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青史为鉴 > 第13章 青史余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三章:青史余烬

1.

协和医院特殊监护室的窗帘被晨风吹起,阳光在周明远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的眼皮颤动几下,突然睁开了眼睛。

“老师?”陈默立刻站起身,手中的《贞观政要》“啪”地掉在地上。

周明远的目光缓缓聚焦,却透着陌生的茫然:“你是……”

床头病历本被风翻到最新一页,神经内科主任的潦草字迹触目惊心:

“海马体永久性损伤,记忆停留在1998年4月14日。”

陈默的指尖掐进掌心。他弯腰捡起《贞观政要》,扉页上周明远二十年前的赠言依然清晰:

“治史如观火,洞悉兴衰,可谋未来。”

而此刻的未来里,他的导师再也认不出他。

---

2.

省委后勤处的垃圾转运站弥漫着腐烂果蔬的气味。

陈默蹲在分类垃圾桶前,戴着橡胶手套翻找那面被环卫工清扫的铜镜碎片。当他的手指触碰到最后一块三角形残片时,镜背的铭文在阳光下突然显现:

“永和三年,丞相府监造。”

——这是东汉外戚梁冀毒杀汉质帝时用的那面“照骨镜”的仿制品。

碎片边缘沾着暗红色的痕迹。陈默用证物袋封装时,转运站的老管理员突然开口:“郑市长早上也来找过东西。”

他递来一个烧焦的牛皮纸信封,残片上依稀可见“1998年张政血铊”几个字。

---

3.

历史系文物鉴定室的紫外线灯下,楚教授的青铜锡杖被拆解成七段。

杖身中空的暗格里,一卷微型胶卷显影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1998年的考古队合影被红笔圈出四个细节:

1. 周明远茶杯边缘的反光里,张政正在倒液体

2. 林父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解毒剂安瓿瓶

3. 楚教授的锡杖尖端沾着青铜绿锈

4. 照片边缘的吉普车里,年轻时的郑国栋正在拍照

胶卷最后一帧是张便条,楚教授的字迹力透纸背:

“四人皆罪,唯青史可判。”

---

4.

机场酒店的房间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

林薇的登机箱大开,里面整齐码放着二十支蓝色安瓿瓶和三本泛黄的实验记录。陈默拿起最上面那本,内页贴着1998年协和医院的检验单复印件——

张政血液检测:铊含量0.76mg\/L(注:解毒剂中含缓释型铊化合物,可维持该浓度二十年)

浴室传来水声。陈默推开虚掩的门,浴缸边缘搭着林薇的羊绒外套,袖口沾着青铜绿锈。

镜面上用口红写着:

**“他喝了我的茶。”**

---

5.

郑国栋的办公室弥漫着龙井茶的清香。

“周教授的记忆停留在1998年,未尝不是好事。”他推过一份红头文件,“这是你调任县域经济研究处处长的任命书。”

窗外,一群乌鸦落在旗杆上。陈默没有接文件,而是将铜镜碎片摆在办公桌上。

“东汉永和三年,梁冀用这面镜子让汉质帝看见自己的死状。”他直视郑国栋的眼睛,“您猜张政最后在镜子里看到了谁?”

办公室突然陷入死寂。郑国栋的无名指轻微抽搐——这是陈默第一次注意到,他的右手小指戴着肉色仿真指套。

---

6.

午夜的历史系大楼火光冲天。

陈默站在警戒线外,看着消防员拖出楚教授焦黑的尸体。老人怀里紧抱着一本烧剩半边的《资治通鉴》,可辨的残页正是《汉纪四十三》——记载梁冀毒杀汉质帝的章节。

消防队长递来一个熔变形的金属盒:“在死者胸口发现的。”

盒内是一支标着“二巯基丙磺酸钠”的安瓿瓶,瓶身标签背面写着:

“给下一个触碰青铜器的人。”

---

7. 新“刺史”上任

三个月后的一次例行会议上,国安局综合处新任处长陈默正在宣读《基于汉代刺史制度的基层监督体系改革方案》。

台下第一排,郑国栋的茶杯突然裂开一道细缝。

茶水浸湿了陈默刚递上的文件,墨迹晕染间,隐约可见“铊化合物监管”几个字渐渐浮现。

(第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