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迫降雪港 > 第328章 不如先做吃螃蟹的那个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8章 不如先做吃螃蟹的那个人

虞婳沉静道:“采取我能学到的高效率方式,约你吃饭,陪你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听你说一说原生家庭的创伤。”

”这个哥哥没有,不过可以和你说一说我有多爱你。”他恣意从容说。

本来一本正经的,虞婳的嘴角差点控制不住要歪。

周尔襟眉目完全舒展了,戏谑道:“原来真的爱听我喜欢你。”

“嗯。“她故作在忙,把意面填进嘴里,不敢直接看着他眼睛承认。

周尔襟终于在此刻弄明白,安之若素地提:“哥哥还以为是用真心打动你的。”

“没有,换个人可能就不行了。”她态度平和,只是眼睛不看他,“而且你很好,我也想和你待在一起。”

周尔襟坐在对面,餐厅内似有柔和暖流波动一般,流淌在他与她之间。

看他不生气了,虞婳才问他:

“所以为什么忽然提宋机长?”

他们几乎是有共识,不多提宋机长的事,因为对方人品贵重,但她无法回应,周尔襟也敬重对方,对方从不越线,所以不对对方的感情做任何置喙。

周尔襟完全松弛,淡声说:“他对我没有影响,是哥哥总是看不清你,所以好奇你不说话,到底在想什么。”

虞婳安慰他:“没事,应铎的老婆也不说话,他不也这样过来了。”

周尔襟:“?”

他抵额浅笑:“好地狱的笑话。”

但他转而就很快肯定:“不过如果是说应铎,就恰到好处。”

虞婳又被夸了,笑着弯起了眼睛。

而宋敬琛入职花航的第二天,很快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了帖子。

“欢迎乘坐花儿航空。”附一张他在飞机上拍的晴空,一张机身上的花航logo图。

评论很快吻上来:“宋机长是跳槽了吗,身体能复飞了?”

“\/星星眼,坐这个航司的飞机就能遇到你吗,想机长帮我填飞行日记,缺你的签名。”

“老公你自己全球各地飞得倒是潇洒了,留我和孩子在村里放牛。”

“好帅好帅好帅好帅,他居然没发现前面放着的墨镜照到自己了。”

“刚好要出行,宋机长飞去伦敦的航班吗,要是飞我马上就订头等舱\/嘻嘻。”

“如果是白金客户可以和机长吃饭不?”

只是这一条,都让花航当天卖的机票增加不少,近百分之三。

宣传部有意推波助澜,花钱买流量,让英雄机长安全康复,即将复飞的新闻传到众人眼前,当然,也提到了花航的名字。

他们要的不是因为宋敬琛而来的短时流量。

其实是要花航走入大众眼中,今天花航售出的票增加,其实也更多因为大家知道了有这么一个航司。

先上桌,再谈其他。

宋敬琛能这么发,他本身即是有意为花航站队,他在大众眼中极有公信力,被他加盟的航司,即便是新航司,也肯定不是什么野鸡公司。

花航开了会,虞婳才知道周尔襟那一百亿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赚了不止一百亿,但其他钱要保证花航发展和成本,还有一部分要抵抗风险,一百亿算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数额,专门留给她弄飞鱼三代。

只不过花航的生产资料有限,空运快递、宠物运送、广告、机场飞机保养等等上百种生意,都已经差不多将未来三年的都卖出去了。

意思就是,如果不再买新的大飞机,不再成立新的衍生行业子公司,未来几年花航只能靠卖飞机票赚钱。

而这就是极其被动的。

之前飞鸿就是这样,因为一桩意料之外的空难,就直接面临高压风险。

因为当时觉得飞鸿每天卖飞机票都能赚几十亿,还几百上千亿根本不是问题。

结果现实给了他们狠狠一巴掌。

一桌高管都在思索这件事,没有敢贸然提出意见的。

但周尔襟淡淡说:“所以我的提议是,调转重点方向,专攻低空领域,不再把重点放在高空经济上,我们做制造业,不做依托生产资料中间赚钱的生意。”

虞婳都略微惊讶。

桌上的人更是纷纷抬头。

周尔襟当然不会先问下属意见,而是看向公司剩下百分之五十股份占比的另一位:

“虞董,你有什么看法?”

