传来三玖认真的声音:“你觉得自己状态可以吗?手抖有没有反复?昨晚睡得好吗?”

她没问“为什么找你”,没说“太危险别接”,先关心的是他的状态——这是他们约定好的“一起承担”,她接下的不只是他的决定,还有他藏在“能接”背后的疲惫。

“状态挺好的,昨晚睡了六个小时,手抖基本好了。”丁子轩靠在窗沿,看着楼下的救护车呼啸而过,“就是……想听听你的意思。”

“你想接吗?”

“想。”他没犹豫,“这种术式我做过三次,成功率挺高,病人是个七岁的孩子,等不起。”

“那你就接呀。”三玖的声音突然轻快起来,像解开了什么结,“我下午把你的巧克力包再烤一份,等你手术完回来吃,放凉了不好吃。对了,记得中途补充葡萄糖,别硬撑,我会让董嘉盯着你……”

她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像只操心的小麻雀,丁子轩听着,嘴角的笑意藏不住,连院长办公室的冷气都好像没那么冷了。

“知道了,管家婆。”他笑着打断她,“那我挂了,去准备手术。”

“嗯,加油!等你回来吃面包!”

电话还没挂,一道戏谑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近得像贴在听筒上:“哟,丁大主任这是在请旨啊?做台手术还得跟三玖姐请示,这‘气管炎’的名声怕是要坐实了!”

是董嘉。

丁子轩回头,看到他抱着病历站在身后,口罩挂在下巴上,眼里的戏谑快溢出来,还故意朝他挤了挤眼:“以前喊你上手术,得用‘求’字,现在倒好,直接升级成‘请示’了?想不到我们丁宝宝(董嘉这几年总爱这么调侃他)做个手术,还得看三玖姐的脸色啊?”

“董嘉!”丁子轩的耳尖瞬间红了,像被热水烫过,伸手想去捂他的嘴,手机却还没挂,董嘉的声音透过听筒,清清楚楚地传到了电话那头。

电话那头的三玖突然没了声音,连背景里的烤箱声都停了。

丁子轩的心一紧,刚想解释,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三玖细若蚊蚋的声音,带着点慌乱的结巴:“我、我先挂了!你们……你们快去准备手术吧!”

“嘟嘟嘟——”

电话被匆匆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丁子轩瞪着董嘉,眼底的无奈能溢出来:“你故意的吧?”

“我这不是帮你活跃气氛嘛。”董嘉笑着躲开他的手,晃了晃手里的病历,“院长催了,病人家属在手术室门口等着呢,丁大主任,赶紧的,别让三玖姐等急了——哦不对,是别让病人等急了。”

他说着,还故意加重了“三玖姐”三个字,转身往手术室跑,笑声在走廊里回荡,像颗炸开的糖。

丁子轩捏着手机,指尖还残留着听筒的温度,耳尖的红还没褪下去。他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三玖的头像——是她举着草莓面包的自拍,笑得眼睛弯成月牙,突然觉得董嘉的调侃虽然欠揍,却也没说错。

他不是“气管炎”,也不是“请示”,是把她当成了并肩的人。手术台上的风险,他一个人扛得够久了,现在有个人愿意听他说“我有点怕”,愿意在他说“我想接”时说“我支持你”,愿意等他回来吃一份放凉了就不好吃的面包,这种被惦记、被需要的感觉,比任何“硬汉”的名声都让人踏实。

“走了。”他拍了拍董嘉的肩膀,往手术室走,脚步比刚才轻快了些。

董嘉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以前的丁子轩像块捂不热的冰,手术台上冷静得吓人,私下里也总是独来独往,现在倒好,被三玖姐这块“面包”捂得暖暖的,连耳尖发红的样子都比以前可爱了。

手术室的灯亮起来时,丁子轩洗手消毒的动作格外稳。助手递来手术刀,他接过,指尖没有丝毫颤抖。脑海里闪过三玖刚才的叮嘱“记得补充葡萄糖”,和董嘉调侃的“气管炎”,嘴角忍不住扬了扬。

没关系,“气管炎”就“气管炎”吧。

只要能在手术结束后,看到那个举着面包等他的人,听到她说“欢迎回家”,这点调侃,算什么呢?

手术室外的走廊里,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丁子轩握着手术刀的手很稳,心里的那份踏实,比任何时候都坚定——因为他知道,有人在等他,等他带着成功的消息,回家吃那份不会放凉的面包。

这样就很好。

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