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联纪元420年。

负熵研究院,人联做出决定之后。

决定执行‘安全区域开辟计划’的事情,也在人联范围内进行了公布。

“华新社消息。”

“人联,负熵研究院决定,基于目前人类文明发展状况,对于宇宙中文明生态基本认知。”

“将在接下来一定时间里,尝试逐步梳理和探查,太阳系周边五十光年范围内的宇宙空间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情况。”

“以确定,人类文明所在太阳系周边宇宙空间的文明生态环境,构建属于人类文明的,半径五十光年的,宇宙空间中相对安全区域。’”

“具体方式,将以进一步的天文观测,以及派遣大量远航星际飞船抵近巡查结合进行。”

人类文明的社交网络上,

在看到华新社获人联授权发布的通告过后,

人们自然也因此而讨论着。

对于五十光年半径的安全区域的开辟计划,人联范围内,绝大多数人们倒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经历过克利兹文明的事情,对人类文明所在太阳系周边的情况肃清,更进一步掌握,

对于人联,对于绝大多数人们的想法来说,都还是很有必要的。

或者说,曾经的了望观测阵列,星际长城计划,本身就有着这方面的作用,

只是此刻,安全区域开辟计划,将这部分内容更进一步具体了。

而不管人们对于文明接下来进一步发展,抱有什么样的期待,

此刻五十光年半径的安全区域开辟计划本身也都是有必要的。

此外,在华新社的通告中,

还简单提到了,负熵研究院决定的,如果在五十光年内发现其他文明,可能对其他文明采取的一些措施。

直接灭掉对人类文明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对于人类文明自身的意识倾向,社会形态影响太大。

基本就是对母星级或者明显弱小许多的文明,以观察为主,

如果其他和人类文明,文明等级持平的文明,那还是以接触为主。

如果是明显强于人类文明的地外文明……那采取什么措施就不是人类文明能够决定,或者掌握主动权的了。

不过,通告中这部分内容,负熵研究院在这个时候做决定时,都留下了很大的回旋空间。

基本就是,到时候具体怎么做,大概率还要看具体情况。

“……五十光年的范围,会不会有些太小了。要不扩大到一百光年范围?这样感觉我更安心一点。”

“一百光年有些太激进了吧……一百光年的范围,从太阳系出发,以现在咱们的航行速度也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够抵达边界,信息从边界传回来都要一百年,从边界一头传到另一头更是要两百年以上……没这个必要了吧。”

“我也觉得五十光年差不多了……五十光年外,如果有文明想要对咱们文明突然做些什么,五十光年的缓冲也足够了。要是五十光年也不够……感觉增加到一百光年范围,作用也就那样……而且,以咱们目前的航行技术来说,也很难对那么大一片范围的星空区域进行长期的详细监测吧?”

“我现在更好奇的是……会不会在咱们太阳系周边五十光年范围内,还有类似于克利兹文明这样的文明在对着咱们虎视眈眈……或者会不会有比咱们文明更强大的文明就在咱们文明周边五十光年距离内。”

“前者不知道……后者即便是真得存在,理论上也可以做善意推论……这个文明至少没有想要攻击我们的想法,不然早就该下手了。”

“你们说,咱们在执行安全区域开辟和探查计划的时候,不会再遇到斯托文明吧……要是咱们在搜寻的过程中,又再追上了正在迁徙途中的斯托文明……”

“应该很难吧,除非斯托文明现在都还没有完成无工质推进系统的研究,迁徙途中还又停下来过。不然等到咱们五十光年内的情况探查外,斯托文明也该早就已经离开这个范围了。”

人们热闹着讨论着。

不过这种热闹也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持续太久。

因为不同于其他一些重大科技进步,或者一些其他重要计划。

半径五十光年范围的安全区域开辟或者说确定计划,

本身将在人类文明接下来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完成,进行很长一段时间。

除非一来就再遇到一个地外文明的存在,

不然不会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会对人联范围内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直接影响。

