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大人来了,快快请进!”

张毅点了点头,一进包间便上前拱手致歉,“两位老师、虞大人、两位小娘子,非常抱歉我来晚了,刚与四位国公聊完,陛下又突然召见,实在是走不开。”

“陛下召见?张毅,这么一会儿,你就进宫了?”孔颖达一脸不解的问道。

张毅摇了摇头,“孔师误会了,陛下也来了天然居,就在三楼天字五号包间用饭。”

张毅此话一出,孔颖达、苏勖、虞世南齐齐起身,抬腿就往外走。

“等等!两位老师、虞大人,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虞秀姚当即给了张毅一个大白眼,“废话,那当然是去觐见陛下了,连这都不知道,还少年圣贤呢!”

张毅笑了笑,“两位老师、虞大人,陛下刚刚已经回宫了。”

孔颖达、苏勖、虞世南脚步一顿,转身又回到了刚才的位置上坐好。

虞秀姚再次给了张毅一个大白眼,“我说张大人,你有话能不能一次性说完?”

张毅一脸尴尬的笑了笑,“虞家小娘子,非常抱歉,我下次说话一定注意。”

“姚儿,怎么跟小张大人说话呢!”

虞秀姚一脸调皮的吐了吐舌头,随即再次瞪了张毅一眼。

张毅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这虞大小姐还真是难伺候,还是孔妙函这样恬静乖巧、百依百顺、知书达礼的女人好。

“两位老师、虞大人,小子来迟,先自罚三杯。”

张毅上前拿起桌上的酒杯就连喝了三杯,天然居的酒是三勒浆,也就是和啤酒一个级别的酒,对于能喝半斤白酒的张毅来说,就跟喝白水差不多,三杯酒水下肚,啥反应没有。

“张大人,我阿耶怎么说也教了你书法,你难道就没想过拜我阿耶为师吗?”

虞秀姚此言一出,张毅瞬间想到了很多,当即把目光投向了孔颖达和苏勖,见两人向他点头示意。

张毅连忙向虞世南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弟子张毅拜见虞师!”

“好好好!”

虞世南一脸欣慰的摸了摸胡须,起身把张毅扶了起来,“张毅,你这个弟子为师收了,以后有什么书法方面的问题尽管来虞府找为师。”

“谢,虞师!”

虞秀姚脸色一喜,伸手拍了拍张毅的肩膀,“张毅,从现在开始我可就是你的师姊了。”

张毅当即转身拱了拱手,“张毅见过虞师姊!”

“张师弟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

“谢,虞师姊!”

张毅随即在虞世南身边的空椅上坐了下来,心想有了虞秀姚这个古灵精怪的师姊,以后的日子怕是要难过了。

三楼,天字三号包间。

李秋兰、张婉兮、宋绯月、李依人围桌用饭,碧萧则静静的候在一旁,天然居酒楼盛大开业,人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张婉兮看了看身边一直空荡荡的椅子,一脸抱怨的说道:“阿娘,这饭都快吃完了,我阿兄怎么还不来啊?”

李秋兰笑了笑,“兮儿,你阿兄要忙好多事呢!咱们吃咱们的不用等他,吃完了咱们就先回家。”

张婉兮撅着小嘴,一脸不情愿的说道:“阿娘,阿兄每次都这样,说好了一起吃饭,可他每次都有事要忙。”

小丫头生气的拿着筷子,一下一下的戳着碗里的米饭,像是把对兄长的不满全都发泄在了那无辜的饭粒上。

宋绯月伸手摸了摸张婉兮的小脑袋,柔声劝说道:“兮儿,天然居开业来了那么多大官,你阿兄可不得把他们都陪好了哇?”

李依人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兮儿,你阿兄现在可是朝廷命官,他每天既要到衙门上值,又要过问天然居酒楼的事,可忙了呢!”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张毅从外面走了进来。

“阿娘、舅母、表姊,我刚才太忙了,让你们久等了。”

张婉兮见到张毅,脸色一喜立即开口说道:“阿兄,你终于来了,再不来,这饭菜都要吃完啦!”

张毅笑着走到张婉兮的身边,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是阿兄不好,为兄这就自罚一杯给阿妹赔罪。”

语毕,张毅端起桌上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李秋兰看着自己的一对儿女,眼中满是慈爱,“好了好了,人都到齐了,快坐下来吃饭吧!”

众人重新落座,午饭继续,碧萧在一旁,有条不紊地为众人添茶倒酒,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酒足饭饱后,张毅起身缓缓开口说道:“阿娘、舅母、表姊,时辰也不早了,我得去国子监上值,你们休息一会儿,也早些回去吧!”

张毅说完,抬腿就往包间之外走。

“毅儿,下值后早些回家。”

“知道了!”

张毅摆了摆手,快步走出了包间……

天然居酒楼有四傻和李信负责,张毅自是非常的放心。

接下来,张毅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雍州发解试的准备工作当中。

此时的大唐科举还在逐步发展完善中,考试场地并不固定,没有专门为科举考试设置的固定场所——贡院。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直到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朝廷将科举考试由吏部划归礼部,并设立贡院,作为专门的科举考试场所,同时还设立了锁院及贡举印制度。

雍州发解式既然已经划归国子监负责,考题的命题之所就被张毅设在了国子监的书文阁。

由于李世民要在此次雍州发解试中实行科举新规,所以此次雍州发解试的规格已然超过了以往的省试,吏部考功司、御史台、大理寺都派出了官员前来担任监考官。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五天时间过去了。

这一天,长安城迎来了一个晴好的日子,湛蓝天空澄澈如洗,不见一丝云彩,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了秋意已深。

暖融融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温柔地包裹着整座长安城,落在行人的身上,驱散了秋日的清寒,带来了别样的惬意与舒适。

今天是雍州发解式的命题官统一进入国子监书文阁编写考题的日子,张毅和往常一样在家吃过早饭后,就直接坐马车前往国子监。

很快,张福驾驶的马车便来到了国子监的停车台。

“家主,国子监到了。”

马车一停,张福的声音随即传来,张毅起身走下了马车,然后大步朝着祭酒阁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