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煞殿四位长老仓皇遁走留下的空间涟漪尚未完全平复,星辰祭坛周围便恢复了那种亘古的死寂。唯有祭坛顶端那团拳头大小、缓缓跳动的星火,以及笼罩祭坛的柔和光罩,证明着方才那场短暂而激烈的交锋并非虚幻。
林琰缓缓直起身,感受着脑海中多出的庞大信息流,以及那种与脚下祭坛、与那团星火血脉相连的奇异感觉。辰煌尊者那缕残念在发出惊天一击并完成传承后,已然彻底沉寂,或许融入了星火深处温养,或许已然消散。那份传承,更像是一种责任的托付,一份希望的延续。
“林老大,你没事吧?”玄机子抹去嘴角的血迹,关切地问道。方才硬接血斧长老一击,他受伤不轻,此刻脸色依旧苍白。
北冥虽未言语,但清冷的目光也落在林琰身上,带着询问。她持剑而立,太阴剑意收敛,却依旧保持着警惕,注意着光罩外的动静。
“无妨。”林琰摇了摇头,压下脑海中信息冲击带来的微微眩晕感,将辰煌令重新握在手中。令牌触手温润,那个“辰”字似乎比之前更加灵动,与他仙魂的联系也紧密了一丝。“辰煌前辈将这座祭坛的掌控权暂交于我,并留下了一些关于此地和《星辰衍界术》的传承信息。”
“星辰衍界术?”玄机子眼睛一亮,身为阵法师,他对任何涉及空间、世界衍化的法门都极为敏感。
“嗯,”林琰点头,梳理着脑海中的信息,“此术并非单纯的攻伐或防御神通,更像是一种……构筑、修复、乃至衍化微型星辰世界的法门。博大精深,我现在所得,不过是一些基础的引子与残缺篇章。”
他目光扫过祭坛上那些复杂玄奥的星辰符文,心中明悟更深。这座祭坛,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星辰衍界”产物,是耀尘古星文明智慧的结晶,也是连接那所谓“万象星枢”的关键节点之一。那团星火,便是维持这个微型衍化结界,以及沟通更深层秘密的“钥匙核心”。
“我们先借此地利,尽快恢复伤势。”林琰做出决定。他心念一动,笼罩祭坛的星辰光罩微微波动,变得更加凝实,同时,祭坛本身开始散发出更加浓郁的星辰之力,虽然依旧带着一丝死寂的余韵,但其精纯程度,远超外界稀薄的仙灵之气。
三人立刻在祭坛上盘膝坐下,各自服下丹药,全力运功疗伤。
林琰一边运转《九转冰魄诀》吸收星辰之力修复自身,一边分出一缕神识,沉入那《星辰衍界术》的传承碎片之中。
这传承并非系统的功法玉简,而更像是一些零散的记忆画面、法则感悟以及基础符文构型。
他“看”到,在无尽的星海之中,有上古大能,徒手摘星,以无上伟力压缩星辰本源,构筑成一沙一世界的奇异洞天;他“看到”,有星辰文明的修士,以自身为引,沟通周天星斗,布下笼罩星域的衍化大阵,汲取混沌,滋养万物;他也“看到”,在耀尘古星鼎盛时期,先民们如何利用这种术法,建造了一座座如同眼前这般、能够自行汲取虚空能量、维持内部生态、甚至具备一定防御与攻击能力的星辰祭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拱卫着文明的核心——“万象星枢”。
“衍界……非是创造,而是引导、构筑、赋予规则……以星辰为基,以法则为线,编织属于自身的‘界’……”林琰沉浸在那玄奥的感悟中,前世丹帝对于天地法则、能量生克的理解,与这《星辰衍界术》的许多理念竟有异曲同工之妙。炼丹,何尝不是在丹炉之内,构筑一个微型的能量世界,引导药性衍化,最终成就丹药?
他的神识不自觉地跟随着那些基础符文的轨迹开始勾勒、模拟。起初十分生涩,那些星辰符文复杂无比,每一笔勾勒都蕴含着独特的道韵,需要消耗大量的神识之力。但林琰悟性逆天,又有丹帝底蕴,很快便抓住了一些关键节点。
他尝试着,将一缕自身融合了冰魄与寂灭特性的仙元,依照某种特定的轨迹,注入到脚下祭坛的一个黯淡符文之中。
嗡!
那符文微微一颤,竟然真的亮起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光芒!虽然转瞬即逝,但祭坛汇聚星辰之力的效率,似乎提升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有效!
林琰心中一动,并未继续尝试激活更多符文。这祭坛玄奥非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没有完全理解其运转原理前,贸然改动并非明智之举。他将重点放在了理解和记忆那些基础符文构型以及衍化理念上。
时间在静修与参悟中悄然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林琰率先睁开双眼,眸中似有无数细碎的星光符文明灭不定,周身气息更加圆融内敛,不仅伤势尽复,修为在金仙后期的境界上也稳固了不少,对星辰之力的感应和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北冥和玄机子也相继醒来。北冥的太阴剑意似乎更加纯粹,隐隐与这星辰之力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共鸣,清冷中多了一份浩瀚。玄机子则是一脸兴奋,他趁着恢复的时间,也在研究祭坛的阵法结构,收获颇丰。
“林老大,这祭坛的阵法结构简直闻所未闻!看似星辰阵列,却又暗合周天易数,能量流转自成循环,几乎不假外求……若能参透一二,我的阵道必将突飞猛进!”玄机子激动地说道。
林琰点了点头,道:“此地不宜久留。血煞殿的人虽然退走,但绝不会甘心,很可能召集更多人手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离开的方法,或者……找到辰煌前辈提及的‘万象星枢’。”
他走到祭坛中央,那团跳动的星火之前。随着他心念集中,与星火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系,一段更加清晰的信息浮现心头。
这团“最后的星火”,不仅是祭坛的核心,更是一个……指引信标!它能感应到寂灭星海深处,其他尚存能量的星辰节点,尤其是与“万象星枢”相关的波动!