除了直接参与了这项计划的研究员,其他人们可能也就仅限于知道这件事情。

对于这个安全区域开辟计划来说,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消息传来,对于人类文明其实就是最好的消息。

……

同一年。

为执行安全区域开辟计划,

人联范围内,再专门建造了一批执行五十光年范围内,抵近巡查任务的星际飞船。

搭载了目前人类文明最先进的引力推进系统。

同时不同于当初探寻2801小行星来源时,选择派遣一些人们直接参与负责。

这批将从太阳系人类聚居区派出的星际飞船,将更多主要采用由智能程序负责探查搜寻的方式。

直到发现有一些端倪之后,才会再派遣出载人飞船,进行人为介入。

对于这批星际飞船,

人联命名为‘萤火级星际飞船’。

这些将分散到半径五十光年范围内各处的星际飞船,一方面将作为人类文明的眼睛,

让人类文明在周边宇宙星空中看得更清楚。

一方面,又像是一点点分散开的萤火,将为人类文明照亮周围宇宙星空中的迷雾。

而另一边,

人联,负熵研究院内,

在人类文明接下来发展的大方向确定下来过后。

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各研究团队,也依旧进行着原本各自的研究项目,推进着人类文明内技术发展,

共同推进着文明朝着这个确定下来的大方向继续靠拢。

……

人联纪元421年。

秦裕坐在办公室里,思考着一些事情。

响应着秦裕命令,暂时接管了办公室助理双足机器人控制的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还未从双足机器人中脱离。

“秦裕教授,还有其他事情吗?”

秦裕转过头,看向了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

理论上来说,

这个世界上,大概就只有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是一直知道秦裕身份的。

只不过,实际上这种知道,也就是相当于一个人在日记本上记录下了自己的信息。

能够说是日记本记得他吗?

强人工智能仅仅只是存储了来源于秦裕自己的信息,所以才会以秦裕最初的称呼称呼秦裕。

秦裕摇了摇头,

接收到秦裕反馈的强人工智能,就结束了对这架双足机器人的接管。

秦裕则是在这办公室里再坐了一会儿,

然后,就再接到了,乃至于011研究所负责人的信息。

希望秦裕等其他研究所负责人,能够立刻在线下或者线上汇合在一起,进行一场紧急会议。

而对于这条信息,秦裕显然也不怎么意外。

他先前叫来强人工智能,自然是有原因的。

在这一世,

在这个时候,他让许久都没有再露面的‘熵’,重新出现了一下。

……

很短暂的时间过后,

通过全息投影,各研究所负责人再坐在了一起。

只不过这一次,就只有几个研究所负责人在,就没有更多研究团队负责人参与了。

同时,包括秦裕在内,其他各研究所负责人,也再收到了从011研究所那里共享过来的一份文件。

是一篇论文。

“人体延寿机制的再研究与深入探索。”

署名是‘熵’。

这是一篇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论文具体内容,

其他各研究所负责人由于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不同,事实上也没有办法完全理解。

不过这篇论文是由011研究所负责人拿出来的情况下,

仅仅看这篇论文的标题和署名也就足够了。

在第一时间,各研究所负责人都有些沉默,

但哪怕是经历过许多风雨,在这篇论文下,也难免有些失态。

主要是,仅这篇论文的标题以及署名来说,信息量都有些太大了。

“邱所,这篇论文的内容……确认过了吗?”