“做制造业不是不行,但我们目前没有制造业的基础。”虞婳思索着,沉静和他说,“前期的投入会非常大。”

周尔襟视线温柔,看着她,说话是说给所有人听:“我已经拟好了关于工厂建设和选定合作商的方案,各位看一下。”

刘秘书起身,拿着一叠文件分发给在座众人。

但虞婳都没想到周尔襟会突然说这个,私下里都没和她说。

有点措手不及。

但她并不是专业人士,看草案看不出什么来,最多就是觉得对合作商的选择非常精准。

他知道evtol每个结构每个部件,是哪个公司或工厂能拿出最好的东西来。

上面写的合作商没有一个拉胯的。

看资料,目前他的意思是先大力生产飞鱼二代。

的确,飞鱼二代在国际上还有非常大的市场缺口没有填满,供不应求。

其他高管面面相觑,根本没想到花航的定位竟然和飞鸿完全不同。

难怪把飞鸿和花航分开了。

但周尔襟坐在上座,平静看着所有人的反应。

航司,不该只有高空航司,是时候进入低空航司的时代了。

会议解散后,虞婳和周尔襟回到办公室里,两个人坐在一张沙发上,她靠着他的肩膀:

“你是真的想主攻低空领域吗?”

周尔襟握着她的手,不疾不徐答:

“从一开始,我在飞鸿顶着所有人反对意见投资evtol的时候,就是觉得高空经济迟早被低空经济取代,总有一天,大家远程出行会从只能坐别人的飞机变成坐自己的飞机。”

刚开始有汽车的时候,大家想坐车出门得花高价,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买不起车子,甚至在汽车生产出来之后很久,都有很多人一辈子没坐过车。

现在其实也是,飞机出行的覆盖率其实远远达不到百分之百。

但现在,坐汽车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就算自己没有,花十几块钱打个车就能坐到。

未来不见得飞机就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把一台evtol从香港开到首都,是完全能做到的事情,只是中间需要充一次能而已。

而且比坐飞机用时还短,因为不用提前一个多小时去航站楼,去安检托运,等待起飞,下飞机也不用等接驳车来,不用走一大段路到航站楼出站。

按虞婳的研究方向,等她弄出飞鱼三代的时候,不用充能都可以横跨太平洋。

如果自己都能开飞机跨越半个地球,还有什么必要坐别人的飞机?

完全可以相信他妻子有这样的能力,她研究出来的技术,是未见过的人想象不到的,按长远预见,往后传统航司一定会没落。

现在坐飞机的人总额都少了很多。

以前只有大富豪有私人飞机,现在很多普通人也有evtol。

说是说一百多万一台,但evtol可以贷款,就和贷款买车一样,给一笔首付就能开回家。

迟早低空飞机商会降维打击完高空飞机航司。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想法。

虞婳只是想想,在动荡刚刚结束、花航刚起步的时候这么大动作,万一卖不出去,亏了本,很有可能就又要面临之前的惨状。

她沉默片刻,还是如实地说:“我有点害怕,怕像之前那样。”

“别怕”周尔襟似乎游刃有余,“我们不用自己的钱做这件事,就不会亏。”

虞婳一下坐直了,像小眼睛圆溜溜、平时吃桉树叶被毒到眼神呆愣的考拉,愣愣看着周尔襟。

周尔襟神色自若:“虽然不能让他们插手飞鱼三代,但飞鱼二代,我打算让他变成一个独立的项目,你的名头太大,飞鱼二代他们现在也抢着投。”

飞鱼二代……

虞婳好像明白了周尔襟的解决方案。

周尔襟心安神泰道:“我在会上说的其实只是一件事,另一件事是,问你愿不愿意把飞鱼二代拿出去赚钱。”