林琰闭上双眼,将神识完全沉浸入星火之中。
刹那间,他的“视野”仿佛无限拔高、扩张,穿透了祭坛的光罩,穿透了灰色的死寂雾气,以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方式,“看”向了这片广袤无垠的星海残骸。
那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无尽的黑暗与破碎是主旋律。巨大的星辰碎片如同漂浮的岛屿,凝固在冰冷的虚空中。曾经流淌着星辉的河流早已干涸,只留下扭曲的河床印记。无数文明的遗迹散落其间,如同墓园的墓碑,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最终的寂灭。
死寂、荒凉、绝望……是这片星海唯一的主题。
然而,在这片近乎绝对的死寂之中,林琰通过星火的感应,依稀捕捉到了几点极其微弱,却顽强闪烁着的“光点”!
这些光点分散在星海的不同方向,距离极其遥远。它们的光芒无比黯淡,仿佛风中残烛,似乎随时都会彻底熄灭。但它们确实存在着,如同黑夜中最后的灯塔,证明着这片死寂星海并未完全死去。
其中,有一个光点,给他的感觉最为特殊。它并非最亮,但其波动却与手中的辰煌令,与脚下的祭坛,产生着一种本源上的共鸣!那共鸣中,带着一种呼唤,一种沉甸甸的期待,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悲怆与坚守。
“万象星枢……”林琰几乎可以肯定,那个特殊的光点,就是辰煌尊者残念中提及的,耀尘古星文明最后的堡垒与希望所在,也是他传承中隐约指向的终极目标!
他尝试着锁定那个光点的具体方位和距离,却发现极其困难。星海残骸中的空间结构似乎异常混乱,存在着大量的空间褶皱和断层,常规的距离概念在这里可能失效。而且,那光点的感应时断时续,显然其状态也极不稳定。
“怎么样?有发现吗?”北冥见林琰睁开眼,轻声问道。
林琰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找到了几个可能尚存能量的节点,其中一个,极可能就是‘万象星枢’的所在。但是……距离不明,路径未知,而且感应非常微弱。”
他顿了顿,继续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过去?此地空间紊乱,常规的飞行甚至短距离瞬移都风险极大,且效率低下。幽冥渡舟在之前的空间风暴中恐怕也受损不轻,而且目标太大,容易暴露。”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没有可靠的交通工具,在这浩瀚而危险的寂灭星海中长途跋涉,无异于痴人说梦。
玄机子挠了挠头,看向脚下的祭坛,眼睛忽然一亮:“林老大,你说……这座祭坛,本身会不会就是一种……交通工具?”
林琰闻言,心中一动。他再次将神识沉入祭坛的控制核心,仔细感知。果然,在祭坛的基础功能中,除了防御、聚能、沟通星火之外,确实存在一种关于“短程星界跃迁”的模糊记载!只是这种功能似乎受损严重,处于休眠状态。
“祭坛确实具备跃迁能力,但需要修复和能量补充。”林琰判断道,“而且,即便是修复后,以其体积和能量层级,恐怕也无法进行超远距离的跃迁,更可能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节点之间的穿梭。”
他看向星火感应中,除了那个“万象星枢”主光点外,另外几个相对较近、但也无比黯淡的次级光点。
“我们需要找到下一个还能运转的星辰节点,进行补给和修复,然后一步步接近‘万象星枢’。”林琰制定了初步的计划,“这就像是在一片黑暗的迷宫中,依靠零星的火把,寻找最终的出口。”
他选中了星火感应中,距离相对最近,感应也相对清晰的一个次级光点。那个光点的波动,带着一种坚韧的“守护”意味。
“目标锁定。我们首先前往这个节点。”林琰指向那个方向,“现在,我们先尝试修复祭坛的跃迁功能。玄机子,你负责检查祭坛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能量回路。北冥,警戒四周,防止任何意外干扰。我来尝试激活跃迁阵列。”
“是!”玄机子和北冥齐声应道。
玄机子立刻拿出各种探测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检查祭坛的每一处阵纹。北冥则持剑立于祭坛边缘,太阴剑意如同水银泻地,感知着光罩外哪怕最细微的能量变化。
林琰深吸一口气,走到祭坛中心,盘膝坐下。他将辰煌令置于膝上,双手开始结出一个个复杂而古老的法印,同时,神识引动星火之力,开始按照《星辰衍界术》中关于空间跃迁的基础构型,尝试沟通和激活祭坛深处那沉寂的跃迁阵列。
这是一个精细而耗神的工作,如同在修复一件年代久远、结构精密的绝世珍宝。稍有差错,不仅可能修复失败,甚至可能引发能量反噬,摧毁这座他们目前唯一的庇护所。
时间一点点过去,林琰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随着他的引导,祭坛上,一些原本黯淡的、与空间相关的符文,开始断断续续地闪烁起微弱的光芒,一股隐晦的空间波动,开始以祭坛为中心,缓缓荡漾开来……
希望之路,始于足下。在这片被遗忘的寂灭星海,一场依靠远古文明遗留之火、步步为营的求生与探索之旅,正式拉开了序幕。而远方的血煞殿,以及这片星海本身隐藏的未知危险,都如同阴影般,随时可能吞噬这微弱的星火。