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后,也就是在这种人们为人类文明晋升四级文明的无比激动振奋的氛围中,

人类文明从三级文明到四级文明蜕变的这段历史开始进入到最高潮的阶段。

……

人联纪元年。

人联范围内,已经完成了新一代暗能量空间能源装置对之前旧的反物质能源装置的替换。

除了保留了一些传统反物质能源装置备用以外,

整个人联范围内,能源技术已经完成彻底的革新。

虽然暗能量空间能源装置用在推进系统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但传统反物质能源技术对比起暗能量空间能源装置,在常规用途上,也同样已经有明显的代差。

这意味着,在能源装置在人联范围内,和此前同样存在密度的情况下,

人联中,每个人们平均下来能够调用的能源量都再有了一个飞跃。

相同的,

超光速推进系统,也已经同样完成了整个人联范围内的普及,

不过,传统的无工质推进引擎,倒是没有再人联范围内完全消失。

这个时代,一座大型星际飞船,行星堡垒的标配就是,

空间算力单元构建的算力塔,一种或者多种超光速通信装置,

暗物质空间能源装置,时空膨胀推进系统,然后加上一个传统的无工质引力推进系统或者宇宙弦推进系统。

超光速推进技术普及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

人联范围内,物质交换速度极大提升,

生产效率极大飞跃。

按照强人工智能辅助完成的统计,

在目前人类文明疆域仅五光年的情况下,

人类文明的生产力总和,反而超过了,当初构建烛光基础实验装置的,疆域巅峰时期。

……

人联纪元年。

在超光速技术突破的连锁反应下。

武研所的星际武器研究也有了新的成果。

先前的激光武器,引力武器这种依旧局限于光速极限之内的武器,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已经失去了价值。

这一年,

基于超光速技术以及人类文明对于宇宙空间本身更加本质的认知,

负熵研究院武研所,拿出了一样‘空间扭曲炸弹’。

也选了人类文明疆域外,大概三光年位置的一个无生命恒星系统进行了实验。

‘空间扭曲炸弹’区别于传统反物质炸弹的地方在于,

不光是使用了超光速航行技术进行投放,

其作用过程也是‘超光速’的。

本质上,利用类似时空膨胀引擎类似的原理。

从投放到预定位置,再到其作用过程,都是超光速实现的。

如果处于空间扭曲炸弹作用范围内的文明没有超光速观测手段,

从空间扭曲炸弹到来,到空间扭曲炸弹作用结束,文明毁灭,都不会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从宏观上望去,

在空间扭曲炸弹的实验范围内,

空间扭曲炸弹对整个恒星系统,包括恒星和数颗行星所处于十个天文单位的宇宙空间的扭曲,

仅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内就结束了。

十个天文单位内的空间,仿佛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扭曲’成了一团乱麻,

过程中还伴随着极致的能量释放,

而这个宇宙空间范围内的所有星体,自然直接湮灭了。

因为武器本身和推进技术这种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系统不同,

所以实际上空间扭曲炸弹作用过程中的速度,还要超过目前推进技术能够达到的十倍光速。

这整个过程,

可以说是相当震撼的。

虽然此前人类文明的反物质炸弹,一样能够实现这种范围的打击。

但反物质炸弹,或者引力炸弹的作用过程中,理论上还有逃逸的可能性,

而空间扭曲炸弹,一旦开始作用,不掌握超光速航行技术的文明,没有任何反抗和挣扎的余地。

而事实上,这枚用作实验的空间扭曲炸弹的作用范围,

也远不是空间扭曲炸弹能够做到的极限,

在实验过程中,负熵研究院武研所研究团队们,有意识对他的威力进行了压缩,

理论上来说,空间扭曲炸弹是能够完成光年范围内的打击任务的。

别说是对四级文明以下的文明了,

就是对现在的人类文明自己,挨一下都很难受。

……

人联纪元年,

在武器系统之后,

就是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同样重要另一个领域技术的突破了。

在观测技术,准确说主动观测技术上,

人联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所,研究团队再获得了突破。

某种程度上,这项主动观测技术能够在这个时候突破,

还是因为受到了空间扭曲炸弹巨大威力的刺激。

人们希望依托于此前的超光速通信技术,以及此刻超光速航行技术,

秦-烛光大一统理论中,对于宇宙更本质的认知。

实现某种程度的超光速观测。

至少,如果其他四级文明对人类文明发起超光速打击,

人类文明要能够反应过来吧。

相应研究的技术路线,

最后走到了,

主动朝着四周激发一种超光速的微小介质,

然后通过这种微小介质,在人类文明疆域与目标物之间的反馈,

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超光速观测这条路上。

某种程度上,

这其实有些像是曾经蛛网计划的延续,

曾经的蛛网计划,就是在人类文明周围编织起一道‘蛛网’,

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超光速预警,

现在这种主动观测技术,相当于不断往外‘吐蛛丝’,然后接受蛛丝的反馈,或者说让蛛丝重新‘弹回来’,接收相关信息。

好处就是,真得能够实时对更大范围的超光速观测,

坏处就是,

这种主动观测技术,会让人类文明在其他四级文明和更高文明等级的文明眼里,

像是一个一直在不停往四周发光的大灯泡。

不过,只要不将这种微小介质,朝着四周激发的太远。

这依旧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是一项不错的技术。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更好的超光速观测,肯定是调动某些完全无形的,宇宙中本身存在的介质。

来实现超光速主动观测,

但对于哪怕此刻已经晋升为四级文明的人类文明来说,依旧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

……

再然后,人联纪元年。

仅相隔数十年时间,

就如同一众研究员们预期的那样,

目前的超光速航行技术远远还没有达到理论极限,

新一代超光速推进系统的航行速度,

在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及其他各研究所研究员们的努力下,

从此前的十倍光速,再次出现了跃升,跳跃到了23倍光速。

如果此刻再让人类文明走先前千年迁移的九百多光年路程,

现在的人类文明仅几十年时间,就能够轻松越过。

而从秦裕对目前超光速航行技术路线的理论认知来看,

目前的超光速航行速度,实际上也就仅仅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