虞婳几乎不用多想:“愿意的。”

飞鱼二代已经研发出来了,有了成熟的制作、上市、售卖渠道,而且最关键的是,飞鱼二代用到的技术都是她相对容易弄出来的技术。

不是给别人就会很肉疼的东西。

而且飞鱼二代都已经这么成熟了,其他人要投钱,都只能是投多少造多少,给一个确定的收益权占比,在拿他们钱造的这批evtol里拿分成。

不像飞鱼三代,还没研究出来,所以不可控。

很多人都急着来占便宜,像一些大资本家,就想通过投一部分钱,占巨大收益比。

周尔襟眉眼柔和:“如果你愿意,我马上见各路投资商,把飞鱼二代的投资开放出去。”

“好。”虞婳忙不迭应。

在到处都急着挖虞婳,或是奉承、追捧虞婳的时候。

无论谁看,都觉得虞婳一定睡着了也在笑,在研究所身兼多职,职位一升再升,手下的人指数式增长,想要谁过来帮忙,说一声就可以了。

之前同她平级的,现在只能仰望。

以前多少有些不服气虞婳的李冰清,在博士毕业后,都选择在虞婳名下做博士后。

曾经的剑桥学姐,这下倒心服口服成了她的学生。

其余硕士毕业的那几个开门弟子,譬如汪水、曾慈惠、况且,全部都读了她的博,人人都把嫡系的派头做得很足。

连况且都会在汇报的时候把门关上,不让其他人听他最新进展。

还有很多人今年考来研究所,就是想来读虞婳的研。

人人认虞婳的名,远远高过认这个研究所。

但虞婳去看郭静莲的时候,却被问了一句:“你想不想去科大?”

本来在剥橘子的虞婳停住了:“……您为什么这么说?”

郭静莲靠着床头,在重新搭桥手术之后,气色已经好多了:

“咱们所是所长还在高校当校长的时候成立的,借用了高校资源。”

虞婳露出些许不解的表情,不明白老师怎么忽然说这个。

郭静莲却坦然说:“如果这个研究所当时名气小,就会变成校内研究所,但是当年有我加入,这个研究所名气大了,就开始和地方政府合作,变成独立研究院。”

“您的意思是?”虞婳还是有些不解。

郭静莲却笑了笑,告知她现实的潜规则:

“很多校长都会在位时成立一个研究院,卸任校长后,就去研究所当最高领导,实话实说,研究所都是所长的亲信,这个所只是所长的祠堂而已。”

这种话,虞婳之前从来未听过,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她久久凝视着郭静莲,眼神略震颤。

郭静莲却很平静,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她:

“所里很多人都是混子,指导员出身的也开始带学生,读了个在职博士的处长们也在带学生,新进来的那个杰青也是所长师妹的学生。”

虞婳有种后脑发麻的感觉。

好像那些隐隐不舒服、不习惯的地方,在某一个瞬间,寻到了症结所在。

因为这研究所就不是做研究的,是给所长作为祠堂抬轿的。

人家建这研究所就是为了弄宗祠,曾经听过些人调侃,说学术圈是集奴隶制、种姓制和部落制于一体的圈子。

虞婳隐隐有感觉,但没觉得很强烈。

因为她都是院士的关门弟子了,也没觉得自己很学阀,通过弄权或人情世故游走,拿到什么资源。

但万一,是她没有真正体验过进入这小圈子,一直在外围游荡呢?

所长的确一直当她是外人,所以她没有这种感觉。

她根本都没被纳入这范围。

虞婳都有些晕眩。

郭静莲提了提被子,很平和地和她说:“有没有发现,真正做事的其实就我们这一派人?”

虞婳不自觉回想。

从大师姐靳主任是半壁江山,到现在她接手这段时间,除了他们这一派之外,和她争来争去的其他人实际上都没干什么。

“是……”她不自觉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