社哲所负责人骆教授优先开口,问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此刻在场一众研究所负责人脑海中第一时间都有许多疑问,但所有疑问,基本也都是基于此刻骆教授这个问题基础上的。

“确认过了。”

“011研究所内,一直有延寿机制,延寿技术研究项目的存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一直在深入探索。目前这篇论文中提到的部分已知内容,和我们现在的研究进展是吻合的。我们研究进展还没有触及到的地方,从逻辑上,现在也找不出什么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不少我们研究团队此前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疑问。”

011研究所负责人邱教授,此刻点头,很果断地回答道,

“011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也已经在根据这篇论文提到的内容,进行重复实验验证,预期半个月内,就能够有结果。”

邱教授在回答时,也没忘了提及一众研究所负责人最关心的事情,

“这篇论文中,依赖论文本身提到的更加深入人体机制理论,还涉及到了相应的延寿技术。”

“论文的作者,以一种新型的延寿针剂作为给我们的示例……如果我们能够依照论文中提及的合成路径,完成这种新型延寿针剂的合成。”

“同时,该新型延寿针剂的效果契合这篇论文中提到的……理论上,这种新的延寿技术,延寿针剂,能够将人体的寿命至少提升到三百岁。”

“而且,这可能还不是这篇论文中涉及到的人体寿命机制理论的极限,理论上,我们顺着该人体机制理论,应该能够找寻到其他同样针对该人体机制的延寿技术,可能能够将人体能够达到的寿命,进一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听完011研究所负责人邱教授这段话,

与会的一众研究所负责人更加沉默了。

一时间,无人说话。

不过,从一众研究所负责人细微的动作上来看,也能够看出,一众研究所负责人持续心绪都不太平静。

就连最先知道这条消息的邱教授,到此刻,情绪都还未完全平复下来。

还是那句话,

长生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或者说对于任意一个智慧种族的生命来说,都是最古老的一种期望。

放大到文明层面,一个文明最初的追求都是文明的存在,

放到文明中个体上,一个个体最初追求,差不多也就是自身的存在。

虽然中间隔着一位秦裕院士,

但直到现在,人们也无法忽略掉更早之前,那位秦裕教授的存在。

历经数百年的时间,其他原因可能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位秦裕教授开启了人们对于长生实现的现实期待。

虽然此刻的人们,人均寿命都在180岁以上,但也没有人会嫌弃自己活得长。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压力基本对于每个人都不复存在,

人们只恨不得不能够多活一些时间,以追求更加彻底的自我价值实现,去做自己想要做得事情。

对于人类文明中,一位普通的研究者是这样,

对于人联负熵研究院最顶层的,各研究所的负责人们,也依旧是这样。

多出来一百多年时间,此前他们可能终一生都无法看到结果的研究项目,能够再看到结果。

可能终一生都无法完成的研究,能够在多出来的时间里做出新的突破。

个体的命运,人类文明整体的命运,都将这篇突然而至的论文下,发生巨大的改变。

没有在此刻过于失态,就已经是一众研究所负责人历经过太多风雨,沉得住气了。

此刻,可能也就秦裕这个绝对永生者和始作俑者比较平静了,

不过,他也并没有将这份特殊表现出来。

“邱所,这不会是你们研究所自己搞出来的东西,然后拿出来吓我们吧?”

物理所负责人这个时候说了一句不太好笑的玩笑话,

似乎想要缓和一下此刻的气氛。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包括说这话的物理所负责人自己,都没有办法笑得出来。

本质上,这篇论文如果确实,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但一切还没有结果和定论之前,实在是难免让包括一众研究所负责人的知情者们提着心。

此外,关于这篇论文,一众研究所负责人们,实在是还有不少疑问。

011研究所负责人邱教授再摇了摇头,

“这篇论文毫无征兆的出现在了011研究所,我办公室终端上的显眼位置。”

“我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出现的,已经询问了智脑,也同样没有结果。”

“上一次,‘熵’的出现是什么时候?”

“按照负熵研究院内的记录,之前研究所负责人的记录,是人联纪元46年。”

“上一次,‘熵’给我们的是现在已经普及许久了的‘熵剂’和相应人体记忆机制理论。”

“距离现在,已经时隔三百多年时间。”

有研究所负责人提问,社哲所负责人骆教授代为进行了回答。

‘熵’的存在,对于负熵研究院内一众研究所负责人来说,

是满足一定权限前提下的,半公开的秘密。

这是对于负熵研究院来说,一个既熟悉,又遥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